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EWSR1基因重排的颅内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段书强 周和平 宣兰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7-390,395,共5页
目的 探讨伴EWSR1基因重排的颅内黏液样间叶性肿瘤(IM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1例伴EWSR1基因重排的IMM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8... 目的 探讨伴EWSR1基因重排的颅内黏液样间叶性肿瘤(IM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1例伴EWSR1基因重排的IMM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48岁,数月以来常无明显诱因反复头晕,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侧顶部大脑镰旁结节状占位。组织病理学显示肿瘤呈多结节状,局部囊性变,周围均可见淋巴组织袖套及滤泡生发中心形成,结节内可见由短梭形细胞构成的纤维样区域和间质显著黏液变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EMA、CD99、Desmin及CD68。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肿瘤细胞EWSR1基因重排。术后随访32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无复发及转移征象。结论 伴EWSR1基因重排的IMMT是《世界卫生组织(202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新增的肿瘤类型,属罕见肿瘤,其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长期随访显示肿瘤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性肿瘤 颅内 病理诊断 EWSR1 PET::CREB
下载PDF
维立西呱对急性失代偿心衰的疗效及对不同LVDd患者LVEF的影响
2
作者 章礼玲 顾崇怀 +1 位作者 乔锐 项学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4-1379,共6页
目的 观察维立西呱治疗急性失代偿心衰(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住院的经静脉注射利尿剂或扩血管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予以维立西呱口... 目的 观察维立西呱治疗急性失代偿心衰(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不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住院的经静脉注射利尿剂或扩血管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予以维立西呱口服的急性失代偿HF患者,共52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数据,记录并分析其治疗后1、6个月的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Dd)、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KCCQ)评分等。按是否为扩张型心肌病分为2个亚组,比较两亚组的基线数据;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全人群和两亚组患者上述随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小于非扩张型心肌病组,同时前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比例更低、LVDd更长、LVEF水平更低、射血分数降低的HF患者更多(P<0.05)。与基线值相比,治疗后1个月时,全人群、非扩张性心肌病组和扩张型心肌病组患者的KCC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6个月时,全人群在KCCQ评分提升和lg(NT-pro BNP)水平下降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的lg(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KCC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显著提升(P<0.05),且组间差异幅度达7.52%(P=0.030)。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以及不同基线LVDd水平均有可能影响随访LVEF水平,其中冠心病对随访LVEF的提升有促进作用(P=0.043),但是冠心病分组×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与基线LVDd≥62 mm相比,基线LVDd≤61 mm患者的LVEF提升速度更快(P<0.05)。结论 维立西呱能够改善急性失代偿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对患者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该药对基线LVDd≤61 mm的患者,尤其能够显著提升其LVE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立西呱 心力衰竭 急性失代偿 扩张型心肌病 冠心病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生存现状调查
3
作者 徐灵洁 何静之 陶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收治的173例老年女性OVCF术后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向入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填写,内...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收治的173例老年女性OVCF术后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向入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填写,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骨折和治疗情况及生活质量三个部分。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女性OVCF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女性OVCF患者术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状况、精力、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β=-0.168,P=0.036)、家庭月均收入(β=0.273,P=0.019)、骨密度(β=0.152,P<0.001)及抗骨质疏松治疗(β=0.367,P=0.004)为老年女性OVCF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女性OVCF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婚姻状况、家庭月均收入、骨密度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均影响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女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雷 施雪英 +1 位作者 袁良津 曹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临床病情将249例急性MIS患者分为恶化组40例及未恶化组2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压变异性(BPV)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IS患者急...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卒中(MIS)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临床病情将249例急性MIS患者分为恶化组40例及未恶化组20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压变异性(BPV)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IS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恶化组与未恶化组同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水岭区脑梗死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恶化组相比,恶化组收缩压平均值(SBPm)、收缩压标准差(SBPsd)、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SBPmax-min)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max-min(OR=0.553,95%CI:0.315~0.969,P=0.039)是MIS患者发生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SBPmax-min预测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28~0.935,P=0.000),敏感度为69.0%,特异度为87.9%,约登指数为0.568,最佳截断值25.5。结论SBPmax-min是MIS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对预测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卒中 血压变异性 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恕 李承慧 +1 位作者 谢黎黎 王爱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告知患者两种方案后,遵患者意愿...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2例。告知患者两种方案后,遵患者意愿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41例。化疗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反应,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化疗组、联合组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化疗组、联合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联合组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化疗组、联合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22年10月,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95%CI:6.416~9.584),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Kaplan-Meier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06,P<0.001)。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NSCLC近期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期,且不会明显增加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抑制性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 帕博利珠单抗 化疗
