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园精细化栽培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优化策略研究
1
作者 周四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0116-0119,共4页
本研究对茶园的栽培技术及其如何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涵盖了施肥方法、灌溉频率与时间、修剪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采用适宜的施肥和灌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同时... 本研究对茶园的栽培技术及其如何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涵盖了施肥方法、灌溉频率与时间、修剪方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采用适宜的施肥和灌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同时,适当的修剪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则能明显提升茶叶的质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适度的施肥和适时的灌溉在增加茶叶产量的同时,也能提升茶叶中如茶多酚和氨基酸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而提高茶叶的整体品质。科学的灾害防控措施还能有效减少茶园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间接提升茶叶产量。本研究的结果为茶园的实际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表明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茶叶产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栽培技术 茶叶产量 茶叶质量 营养元素含量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文杰 罗守进 +3 位作者 黄建琴 张立平 吴新荣 王宏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2,48,共7页
对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仪获取茶样图片稳定性好。扫描分辨率为100dpi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5≤L≤0.15,-0.21≤a≤0.21,-0.21≤b≤0.21;茶样颗粒大小对扫描结果产生极显著影... 对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仪获取茶样图片稳定性好。扫描分辨率为100dpi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5≤L≤0.15,-0.21≤a≤0.21,-0.21≤b≤0.21;茶样颗粒大小对扫描结果产生极显著影响,以40目扫描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L=0,-0.29≤a≤0.29,b=0;当40目茶样扫描区域达到13cm×13cm或以上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可以充分代表茶样的实际色泽状况,其均数标准差(SD)分别为:-0.07≤L≤0.07,-0.10≤a≤0.10,b=0;扫描图片作相同的调整,其色泽参数值产生一致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 茶叶色泽 扫描分辨率 茶样颗粒大小 扫描区域大小
下载PDF
中国茶叶品质危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自春 杨普 +1 位作者 彭邦发 徐奕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7-302,共6页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因受不完善茶业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中国茶业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来自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等方面的安全危害,造成茶叶出口量和出口产值与国内茶叶资源在国际茶叶市场占有额不对称。本文围绕...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因受不完善茶业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中国茶业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来自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等方面的安全危害,造成茶叶出口量和出口产值与国内茶叶资源在国际茶叶市场占有额不对称。本文围绕茶场生态环境、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及贮运等方面阐述当前中国茶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品质危害问题,并通过对茶叶质量安全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危害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监管机制及人才培养等宏观体制、机制方面建设阐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未来中国茶业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品质 危害因素 措施
下载PDF
安徽典型山地茶园养分状况与土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苏有健 廖万有 +2 位作者 王烨军 丁勇 胡善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8期205-210,共6页
为了探明安徽山地茶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壤养分供应和茶树养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可为山地茶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在不同pH区段内的化学性质随pH值的变化差异明显,当土壤pH处于4.0~4.5区段... 为了探明安徽山地茶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紧实度的基本情况,分析土壤养分供应和茶树养分含量之间的关联性可为山地茶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在不同pH区段内的化学性质随pH值的变化差异明显,当土壤pH处于4.0~4.5区段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明显减弱,其盐基离子的脱除速度也显著增加,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增大,而当土壤pH>5.0时,对于酸化过程的抑制能力则明显增强,盐基脱除速度也迅速下降,交换性阳离子中致酸离子比例下降。皖南山区的茶园土壤中氮磷含量较高,但钾的含量相对不足,皖西的茶园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较为均匀。各区县茶园土壤pH都较低,其中低于4.5的占到将近50%,土壤酸化的程度呈日益加剧的趋势。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32~1.47g/cm^3和1.37~1.58g/cm^3之间,土壤总孔隙率在50%左右,气相所占比例相对不足,土壤通透性不良。各区县的施肥水平差异较大,皖南的肥料投入量要比皖西的肥料投入量高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茶园 土壤特性 养分状况
下载PDF
安徽省祁门县油茶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剑 陈长庚 +4 位作者 王文杰 罗仲兴 吴新荣 张必桦 徐奕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4991-14994,共4页
