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微创手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劲 廖秀军 +3 位作者 茅伟明 武文静 俞艳艳 杨关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6-661,共6页
目的评价结肠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微创手术(CA-TAMIS-GP)治疗早期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评估为直径≤4.0 cm的早期直肠肿瘤(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直肠腺瘤)患者67例... 目的评价结肠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微创手术(CA-TAMIS-GP)治疗早期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评估为直径≤4.0 cm的早期直肠肿瘤(病变局限于黏膜层的直肠腺瘤)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均为良性肿瘤,距肛缘距离在4~20 cm之间。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CA-TAMIS-GP治疗(手套通路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55.6±11.2)岁,肿瘤大小(3.3±0.4)cm;另一组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2.9±12.3)岁,肿瘤大小(3.4±0.5)cm;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手套通路组的具体方法为:将6号外科橡胶手套袖套穿过扩肛器,并反折手套口将其固定于扩肛器上。充分扩肛后将扩肛器置入肛内,留指套端在肛门外,将袖套口及扩肛器缝合固定于肛周,建立气密性良好的手套通路;将超声刀、无损伤肠钳及连接主机平台和电动负压吸引的结肠镜镜头分别伸入3个指套内,并用橡皮筋及丝线固定;应用肠钳、超声刀等腹腔镜器械通过牵拉、抓取、切除、电凝、缝合等操作完成直肠病变切除。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A-TAMIS-GP与ESD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切除层面均至黏膜下层,切缘均阴性。两组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套通路组手术时间低于ESD组[(49.5±14.6)min比(66.1±17.6)min,t=-4.235,P<0.001];术中出血量也均低于ESD组[(4.2±1.6)ml比(6.2±2.1)ml,t=-4.349,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ESD组比较,手套通路组术后出现肛门轻度疼痛或不适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8%(6/32)比2.9%(1/35),P=0.048];手套通路组3例发生术后便血,发生率低于ESD组[9.4%(3/32)比20.0%(7/35),P=0.3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套通路组耗材费用(1 586.9±204.4)元,低于ESD组耗材费用(7 694.4±1 12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80,P<0.001)。术后随访6~36个月,手套通路组未出现术后复发或远期并发症,ESD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结论结肠镜辅助手套通路经肛微创手术是治疗直肠早期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并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同时也扩宽了结肠镜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早期 结肠镜 经肛微创手术 经肛手套通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良飞 张秀峰 +6 位作者 杨琴燕 邓群 王厚东 鲁振锋 陈金明 刘道成 沈忠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80-1483,共4页
目的观察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9例行藏毛窦切除缝合术,5例行经典Limberg转移皮瓣术,2例行改良Limberg转移皮瓣术,1例行Z型皮瓣转移术。手术时间为30~70(5... 目的观察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9例行藏毛窦切除缝合术,5例行经典Limberg转移皮瓣术,2例行改良Limberg转移皮瓣术,1例行Z型皮瓣转移术。手术时间为30~70(50.35±11.9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5~30(14.18±6.79)d,完全愈合时间为12~40(22.06±7.11)d;患者满意度为100.0%。藏毛窦切除缝合及经典Limberg转移皮瓣术后2d各有1例患者出现创面肿痛、渗液,予以加强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切口逐渐愈合;其余患者愈合良好。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方法,应根据术前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窦 骶尾部 手术治疗
下载PDF
vimentin表达水平与肛瘘感染细菌谱以及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道成 陈金明 +4 位作者 杨关根 张秀峰 王厚东 李良飞 沈忠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vimentin(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与肛瘘感染细菌谱的关系,以及肛瘘标本中vimenti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0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瘘管分泌物进... 目的探讨vimentin(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与肛瘘感染细菌谱的关系,以及肛瘘标本中vimenti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20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瘘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瘘管组织vimentin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细菌谱与vimentin表达水平关系,并分析vimentin表达水平主要部位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120例肛瘘患者中,瘘管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以大肠埃希菌(63.3%)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8.3%),金黄色葡萄球菌(7.5%)。vimentin表达水平在大肠埃希菌组与肺炎克雷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及其他细菌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位肛瘘组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低位肛瘘组,复杂性肛瘘组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单纯性肛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性别、年龄和内口方向与vimentin表达水平无关(均P> 0.05)。结论肛瘘感染以肠源性细菌感染为主,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vimentin表达水平与肛瘘位置与病变程度有关,且vimentin可能参与了肛瘘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波形蛋白 细菌谱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