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饮食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魏生才 张学军 +2 位作者 杨森 王红艳 张安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用统一的调查表 ,调查了有饮食情况记录的银屑病患者 6 4 6例及同一地区的健康人 6 4 7例 ,对银屑病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饮酒、食物过敏、食动物油、... 目的 研究银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用统一的调查表 ,调查了有饮食情况记录的银屑病患者 6 4 6例及同一地区的健康人 6 4 7例 ,对银屑病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饮酒、食物过敏、食动物油、食肥肉为发生银屑病饮食危险因素 (P <0 0 1) ,食甜食、食瘦肉和食植物油可能防止发生银屑病作用(P <0 0 1) ;②饮酒、食动物油、食肥肉为男性发生银屑病的危险因素 (P <0 0 1) ;食鱼虾和食物过敏在男女银屑病患者中无差异 (P >0 0 5 ) ;③食物过敏在Ⅰ型及Ⅱ型银屑病患者中存在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饮食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生物芯片技术及应用简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学军 周文明 赵建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生物芯片技术 分子生物学 分类 应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抗组胺新药——咪唑斯汀 被引量:2
3
作者 夏青 张学军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3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咪唑斯汀是新一代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具有组胺与5-LO双重抑制功能和抗炎免疫作用,能高度专一性地作用于组胺H1受体,且无抗胆碱、抗肾上腺素和抗5-HT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可能具有微弱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但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 咪唑斯汀是新一代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具有组胺与5-LO双重抑制功能和抗炎免疫作用,能高度专一性地作用于组胺H1受体,且无抗胆碱、抗肾上腺素和抗5-HT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可能具有微弱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但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疲劳和头痛。由于其具有低亲脂性和低心脏组织沉积的特点,故其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少。尚无证据表明其有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 咪唑斯汀 药理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黑色素细胞瘤细胞成瘤性的缺失情况及其机制
4
作者 杨猛 覃文飞 +6 位作者 黄榆秀 蒙世豪 方金菊 廖奇峯 姚洁民 邝晓聪 李建民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成瘤能力的缺失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和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系,分别皮下注射至5只裸鼠右侧腋下,4个月后观察是否成瘤。取原代及传代培养的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和黑色素瘤细胞... 目的探讨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成瘤能力的缺失情况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人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和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系,分别皮下注射至5只裸鼠右侧腋下,4个月后观察是否成瘤。取原代及传代培养的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和黑色素瘤细胞系进行镜下观察,了解其体外成瘤情况。检测两种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和CD133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裸鼠皮下异种移植4个月后,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系未能成瘤,而黑色素瘤细胞系成瘤率100%。镜下发现黑色素瘤细胞可见细胞典型克隆,而黑色素细胞瘤细胞仅部分出现克隆样生长方式。黑色素细胞瘤细胞的VEGF和CD31 m RNA的表达水平低于黑色素瘤细胞系(P<0.05)。结论黑色素细胞瘤细胞致瘤性缺失,其血管生成基因表达减弱而导致血管生成能力的低下可能是成瘤性缺失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 成瘤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