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4年某院新农合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费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光存 马颖 +8 位作者 江启成 严中亚 卢中 刘洋 吴雨静 申云华 沈如华 刘迎春 张汝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到242例,4种疾病的人均费用呈上升趋势,超标费用标准差较大,超标比例最高达100%,绝大多数药品费用比例在30%以下。结论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的限额标准仍是关键性问题,不同病种费用控制效果存在差异,药品费用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按病种付费 心脏外科 三级医院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及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卢中 申运华 +6 位作者 严中亚 李春生 李华宝 李建安 王晖 程光存 宋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4-867,共4页
回顾性分析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及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198例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胸骨下段小切口组(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正中切口组),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VSD)与房间隔缺损(AS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 回顾性分析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及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198例的临床资料,并分为胸骨下段小切口组(小切口组)和胸骨正中切口组(正中切口组),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VSD)与房间隔缺损(AS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胸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死亡病例。ASD 修补术中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24 h 引流量及切口长度均小于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 修补术中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术后24 h 引流量、切口长度均小于正中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正中切口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2个月~3年,患者心功能均为Ⅰ级。小切口组无胸骨畸形,正中切口组6例出现鸡胸。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手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切口更美观、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胸骨下段小切口 微创
下载PDF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韦小勇 严中亚 +5 位作者 郑理 卢中 吴一军 雷虹 孙云 朱正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总结15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5例Ebstein畸形患者采用三尖瓣成形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其中8例隔瓣后瓣发育不全或缺如的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矫正。结果全... 目的总结15例先天性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5例Ebstein畸形患者采用三尖瓣成形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术,其中8例隔瓣后瓣发育不全或缺如的患者采用自体心包矫正。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经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和利尿剂控制心力衰竭,术后第3d好转;其余患者恢复良好,心功能有明显改善。随访13例,2例失访,随访时间1~42个月,其中11例患者心功能恢复至级,2例心功能恢复至级;紫绀和心脏杂音消失;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12例三尖瓣水平反流消失,1例仍有轻度至中度反流。结论对右心室病理改变的正确认识,完善的三尖瓣功能修复和房化右心室折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三尖瓣隔瓣后瓣再造,保持了右心室几何形态和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三尖瓣成形 自体心包 房化右心室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10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严宇 严中亚 朱正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0-572,共3页
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其中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术后... 10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均为男性,其中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为限制型心肌病,1例为心脏恶性肿瘤。手术方法全部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骁悉+泼尼松口服联合抗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术后9例存活,手术成功率为90%(9/10)。随访2~94个月,其中有1例失随访,4例患者死亡。余5例生活全部自理,恢复正常的生活,最长存活患者术后存活期已超过7年,存活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治疗结果 排斥反应 感染
下载PDF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林 严中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Ebstein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诱发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Ebstein畸形手术主要在针对病变瓣膜的处理、右心室功能完善及相关并发症的预处理上已取得较大... Ebstein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诱发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Ebstein畸形手术主要在针对病变瓣膜的处理、右心室功能完善及相关并发症的预处理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其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目前尚未有一个"金标准"来治疗所有病理解剖类型的畸形患者,也一直未有一种手术策略来解决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术后疗效不尽如人意。我们通过文献复习,对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及其相关并发症防治等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置换术 11/2心室修补术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因子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6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孙云 卢中 郑理 朱正艳 姜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炎性因子改变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CPB结束30mi...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炎性因子改变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CPB结束30min及术后24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各时点分别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水平。结果: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3组术后ALT、AST、BUN、CR及CK-MB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NF-α、IL-6和IL-8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对照组TNF-α、IL-6及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治疗组的水平(P<0.01);CPB结束后30min及24h,3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汀和抑肽酶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患者血浆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可促进抑制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其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乌司他汀 炎性因子 肺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左西孟旦心脏围手术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如华 严中亚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左西孟旦为钙离子增敏剂,通过肌钙蛋白C对钙离子的增敏作用来提高心肌收缩力,且不增加细胞内环磷腺苷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左西孟旦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但不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心肌耗氧量,可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在心脏围手术期有... 左西孟旦为钙离子增敏剂,通过肌钙蛋白C对钙离子的增敏作用来提高心肌收缩力,且不增加细胞内环磷腺苷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左西孟旦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但不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心肌耗氧量,可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在心脏围手术期有应用价值。该文对左西孟旦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及在心衰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孟旦 心力衰竭 心脏手术 进展
