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皖南地区优质烟叶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严伟才 黄义德 +3 位作者 王儒敬 武丽 李佳新 谭昌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72-774,共3页
以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最新研制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开发平台AIP 1.0为系统开发工具 ,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烟农的实际经验和资料知识为基础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GIS技术、AGENT技术等与专家群经验相结合的方... 以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最新研制的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开发平台AIP 1.0为系统开发工具 ,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烟农的实际经验和资料知识为基础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GIS技术、AGENT技术等与专家群经验相结合的方式 ,开发出了适合安徽省皖南地区优质烟叶栽培管理专家系统MESTCM。该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信息库、推理机、人机交互等综合而成 ,具有可视化、网络化、知识化、构件化、智能化的特点。该系统的开发可以为科技人员和烟农生产优质烟叶提供一个平台 ,通过该系统还可以帮助烟农做出合理的生产布局和科学决策 ,及时指导烟叶生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烟叶 栽培管理 专家系统 AIP1.0 GIS AGENT
下载PDF
安徽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合理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转可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安徽农业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农业用水量预测及水量平衡计算,提出了缓和供需矛盾与合理配置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农业用水量 供水量
下载PDF
对涉农专业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袁家明 韦朝领 《生产率系统》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本文在对全样涉及专业大学生毕业择业观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以探他们特定择业观念形成的原因,进而探索随时代与形势的变化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确立正确择业观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农科专业 毕业生 择业观念 调查分析 择业标准 就业形势 价值观念
下载PDF
提高农民素质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初探
4
作者 魏凤珍 李金才 《乡镇经济研究》 1998年第6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农民素质 农业 现代化 人力资源 经济政策
下载PDF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60
5
作者 赵海军 吴殿星 +2 位作者 舒庆尧 沈圣泉 马传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 6 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 ,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 6 4S高。遗传研究表明 ,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 光温敏核不育系 水稻 玉兔S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水稻若干生理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孟宪梅 黄义德 +3 位作者 李奕松 周可金 武立权 黄木易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22,共8页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水稻品种的若干个抗旱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排序,初步认为品种扬稻6号的抗旱性最强,汕优63次之,而品种西光和安选5号的抗旱性较弱。
关键词 水稻 生理指标 品种 抗旱性 灰色关联分析法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面包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程国旺 徐风 +2 位作者 马传喜 王浩波 余增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品质性状 (SDS沉降值、比沉降值 )的关系。结果表明 ,Glu-Al、Glu-Bl和 Glu-Dl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在 Glu-Al位点控制的 3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 ,对品质的效应以 1 =2 * >... 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小麦品质性状 (SDS沉降值、比沉降值 )的关系。结果表明 ,Glu-Al、Glu-Bl和 Glu-Dl位点控制的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在 Glu-Al位点控制的 3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 ,对品质的效应以 1 =2 * >N (缺失 ) ;在 Glu-Bl位点控制的 4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 ,对品质的效应以1 7+1 8=7+8>7+9=6+8;在 Glu-Dl位点控制的 2种亚基等位变异类型中 ,对品质的效应以 5 +1 0 >2 +1 2。具亚基 1或 2 * ,1 7+1 8或 7+8,5 +1 0组合类型的小麦品种可望有较好的烘烤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 烘烤品质 面包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SDS沉降值 比沉降值
下载PDF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齐穗后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奕松 黄丕生 +1 位作者 黄仲青 丁艳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群体光合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群体光合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 ;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差别主要在组合间 ,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 ,两系杂交稻未有明显的优势。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的配组中应选配齐穗后叶片衰老慢、群体光合速率高的组合 ,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 光合作用 衰老特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孕穗期渍水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1 位作者 余松烈 于振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23-726,共4页
