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 IL-6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平 汪国胜 张蕾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的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IL-1、IL-6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2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1、IL-6的含量。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比较不同组的血清IL-1、IL-6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升高,重型组血清IL-1、IL-6的含量明显高于中型组,中型组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结论IL-1、IL-6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彬 汪国胜 +2 位作者 钟平 年夫顺 张尊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59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3名行头颅MRI检查,观察亚临床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和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2组在头痛发作...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MRI亚临床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59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3名行头颅MRI检查,观察亚临床病变的声像图特点。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和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2组在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均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结果:偏头痛组有16例患者头颅MRI显示亚临床病变,病变分布在额叶12例、顶叶8例、基底核区6例、半卵圆中心5例、枕叶2例、侧脑室前角1例、脑干1例,患病率为27.12%,高于对照组的6.06%(P<0.05)。与无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比较,有亚临床病变偏头痛组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发生亚临床脑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其亚临床病变主要分布于额叶及顶叶,这说明偏头痛可能是一种隐袭的、缓慢性发展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亚临床病变 神经元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时华 钟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PS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PSD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时分别对2组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NIHSS评分及BI指数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4周、12周时HAMD评分、NIHSS评分、BI指数较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PSD疗效显著,且能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卒中后抑郁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