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晓敏 苏虹 +3 位作者 徐志伟 伍佳玲 常微微 孙莹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3年第3期-,共5页
目的 评估在我省农村开展中小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我省农村中小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转变情况.方法 以安徽省长丰县、望江县为研究现场,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两地共8所学校.对选定的8所学... 目的 评估在我省农村开展中小学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我省农村中小学生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转变情况.方法 以安徽省长丰县、望江县为研究现场,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两地共8所学校.对选定的8所学校的学生实施为期3个月的结核病健康教育试点活动.干预实施前后分别对8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以评估结核病健康教育试点的效果.总计纳入研究对象5309名学生.基线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017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5%;干预后调查获得有效问卷527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9.4%.结果 通过干预活动,学生结核病知识得分从(2.92±1.57)分上升至(5.48±1.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82,P=0.000).不同性别的学生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来源不同,女生通过杂志、报纸、书籍(46.5%,1100/2365),学校教学(34.4%,813/2365),同伴教育(19.9%,470/2365)途径获取知识的比率均高于男生[分别为42.4%(1124/2652)、30.4%(806/2652)、15.8%(419/2652)],而男生在视频、磁带途径获取知识比率(7.8%,207/2652)高于女生(5.2%,124/2365).结论 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中小学生群体结核病知晓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健康教育 学生 问卷调查 安徽省
下载PDF
走罐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洪永锋 吴建贤 +2 位作者 王斌 李红 贺玉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评价走罐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NLBP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走罐、药物治疗两组。走罐组37例,采用隔日1次走罐治疗,6次为1疗程;药物组33例,采用右旋布洛芬0.15g口服,每日3次,若腰痛连续2日消失即停... 目的:评价走罐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NLBP门诊患者随机分成走罐、药物治疗两组。走罐组37例,采用隔日1次走罐治疗,6次为1疗程;药物组33例,采用右旋布洛芬0.15g口服,每日3次,若腰痛连续2日消失即停药,最长疗程为12d。使用VAS疼痛视觉模拟量尺和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后)VAS指数及SF-36得分,走罐组分别为6.11±2.08(1.29±1.62)及33.79±8.75(63.12±12.89);药物组分别为5.86±1.99(3.57±2.96)及34.51±9.43(53.81±13.33)。治疗前、后VAS指数差值及SF-36得分差值,走罐组分别为4.83±2.58、29.33±13.24;药物组分别为2.29±1.92、19.30±12.14。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AS指数及SF-36得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VAS指数及SF-36得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走罐疗法和右旋布洛芬均能明显改善NLBP,但走罐的疗效优于右旋布洛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走罐 VAS量表 SF-36量表
下载PDF
妊娠晚期妇女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章群 王俊 +1 位作者 郑媛 叶冬青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了解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的《孕期心理因素调查表》对310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7.26±4.63)分... 目的了解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的《孕期心理因素调查表》对310名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调查。结果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7.26±4.6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6.33±4.90)分,高于国内常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40.13±2.78)分,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孕妇心理状况高度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分娩安全、家族遗传性疾病和低社会支持是焦虑和抑郁症状重要的危险因素,而上过孕妇学校是焦虑和抑郁症状共同的保护因素。结论孕期良好的心理,不仅在于自我心态调节,还需得到丈夫、亲友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各指标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林林 韩卫星 +3 位作者 李梅 张建平 程自平 叶冬青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 (AECG)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 12 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2 4hAECG监测的患者 ,按CAG结果分组 ,对AECG所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病变组与对照组在最...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 (AECG)各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 12 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2 4hAECG监测的患者 ,按CAG结果分组 ,对AECG所获得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病变组与对照组在最慢心率、最快心率、ST段压低程度、ST/HR、T波变化指标上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在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平均心率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②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间比较 ,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ST、ST/HR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室早 (VE)、成对室早 (VE Pair)、室速 (VT)的数量虽有递增趋势 ,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③多元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ST、ST/HR与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①ST、ST/HR指标与冠脉病变范围及程度呈正相关 ,可以反映冠心病及其病变严重程度。②AECG中心律失常类型及数量均不能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严重程度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计划免疫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章群 叶冬青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免疫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介绍3种综合评价方法简单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使用步骤和优缺点。[结果]3种综合评价方法均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结论]根据不同条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计划免疫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介绍3种综合评价方法简单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使用步骤和优缺点。[结果]3种综合评价方法均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结论]根据不同条件和需要选择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林林 叶冬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 (AECG)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2 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2 4h动态心电图 (AECG)监测的病人 ,根据CAG结果 ,分析AECG所获得的ST及HRV指标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 (AECG)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2 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2 4h动态心电图 (AECG)监测的病人 ,根据CAG结果 ,分析AECG所获得的ST及HRV指标对不同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1)无论对男性或女性病人 ,单一指标诊断时 ,ST、ST/HR、SDNN对冠心病诊断的真实性较好 ,其中以ST/HR诊断价值最大 ;(2 )合理联合运用上述指标时可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增高 ,其中男性以ST/HR与SDNN并联效果最佳 ,女性以ST与ST/HR串联效果最佳 ;(3 )单一指标的筛检试验及联合筛检试验均显示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男性优于女性。结论 :(1)无论对男性或女性病人 ,ST/HR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最大 ;(2 )ST/HR与SDNN并联可提高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ST、ST/HR串联可提高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3 )A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存在性别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安徽省长丰县中小学生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两年纵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雪 杨林胜 +5 位作者 陈明春 陈健 吕晓玲 蒋玉红 孙莹 孙业桓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安徽省长丰县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抑郁症状纵向发展趋势,并分析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09年12月整群抽取的长丰县3所中学和5所小学全体在校学生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对3~9年级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纵向研究则以基线调... 目的:探讨安徽省长丰县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抑郁症状纵向发展趋势,并分析抑郁症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09年12月整群抽取的长丰县3所中学和5所小学全体在校学生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对3~9年级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纵向研究则以基线调查时3~4年级和7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2次,有816人参与了3次调查。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目标人群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纵向研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抑郁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次调查中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是11.3%、10.4%和8.5%。样本总人群与其中始终处于留守状态人群的抑郁症状得分,在随访中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23,P<0.001;F=5.761,P=0.003)。基线调查时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在随访1时有25.0%(23/92)仍存在抑郁症状;基线调查和随访1均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在随访2时有87.0%(20/23)仍有抑郁症状。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3年级、非独生子女、家庭功能障碍和自尊水平低的中小学生更易出现抑郁症状,性别、是否留守和父母文化程度与抑郁症状检出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安徽省长丰县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在随访过程中呈下降趋势;纵向发展分析显示,抑郁症状检出率与自身特质、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关,提高家庭功能和个体的自尊水平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中小学生 纵向研究 广义估计方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