选用耐湿性不同的 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 P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孕穗期渍水逆境降低了地下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酶活性 ;使根系质膜相对透... 选用耐湿性不同的 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 ,采用土柱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 P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孕穗期渍水逆境降低了地下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酶活性 ;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 (MDA含量 )提高 ;同时 ,孕穗期渍水逆境严重影响根系吸收、运输和分配32 P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孕穗期 渍水 根系衰老 旗叶衰老
下载PDF
烤烟根系合成烟碱的能力及pH值对其根系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0
作者 徐晓燕 孙五三 +1 位作者 李章海 李金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烤烟根不同部位合成烟碱能力和不同pH条件下烤烟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和对烤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总糖、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根不同部位合成烟碱的能力为(从根尖开始),0 3~1cm>1~3...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烤烟根不同部位合成烟碱能力和不同pH条件下烤烟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和对烤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总糖、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根不同部位合成烟碱的能力为(从根尖开始),0 3~1cm>1~3cm>0~0 3cm。烤烟经不同pH处理后,在pH4 5~7 5范围内,根系体积和干重在烤烟整个生长发育期中都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根系活跃吸收面积(AAAR)、根系总吸收面积(TAAR)随着pH值的升高而上升;在pH8 5时根系体积、干重以及根系活力都降为最低值。烤后烟叶中烟碱含量在pH4 5~7 5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呈增加趋势,但继续升高pH值至8 5时,烟碱含量、总氮累积最小;蛋白质、总糖含量在pH4 5~7 5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pH5 5~7 5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逐渐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pH值在6 5~7 5范围内种植烤烟,烟碱含量适宜,化学成分比较协调,烟叶品质好,而pH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烟叶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碱 根系 PH值
下载PDF
小麦穗轴和小穗轴维管束系统及与穗部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丁显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研究了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扬麦5号和博爱7422穗轴节片的大维管束和小维管束数目及横截面积,并分析其发达程度与穗部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沿穗轴自下而上逐减,但下降幅度随穗轴节位而异.大维管束数目,在基部1~4... 研究了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扬麦5号和博爱7422穗轴节片的大维管束和小维管束数目及横截面积,并分析其发达程度与穗部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沿穗轴自下而上逐减,但下降幅度随穗轴节位而异.大维管束数目,在基部1~4节片平均每节减少不到1个,5~11节片平均每节减少l~2个,12节片以上的下降速率随穗子大小而异,平均有3条大维管束直接通向顶小穗.小维管束数目减少主要在穗轴基部1~6节片之间.大维管束横截面积从基部到中部节片沿穗轴逐增然后渐降.统计分析表明穗轴节片间大维管束数目和横截面积的下降幅度及小穗轴基部大维管束发育程度,与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轴 小穗轴 维管束 结实粒数 粒重 小麦
下载PDF
江淮地区稻米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韦朝领 刘敏华 +2 位作者 陈多璞 乔玉强 韩立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在江淮地区适宜种植的 3种类型水稻品种中 ,分别随机抽取 2 5个 (共 75 )品种为研究材料 ,运用典型相关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探讨了各类型品种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蛋白质含量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对其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 在江淮地区适宜种植的 3种类型水稻品种中 ,分别随机抽取 2 5个 (共 75 )品种为研究材料 ,运用典型相关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探讨了各类型品种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蛋白质含量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对其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主要结果是 :早籼稻和常规粳稻的外观品质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性最高 ,而中籼稻的加工品质与食用品质间相关性最高 ,水稻抽穗后 1 5~ 30 d的日平均太阳辐照度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典型相关分析 气象因子 品质性状 江淮地区
下载PDF
小麦湿害生理及其与小麦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50
13
作者 李金才 常江 魏凤珍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4-312,共9页
就我国小麦生产所存在的主要灾害之一,即湿害的生理研究现状及其与小麦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了小麦湿害鉴定的指标和方法及影响小麦耐湿性因素,提出了预防和减轻小麦湿害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小麦 湿害 生理学 生产
下载PDF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奕松 黄丕生 +1 位作者 黄仲青 丁艳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施氮量处理对两系籼型杂交稻 X0 7S/紫恢 1 0 0根系伤流强度、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生育后期茎基部及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均高于汕优 6 3,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下降速度大于汕优 6 3,较低密...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施氮量处理对两系籼型杂交稻 X0 7S/紫恢 1 0 0根系伤流强度、氨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生育后期茎基部及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均高于汕优 6 3,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下降速度大于汕优 6 3,较低密度、中等施氮量栽培增加 X0 7S/紫恢 1 0 0根系伤流强度 ;( 2 ) X0 7S/紫恢 1 0 0基部节间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低于汕优 6 3,其基部节间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过高的施氮量反而降低穗颈节间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 ;( 3)基部节间的伤流强度日变化高峰值在一天中比穗颈节间的早 ;( 4 )基部节间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含量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认为低密度、中等施氮量栽培是提高 X0 7S/紫恢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氮肥 密度 根系 生理特性 籼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15