下载PDF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倩 马玉仓 +2 位作者 曹磊 唐伟伟 白兆青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查阅2021-01—2022-01本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其中80例患者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n=42)和死亡组(n=38),两组均进行集束化综合治疗,并检查...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查阅2021-01—2022-01本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其中80例患者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n=42)和死亡组(n=38),两组均进行集束化综合治疗,并检查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h CRT及其它临床指标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T及临床资料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判CRT对患者28d死亡风险。结果:死亡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治疗后6h CRT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WBC、BUN、Scr、SOFA评分和治疗后6h CRT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WBC、SOFA、治疗后6h CRT是独立危险因素。ROC表明治疗后6h CRT为3.15s时,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71.4%,曲线下面积(AUC)0.71(95%CI:0.59-0.82)。结论:集束化综合治疗后6h CRT延长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性休克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预后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慧玲 陈凡 卢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诊断MHRD并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ILM)填塞术的患者;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2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诊断MHRD并行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ILM)填塞术的患者;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20例(20只眼)MHRD患者归于对照组(内界膜直接填塞组),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20例(20只眼)MHRD患者归于实验组(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裂孔愈合及网膜复位情况,有无术后并发症如高眼压等。以术后6个月的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的疗效结果。结果末次随访结束,所有患者脱离的网膜均复位,MH均闭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高眼压、眼内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结束,对照组黄斑裂孔I型闭合9只眼(其中U形愈合只眼,V形愈合4只眼),II型闭合11只眼;实验组黄斑裂孔I型闭合16只眼其中U形愈合13只眼,V形愈合3只眼,II型闭合4只眼;两组间MH不同类型愈合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两组术前BCVA(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4);两组术后6个月BCVA(logMAR)较术前均有改善(P<0.001),两组间术后6个月BCVA(logMAR)比较,试验组(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内界膜直接填塞组)(P<0.001)。结论PPV联合重水辅助内界膜填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裂孔的I型愈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 内界膜填塞 重水
下载PDF
胸腔镜肺联合亚段切除术76例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8
作者 詹必成 刘建 +6 位作者 陈剑 刘永志 李根水 郭昆亮 王啸 熊焱正 古明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肺联合亚段切除术(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CSS)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2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行胸腔镜CSS 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4例,年龄27.0~76.0(54.3±10.5)岁。所有患者术... 目的总结胸腔镜肺联合亚段切除术(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CSS)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2年7月安庆市立医院行胸腔镜CSS 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4例,年龄27.0~76.0(54.3±10.5)岁。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薄层CT扫描、血管支气管三维重建。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或荧光胸腔镜系统显示段间平面。结果76例手术共切除肺结节86枚,1例左上肺S^(1+2)c+S^(4)a,1例右上肺S2b+S^(3)a,1例右上肺S1b+S^(3)b,均因切缘不足,进一步行肺叶切除;1例左上肺S^(1+2)+S^(3)a,因残留肺不张,进一步行左上肺固有段切除;1例左上肺S^(1+2)c+S^(3)a,因B3b+c损伤,进一步行左上肺固有段切除,其余均按规划完成手术。全组手术时间90.0~350.0(174.9±53.2)min,术中出血量50.0(20.0,50.0)mL,术后住院时间6.0(5.0,7.0)d。术后肺部感染9例,咯血3例,肺漏气时间>3 d 4例,气胸1例,胸腔积液1例,心肌梗死1例,均治愈后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腔镜CSS相对复杂,术前三维重建规划、术中精细操作,技术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微创 联合亚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评价
9
作者 赵鹏 熊登喜 +3 位作者 查正江 周和平 陈敏 张隆辉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6-151,共6页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100例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100例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前者应用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后者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血清前列素E2(PGE2)浓度、血浆P物质(SP)浓度、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α(PGC-1α)浓度、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浓度、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血清IL-6、TNF-α、CRP浓度,血清PGE2、血浆SP浓度,血清CGRP浓度,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24h,研究组的PGC-1α浓度、血清5-HT浓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和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DSA引导下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有效减轻疼痛,且临床操作中相对更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 微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兴 徐四七 +2 位作者 居霞 疏腾 王胜斌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2~0.05 mg·kg^(-1)、舒...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60~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2~0.05 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诱导,对照组加用丙泊酚2.5 mg·kg^(-1),试验组加用依托咪酯0.2 mg·kg^(-1)和丙泊酚1 mg·kg^(-1)。对照组给予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4~6μg·kg^(-1)·h^(-1)静脉泵注维持,试验组给予丙泊酚4~6 mg·kg^(-1)·h^(-1)、依托咪酯0.2~0.4 mg·kg^(-1)·h^(-1)和瑞芬太尼4~6μg·kg^(-1)·h^(-1)维持。观察并记录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评估QoR-15量表评分和PPCs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30 min和术毕时,试验组MAP和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和术后24 h时,试验组血清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 d的QoR-15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试验组QoR-15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PCs发生率为12%(5/40),对照组为38%(15/4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轻老年患者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降低PPCs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腹腔镜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APACHEⅡ评分、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构建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
11
