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巨颌症二家系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昌宁 宋亚玲 +2 位作者 蒋勇 陆东辉 边专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巨颌症的遗传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调查两个巨颌症家系,确定家系发病的树状图。对巨颌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X线征象分析、组织学观察并随访。结果两个巨颌症家系均连续3代发病,家系A受累个体现存活2人,家系B受累3人,... 目的探讨家族性巨颌症的遗传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调查两个巨颌症家系,确定家系发病的树状图。对巨颌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X线征象分析、组织学观察并随访。结果两个巨颌症家系均连续3代发病,家系A受累个体现存活2人,家系B受累3人,两个家系的先证者均诊断为巨颌症Ⅳ级,组织学上可见典型的多核巨细胞及嗜伊红血管套,部分病变活跃区可见明显的核分裂象,病变相对静止区可见疏松纤维组织和骨组织。结论经家系分析,巨颌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X线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增大症 系谱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烟草对牙周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燕 蒋勇 +3 位作者 李颂 梅陵宣 张黎 赵春晖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69,I002,共4页
目的 观察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 (smokelesstobaccoextract,ST)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fibroblasts,PDLFs)的形态、超微结构及增殖贴附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和ST作用于人PDLFs ,细胞爬片作HE染色 ,光学显... 目的 观察尼古丁和烟草浸提液 (smokelesstobaccoextract,ST)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fibroblasts,PDLFs)的形态、超微结构及增殖贴附的影响。 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和ST作用于人PDLFs ,细胞爬片作HE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透射电镜作超微结构观察 ;MTT法分别于第 5天和 2h测细胞的增殖和贴附情况。结果 随着尼古丁和ST浓度的增加 ,细胞排列的极性消失 ,细胞变小并由长梭形变成椭圆形或圆形 ;超微结构显示 ,细胞器成分减少 ,尤其是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减少 ,含胶原蛋白的分泌小泡减少 ,波形丝、微管分解消失。细胞核有程度不同的减小或核畸变 ;细胞的增殖和贴附能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结论 尼古丁和ST可改变PDLFs的形态和结构 ,抑制细胞的胶原合成 ,改变细胞的支架结构 ,从而改变细胞的贴附和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成纤维细胞 ST 烟草浸提液 细胞支架 牙周膜 PDLFOs
原文传递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鼠根尖周炎中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梅陵宣 蒋勇 +2 位作者 赵春晖 刘正 张濒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5-347,I00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鼠根尖周炎中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的基因表达 ,了解它们在根尖周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于术后 1、2、3、4周取下颌骨组... 目的 通过观察鼠根尖周炎中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IL 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的基因表达 ,了解它们在根尖周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 ,于术后 1、2、3、4周取下颌骨组织 ,摄X线牙片、制作石蜡切片 ;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IL 1α、IL 1β及TNF αmRNA在根尖周炎组织中的表达 ,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将其与根尖阴影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 1~ 3周根尖周炎组织中IL 1α、IL 1β、TNF α表达量逐渐增高 ,至第 3周阳性细胞数达峰值 ,呈时间依赖关系 ,4周后有所下降 ;IL 1α和TNF α表达量远高于IL 1β表达量 ;并且IL 1α和TNF αmRNA阳性表达细胞数与根尖阴影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IL 1α:r =0 875 ,P <0 0 0 1;TNF α:r=0 85 8,P <0 0 0 1) ,IL 1α和TNF α间亦呈显著正相关 (r =0 96 9,P <0 0 0 1)。阳性细胞类型为多形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结论 IL 1α和TNF α是鼠根尖周炎中的主要细胞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方法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根尖周炎 基因表达 IL-1 TNF-α 牙槽骨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和乏血小板血浆包被的屏障膜对成骨细胞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燕 蒋勇 +2 位作者 林潇 Bartold PM Marino V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6-500,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iateletrich plasma,PRP)和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plasma,PPP)包被的屏障膜对人牙槽骨成骨细胞附着的影响。方法取第4代人牙槽骨成骨细胞用于实验。健康成人的全血经过两次离心得到 PRP 和 PPP。将 A 膜(Gor...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iateletrich plasma,PRP)和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plasma,PPP)包被的屏障膜对人牙槽骨成骨细胞附着的影响。方法取第4代人牙槽骨成骨细胞用于实验。健康成人的全血经过两次离心得到 PRP 和 PPP。将 A 膜(GoreTex-ePTFE^(TM)膜)、B 膜(GoreTex-Resolut^(TM)膜)和 C 膜(Inion-GTR^(TM)膜)冲切成直径为3 mm 的圆片并同定于24孔培养板底,用盖玻片作为阳性对照,将包被液分为 PRP、PPP、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3个组,分别包被屏障膜或玻片(仅用磷酸盐)2 h,将成骨细胞以5×10~7个/L 每孔接种于屏障膜或玻片上并孵育24 h 使细胞附着。苏木素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计数,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附着膜上的形态。结果 PRP 组包被的 A、B、C 膜上的细胞数分别为23、35和41;PPP 组包被的 A、B、C 膜上的细胞数分别15、12和22;PBS 包被的 A、B、C膜上的细胞数分别为3、4和6。成骨细胞在 PRP、PPP 组的附着数量明显高于磷酸盐组(P<0.05);PRP 组较 PPP 组的附着数量多(P<0.05);盖玻片上的附着数量显著多于3种屏障膜。3种屏障膜相比,B 膜和 C 膜的成骨细胞附着量高于 A 膜(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RP 组屏障膜上成骨细胞呈梭形,贴壁好,膜表面可见血小板、交织成网状的纤维蛋白,细胞呈现复层生长;PPP 组或磷酸盐组成骨细胞贴壁不完全,呈圆形。结论 PRP 和 PPP 能促进成骨细胞在屏障膜上的附着数量;PRP 能改善成骨细胞在屏障膜上的附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血小板 成骨细胞 引导组织再生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