作者 张玉屏 李金才 +1 位作者 黄义德 黄文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58-59,共2页
于 1999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显著影响水稻单株次生根数、根系干重、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 ;分蘖期干旱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拔节后直至抽穗开... 于 1999年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和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显著影响水稻单株次生根数、根系干重、根系吸收总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 ;分蘖期干旱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拔节后直至抽穗开花期根系对水分胁迫反应最为敏感 ;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 %~ 75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水稻 根系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苗期若干光合特性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荣富 黄正来 +1 位作者 王建华 张云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9311/PA64s为材料,测定其在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片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与双亲相比,两优培九的叶绿体膜上PS 光合系统的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较高,对光能的吸收利用能力...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亲本9311/PA64s为材料,测定其在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叶片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及O-·2产生速率等生理指标。与双亲相比,两优培九的叶绿体膜上PS 光合系统的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较高,对光能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及O-·2产生速率等测定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培九品种 苗期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叶片荧光参数
下载PDF
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之埙 黄仲青 +2 位作者 李奕松 罗志祥 施伏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以杂交水稻组合 80优 1 2 1 (中粳 )和协优 5 7(中籼 )为材料 ,进行栽插密度试验 ,以培育数量和质量不同的群体 ,研究群体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苗数、最高茎蘖数等群体数量性状之间和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等群体质量性... 以杂交水稻组合 80优 1 2 1 (中粳 )和协优 5 7(中籼 )为材料 ,进行栽插密度试验 ,以培育数量和质量不同的群体 ,研究群体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苗数、最高茎蘖数等群体数量性状之间和分蘖穗率、茎蘖成穗率等群体质量性状之间都呈正相关。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之间呈负相关 ,其中基本苗数与分蘖穗率、最高茎蘖数与茎蘖成穗率、总颖花数与结实率、有效穗数与平均穗谷重 4对性状间相互关系最密切。在试验条件下 ,有效穗数、平均穗谷重、总颖花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因此高产栽培需在适宜穗数和总颖花数的前提下提高结实率和平均穗谷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栽培 作物群体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可金 黄义德 武立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对皖南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稻间作复合系统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茶园,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盛夏季节水稻拔节后高度高于茶树,其遮荫作用使间作茶园茶蓬面温度比单作茶园降低2.1~2.3℃(... 对皖南丘陵山区茶稻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稻间作复合系统叶面积指数高于单作茶园,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盛夏季节水稻拔节后高度高于茶树,其遮荫作用使间作茶园茶蓬面温度比单作茶园降低2.1~2.3℃(晴天)和0.3~0.4℃(多云),光照强度降低40%以上,相对湿度增加6%~11%(晴天)和3%(多云),间作茶园每公顷土壤流失量较单作茶园减少159.5%,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加,主要害虫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到防治标准以下,不需要施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稻间作 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南方丘陵山区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地区降水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7
19
作者 蒋跃林 盛绍学 +1 位作者 张爱民 杨太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5期418-420,437,共4页
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水分条件和干旱灾害的气候规律、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御干旱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水分条件 干旱 降水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安徽双季晚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之埙 黄仲青 +2 位作者 李奕松 薛贞德 刘长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7-43,共7页
1990和1991年在芜湖和舒城两地选用秀水664进行双季晚粳秧龄、密度和每公顷施氮、磷、钾量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该五因素对产量及构成因素之间的影响极显著。用回归方程模拟选优,每公顷产量达675... 1990和1991年在芜湖和舒城两地选用秀水664进行双季晚粳秧龄、密度和每公顷施氮、磷、钾量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该五因素对产量及构成因素之间的影响极显著。用回归方程模拟选优,每公顷产量达6750kg以上组合有836个,95%置信度的秧龄32.7~33.4天,48~49.5穴/m^2,每公顷施纯氮175.5~180kg,磷52.5~57kg,钾123~135kg。本文还制订了与回归数模相配套的栽培模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 晚稻 粳稻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