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影像、神经认知评价和生物标志等多模态数据预测阿尔兹海默症进展阶段及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智丽萍 祝昭 袁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目的:研究如何整合并优化影像、神经认知评价和生物标志测量等多来源多模态数据以提高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展阶段和转化的分类预测准确率。方法:基于阿尔兹海默症影像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 目的:研究如何整合并优化影像、神经认知评价和生物标志测量等多来源多模态数据以提高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发展阶段和转化的分类预测准确率。方法:基于阿尔兹海默症影像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2004—2018年4个阶段的样本数据,包括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提取的脑图像特征数据、神经认知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测量量表和ADAS-Cog13量表)数据、生物标志测量数据(Abeta、Tau和p-Tau蛋白及ApoE4基因型)。基于783个样本的基线数据建立二分类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疾病发展阶段的两两和同时分类预测。基于具有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状态的352个样本的纵向数据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于转化状态的分类预测。将脑图像特征变量、量表数据和生物标志加入到基准模型中,通过交叉验证方法随机划分数据集,并计算准确率、查准率、召回率、F1得分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多模态组合的分类预测模型。结果:对于AD发展阶段的分类,结合脑图像特征数据、量表数据和生物标志数据建立二分类Logistic模型表现最佳,区分AD组和正常组、MCI组和正常组以及AD组和MCI组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100.00%、77.18%和89.58%;AUC值分别为100.00%、85.52%和96.39%,比仅用脑图像数据进行进展阶段的分类预测有显著提高。对于MCI是否转化的分类预测,脑图像特征数据结合量表数据和生物标志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准确率,从86.69%提高到90%以上;相应的AUC值从89.21%提高到94.06%。结论:结合多来源数据能提高AD疾病进展阶段和转化的分类预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AD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转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MRI影像 神经认知量表 生物标志
下载PDF
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与疫情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蒙 徐洪吕 +11 位作者 袁敏 刘志荣 伍晓艳 张一 马丽娅 龚磊 甘虹 刘雯雯 陶舒曼 宗巧 杜亚楠 陶芳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0-633,共4页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绘制安徽省确诊病例数时空分布地图,运用种群增长曲线拟合安徽省不同阶段疫情变化曲线,对全省和各地市疫情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截至2020年2月18... 利用安徽省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绘制安徽省确诊病例数时空分布地图,运用种群增长曲线拟合安徽省不同阶段疫情变化曲线,对全省和各地市疫情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截至2020年2月18日,安徽省新冠肺炎累积发病率为1.56/10万,且安徽省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在2月7日后呈现下降趋势,并由J型曲线变化到S型曲线,因病例报告时间比实际发病时间可能推迟3~5 d,安徽省新增病例实际于2020年2月2—4日前后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时空分布 安徽省
原文传递
10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甘虹 张一 +8 位作者 袁敏 伍晓艳 刘志荣 刘蒙 吴家兵 许韶君 龚磊 徐洪吕 陶芳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家庭因素以及集体活动等对本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19日至2月25日每日从中国6个省份公布聚集性病例的36个地市官方平台收集积聚性病例数量、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家庭因素以及集体活动等对本病传播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19日至2月25日每日从中国6个省份公布聚集性病例的36个地市官方平台收集积聚性病例数量、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χ^2检验以及曲线拟合对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聚集性病例366起105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占86.9%(914/1052);1046例有性别信息的聚集性病例中,男性513例(49.0%),女性533例(51.0%);病例以18~59岁青壮年为主,占68.5%(711/1038)。在366起聚集性疫情中,有47.0%(172/366)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曾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1月19日至2月3日,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占66.5%;2月4-25日聚集性病例首例确诊病例有武汉市或湖北省旅居史仅占18.2%。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发病时间间隔M为5(2~8)d,首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6(3~9)d,续发病例的发病—确诊时间间隔M为5(3~8)d。结论聚集性疫情在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多地市普遍出现,家庭密切接触是造成家庭内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2月4日后聚集性病例以当地一代或二代以后的病例传播为主,确诊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