对祁门县境内的油茶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祁门县油茶种群可分为圆平青桃、两尖青桃、红青桃、红桃、黄桃等9个类型。各类型油茶树的外形特征差异明显,其果与籽表现出不同的出籽率、出仁率和出油率。各类型油茶籽油的生化成... 对祁门县境内的油茶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祁门县油茶种群可分为圆平青桃、两尖青桃、红青桃、红桃、黄桃等9个类型。各类型油茶树的外形特征差异明显,其果与籽表现出不同的出籽率、出仁率和出油率。各类型油茶籽油的生化成分含量也不尽相同。从筛选的9个类型看,1号圆平青桃1、2号红桃1、1号黄桃1、0号红黄桃表现较好。综合各方面性状,黄桃、红黄桃、红桃等稍好。红黄桃可以作为筛选优良油茶新品系的标志,并筛选了一批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品种 出籽率 出仁率 出油率 生化成分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袁自春 杨普 +1 位作者 李毅 耿其明 《农业科技管理》 2007年第6期15-17,共3页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了阻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生产等环节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 问题 体制 对策
下载PDF
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建义 洪苏婷 +3 位作者 张友炯 朱跃进 廖万有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5-586,共12页
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 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主根和主干变化不大。新梢一芽二叶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Y=5.6043X+1903.6,P<0.001)。幼龄茶树施硫后树高、树幅、主干直径、分枝数、百芽重等均有显著增加。成龄茶园施硫后增产幅度在-2.1%~25.0%之间,平均10.8%;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提高明显,酚氨比降低。从施硫增产幅度与施硫前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得出茶园土壤缺硫临界值为27.4 mg·kg^(-1)。使用硫磺粉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但土壤pH降低,且随施硫量的增加,pH降幅增大。因此,科学合理施硫对于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分布特征 缺硫临界值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水果生产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晓春 王光宇 石迪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5期303-305,共3页
分析安徽省水果生产的总体现状及各地市近10年间水果生产发展状况;从产量和面积的角度,分析全省水果及各品种水果生产的变化趋势,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果 生产现状 变化趋势 安徽省
下载PDF
电脑读取茶叶色泽参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文杰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4期36-41,共6页
用电脑取代人眼来识别茶叶色泽,可以使茶叶色泽的测评由定性转向定量。本研究设置了一套较完整的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并在图片处理应用软件——photoshop6.0中,建立了S处理法用于测算茶样扫描图的平均色泽信息。研究表明,S处理法,... 用电脑取代人眼来识别茶叶色泽,可以使茶叶色泽的测评由定性转向定量。本研究设置了一套较完整的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并在图片处理应用软件——photoshop6.0中,建立了S处理法用于测算茶样扫描图的平均色泽信息。研究表明,S处理法,可以准确而快捷的测定茶样实物扫描图的色泽信息。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电脑测定茶叶色泽技术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色泽 电脑测定 图像处理 PHOTOSHOP6.0 S处理法
下载PDF
从生态农业谈茶叶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春园 《中国茶叶》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回顾我国茶叶生产所走过的道路,虽然茶叶总产量随面积扩大而有较大提高.但茶叶的天然品质却呈下降趋势,茶园单产与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和茶叶生产单位的单一经营,已成为茶业持续稳... 回顾我国茶叶生产所走过的道路,虽然茶叶总产量随面积扩大而有较大提高.但茶叶的天然品质却呈下降趋势,茶园单产与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和茶叶生产单位的单一经营,已成为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障碍.而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茶业,不仅可以改善茶园和茶区生态环境,充分挖掘物质能量的生产潜力,而且可以促进优质高效茶业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栽培 生态农业 对策
下载PDF
茶叶品质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文杰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茶叶品质的识别是长期困扰消费者的一个问题。文章概述了茶叶品质的感官识别、理化识别、神经网络智能化识别、茶叶色泽量化识别及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茶叶品质 识别方法 感官与理化 神经网络系统 色泽量化
下载PDF
茶叶中糖苷酶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勇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
概述了茶叶中糖苷酶类的提取与纯化、作用底物、作用机理、活性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析了糖苷酶类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荷地 糖苷酶类 水解作用 酶活性 提取 纯化 茶树品种
下载PDF
阳离子对茶叶几种酶的作用机理研究
13
作者 王烨军 丁勇 袁自春 《茶叶》 2000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秋梢鲜叶为材料 ,测定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以及脱辅基并用阳离子处理后的酶活性。结果表明 ,阳离子处理后 ,三种酶活性较对应的脱辅基酶活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脱辅基前活性相比却因阳离子的不同而异... 以秋梢鲜叶为材料 ,测定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以及脱辅基并用阳离子处理后的酶活性。结果表明 ,阳离子处理后 ,三种酶活性较对应的脱辅基酶活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脱辅基前活性相比却因阳离子的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种阳离子也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据此可判断。阳离子对茶叶中酶的作用机理是作为酶的辅基或激活剂 ,并在茶树体内向幼嫩部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酶活性 辅基 茶叶 作用机理 激活剂 产量
下载PDF
安徽省水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财政支持措施研究
14
作者 黄晓春 王光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3期9-10,共2页
运用SWOT方法,分析安徽省水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协等内外部环境,并提出财政支持措施建议。
关键词 水果产业 SWOT分析 财政支持措施 安徽省
下载PDF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5
15
