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胶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9种残留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旭君 侯如燕 宛晓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通过对提取、净化步骤的优化选择,建立茶叶中S-421、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V/V)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S-421和8种农药的... 通过对提取、净化步骤的优化选择,建立茶叶中S-421、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V/V)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S-421和8种农药的检测限范围为0.002—0.060μg·mL^-1,加标回收率(0.05~0.50mg·kg^-1)为69.2%~101.7%,3次测定的RSD大多小于15%。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可用于茶叶中S-421、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多残留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凝胶渗透色谱 气相色谱 多残留分析 茶叶
下载PDF
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常锐 宁井铭 +4 位作者 丁勇 郑生宏 陈习村 李军 方世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醇类成分和醛类成分大幅度增加,而酮类组分和烷烃类组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香叶醇、正十六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反-2-己烯醛、苯乙醛、植醇、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亚油酸、苯乙醇、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占红毛茶香气物质总量的83.78%,是祁红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毛茶 加工 SDE-GC/MS 微波固样 香气
下载PDF
不同摇青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鹏程 宁井铭 +2 位作者 赵常锐 方世辉 夏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在春、夏、秋3个季节,对同一批次的鲜叶分别进行不同摇青次数处理(2次、4次、6次),并以凉青为对照,然后按照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成品茶。经GC-MC检测,结果表明,3个季节中的6次摇青处理均在... 为了研究不同摇青次数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在春、夏、秋3个季节,对同一批次的鲜叶分别进行不同摇青次数处理(2次、4次、6次),并以凉青为对照,然后按照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制得成品茶。经GC-MC检测,结果表明,3个季节中的6次摇青处理均在香气组分数量和香精油总量上高于其他处理,其规律为6次>4次>2次。感官审评结果亦表明,6次摇青处理制得的乌龙茶感官品质优于其他对照组,其中秋茶6次摇青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摇青次数 香气品质
下载PDF
基于造形新工艺的乌龙茶品质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韦欢 宁井铭 +2 位作者 方世辉 江山 卢雯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5-589,共5页
为了降低乌龙茶加工中"包揉"工序劳动强度,采用"包揉加锅炒"造形工艺代替传统的乌龙茶"包揉"工艺。比较了不同锅温(60℃、70℃和80℃),炒板摆幅(大幅、小幅)与摆速(57、67 r·min-1)及投叶量(3.7、4.... 为了降低乌龙茶加工中"包揉"工序劳动强度,采用"包揉加锅炒"造形工艺代替传统的乌龙茶"包揉"工艺。比较了不同锅温(60℃、70℃和80℃),炒板摆幅(大幅、小幅)与摆速(57、67 r·min-1)及投叶量(3.7、4.2和4.7 kg)对乌龙茶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锅炒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为4.7 kg,锅炒温度80℃,小幅摆速为67 r·min-1处理的乌龙茶内含物质丰富,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造形 工艺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