作者 鲁杏 方长太 +2 位作者 李晓倩 陈园园 查佳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白介素-6(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构建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确诊后24 ... 目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白介素-6(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构建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确诊后24 h内IL-6、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APACHEⅡ评分;依据Sepsis-3.0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脓毒症组(109例)和脓毒性休克组(116例),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变量并构建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模型,采用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拟合度和临床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CD4^(+)、CD4^(+)/CD8^(+)水平低于脓毒症组,CPR、PCT、IL-6、APACHEⅡ评分高于脓毒症组(P<0.05);构建的脓毒症严重程度预测模型为:ln[P/(1-P)]=0.999+0.054×APACHEⅡ评分-0.054×CD4^(+)-0.18×CD4^(+)/CD8^(+)+0.001×IL-6。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图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临床价值。结论由CD4^(+)、CD4^(+)/CD8^(+)、IL-6和APACHEⅡ评分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早期评估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T淋巴细胞亚群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脓毒症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蜕膜化相关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王梦洁 李志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而子宫内膜蜕膜化则是妊娠早期的关键环节,对妊娠的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在蜕膜化过程中,多种甾体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转录调节因子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蜕膜化...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而子宫内膜蜕膜化则是妊娠早期的关键环节,对妊娠的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在蜕膜化过程中,多种甾体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转录调节因子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因素一旦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蜕膜化,从而导致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本文综述了各种因素在蜕膜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包括蜕膜基质细胞、蜕膜免疫细胞、转录调节因子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机制的深入探讨,为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蜕膜化 免疫环境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行序贯高流量吸氧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13
作者 汪敏慧 胡方启 桂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7-0040,共4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行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式的差异区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行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式的差异区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开展无创正压通气(NPPV);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开展HFNC,以两组患儿序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撤机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拔管2h后体征以及拔管2d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序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且撤机失败率8.00%、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0.00%、30.00%(P均<0.05);(2)拔管2h后体征:拔管前两组RR、HR、MAP、SpO2趋同(P均>0.05);拔管2h后可见研究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呈现的数据则提升,同期组间差值有统计意义(P均<0.05);(3)拔管2d血气指标:研究组拔管后第1d、第2d呈现的PaO2数据大于对照组,而PaCO2数据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行序贯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缩短序贯治疗时间、降低撤机失败率与并发症风险;通过调节血气指标缩短治疗周期,且不会引起生命体征的大幅度波动,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 撤机失败率 血气指标
下载PDF
血钙、毛细血管渗漏指数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储贻苗 唐伟伟 +2 位作者 方长太 查君敬 程高翔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钙、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及血钙联合CLI对脓毒性休克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住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9例,记录患... 目的 探讨血钙、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与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及血钙联合CLI对脓毒性休克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住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9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和入科24 h内血钙、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值,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CLI。根据患者28 d内的预后分为死亡组(n=39)、存活组(n=70),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血钙、CLI与APACHEⅡ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各指标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血钙[(2.00±0.22) mmol/L vs(2.14±0.17) mmol/L,t=3.414,P<0.01]和ALB水平更低(P<0.05),APACHEⅡ评分、CLI更高(P<0.01);血钙分别与APACHEⅡ评分、CLI呈负相关(r=-0.302、-0.371,P<0.01),CL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6,P<0.01)。CRP、CLI、APACHEⅡ评分均是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钙联合CL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5~0.866),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70.0%。结论 血钙、CLI是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预后的有效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血钙 毛细血管渗漏指数 预后
原文传递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雪玲 王璐瑶 +1 位作者 左正才 王贵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1期1834-1836,191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TD-PAH)患者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运动能力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安庆市立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诊治...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TD-PAH)患者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运动能力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3月1日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安庆市立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6例CTD-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连续口服12周;观察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肺动脉收缩压(PASP)、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等主要观测指标的变化;并随访患者有关实验室指标和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1)经治疗后,患者6MWT距离从(271.231±34.386)m增加至(423.310±44.909)m;PASP由(103.080±8.309)mmHg(1 mmHg=0.133 kPa)降低至(69.058±4.995)mmHg;血浆NT-proBNP由(1983.650±46.175)pg/mL降低至(937.458±203.686)pg/mL,3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良反应:经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CTD-PAH患者中采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体能,降低PASP,改善心功能,且对血压、心率及肝肾功能无显著不良影响,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西地那非 6分钟步行试验 N末端B型利钠肽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