作者 苏有健 廖万有 +2 位作者 丁勇 王宏树 夏先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30-1436,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年施纯N 90 kg/hm2、180 kg/hm2、360 kg/hm2、720 kg/hm2 4种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茶叶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的施氮量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年施纯N 90 kg/hm2、180 kg/hm2、360 kg/hm2、720 kg/hm2 4种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茶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茶叶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的施氮量能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并改善其品质。所有处理中,年施纯N 360 kg/hm2获得了最高干物质产量,超过这一施肥量,产量便开始下降。在同一基础肥力土壤条件下,茶叶干物质产量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品质结果分析显示施用适量氮肥能明显提高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而茶多酚含量降低;茶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也呈升高趋势。在4种施肥水平条件下,茶叶增产幅度为19.59%~25.19%,平均22.39%;茶叶品质成分,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氮素营养水平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祁门红茶初制中萎凋与初烘工艺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丁勇 徐奕鼎 +2 位作者 王烨军 张必桦 苏有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114,共5页
试验设置高、中、低的3种萎凋风力处理和重、中、轻3种初烘程度处理,研究祁门红茶初制中不同的萎凋、初烘工艺对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应试验茶样所检测得到的水解产物、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数据有一定差异、却大... 试验设置高、中、低的3种萎凋风力处理和重、中、轻3种初烘程度处理,研究祁门红茶初制中不同的萎凋、初烘工艺对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应试验茶样所检测得到的水解产物、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数据有一定差异、却大都并不显著,说明现有的制茶设备调控适应性强。风力大的萎调方式工效较高但水解作用较弱,果胶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水解产物含量略低,风力小的萎调方式水解作用较强、水解产物略高,但工效较低、调控难度大,中等风力的萎凋方式工效较高、理化品质表现较好。初烘程度偏轻的处理,酶性反应及湿热作用较强、时间较长,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等主要理化品质成分含量相对较低,茶褐素含量较高。初烘程度适中的处理,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等主要理化品质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比例相对适宜。初烘程度偏重的工艺处理掌控不佳时,容易造成急火或高火,并且不利于后续的足烘焙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初制 萎调 初烘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太平猴魁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停 雷攀登 +4 位作者 周汉琛 丁勇 崔朋 程满环 黄建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3,57,共6页
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太平猴魁茶是历史名茶,其独特的香气受到消费者青睐。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太平猴魁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太平猴魁茶样品中共检测到51种挥发性成分,3个... 香气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太平猴魁茶是历史名茶,其独特的香气受到消费者青睐。本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太平猴魁茶的香气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太平猴魁茶样品中共检测到51种挥发性成分,3个不同地域的7个太平猴魁茶样品香气成分在组成及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主要香气物质是相似的,主要包括13种醇类物质、8种烯类物质、6种醛类、3种酮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4种芳香烃类物质和8种烷烃类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太平猴魁茶特征香气成分主要有29种,包括7种醇类成分,8种烯类成分,3种醛类成分,5种烷烃类成分,2种酮类成分,3种酯类成分和1种芳香烃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猴魁茶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常锐 宁井铭 +4 位作者 丁勇 郑生宏 陈习村 李军 方世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7,共7页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醇类成分和醛类成分大幅度增加,而酮类组分和烷烃类组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香叶醇、正十六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反-2-己烯醛、苯乙醛、植醇、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亚油酸、苯乙醇、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占红毛茶香气物质总量的83.78%,是祁红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毛茶 加工 SDE-GC/MS 微波固样 香气
下载PDF
油菜秸秆、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63
19
作者 宋莉 韩上 +3 位作者 鲁剑巍 吴礼树 曹卫东 耿明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试验以油菜秸秆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模拟稻田条件,研究了油菜秸秆、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处理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结果表明,腐解过程均呈现出前10~20 d分解较快,后期分解较慢并逐渐趋于平稳的... 试验以油菜秸秆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模拟稻田条件,研究了油菜秸秆、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处理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结果表明,腐解过程均呈现出前10~20 d分解较快,后期分解较慢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规律。不同处理各养分的释放快慢不同,表现为钾〉磷〉氮〉碳,在翻压90d时钾的累积释放率为95.09%~97.17%,磷的累积释放率为62.65%~87.14%,氮的累积释放率为70%~76.48%,碳的累积释放率为39.53%~64.69%。翻压90 d后紫云英腐解率达到60.07%,油菜秸秆仅40.8%,混合紫云英后,混合处理的腐解程度加快,且腐解程度随紫云英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紫云英 配施 腐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奕鼎 丁勇 +5 位作者 黄建琴 王烨军 方吴云 苏有健 雷攀登 夏先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7期204-209,共6页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3...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初制 毛火 足火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