下载PDF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施益民 严中亚 +5 位作者 卢中 雷虹 吴一军 孙云 朱正艳 郑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者同时矫治,包括主动脉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合并心脏畸形者同时矫治,包括主动脉瓣成形1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室流出道疏通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月至5年,无复发残余分流,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需尽早手术,预后良好。对于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应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或主动脉瓣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破裂 心脏畸形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生 严中亚 +5 位作者 卢中 雷虹 吴一军 朱正艳 孙云 郑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益民 严中亚 《安徽医学》 2011年第4期538-540,共3页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予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各有优缺点:生物瓣膜容易钙化、衰败及破损撕裂,严重影响...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类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外科手术予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各有优缺点:生物瓣膜容易钙化、衰败及破损撕裂,严重影响实际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组织工程 瓣膜支架 种子细胞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小勇 严中亚 +4 位作者 朱正艳 雷虹 吴一军 卢中 孙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8-1221,共4页
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组(537例)与非TVD组(726例),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分流、传导阻滞、三尖瓣返流等的发生率。两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 回顾性分析近5年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的1 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TVD)组(537例)与非TVD组(726例),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分流、传导阻滞、三尖瓣返流等的发生率。两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VD组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0例,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非TVD组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术后随访TVD组发生VSD小量残余漏2例,非TVD组11例;TVD组发生轻度以上三尖瓣返流(TR)7例,非TVD组9例。两组患者VSD修补术后一过性传导阻滞、残余漏及总计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D是一安全有效的技术,能显著改善VSD暴露,减少并发症,且不影响三尖瓣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三尖瓣适当切开技术 三尖瓣返流 残余漏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与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2 位作者 罗乐 方晓东 沙自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探讨其组织相容性。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相HA薄膜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同时分别测定在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探讨其组织相容性。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相HA薄膜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同时分别测定在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人血管内皮细胞能在纳米相HA薄膜复合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生长。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PGI2在HA材料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米相HA薄膜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化机械瓣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组织工程 内皮 血管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9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虹 严中亚 +2 位作者 朱正艳 程光存 卢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婴幼儿先心手术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在CPB下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12%;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提...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婴幼儿先心手术患儿资料,所有病例在CPB下行根治性手术。结果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12%;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的关健是把握好手术指征和时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和术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科学 先天性/心脏病学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成 严中亚 +6 位作者 吴一军 卢中 雷虹 郑理 孙云 朱正艳 王晖 《安徽医学》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初步经验。方法患者4例,年龄分别是7、20、28、26岁,房缺的大小分别是28、23、31、25mm,经右胸骨旁第四肋间小切口,悬吊心包,经右房,在食管心脏超声引导,通过推送导管,置入房间隔封堵伞。结果...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初步经验。方法患者4例,年龄分别是7、20、28、26岁,房缺的大小分别是28、23、31、25mm,经右胸骨旁第四肋间小切口,悬吊心包,经右房,在食管心脏超声引导,通过推送导管,置入房间隔封堵伞。结果4例手术均获圆满成功,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并发症,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无残余漏发生,患者术后恢复快,3天可以出院。结论此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安全、微创、高效、无X线辐射、手术适应证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问隔缺损 微创伤手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改良心肌保护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光存 程明光 +4 位作者 汤丹丹 董贵福 蔡燕 姜波 严中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59-5665,共7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适合未成熟心肌停搏液的研究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添加成分来提高现有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手段。腺苷能减轻缺血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丹参能降低缺血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心...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适合未成熟心肌停搏液的研究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添加成分来提高现有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手段。腺苷能减轻缺血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丹参能降低缺血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心肌细胞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目的:探讨添加腺苷和丹参的改良心肌保护液对心脏、肝脏、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首次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各20例,腺苷组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联合组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和丹参,对照组采用等容量的改良心肌保护液。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开始后30min、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及体外循环结束后24h采集患儿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3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最明显(P<0.01),腺苷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腺苷组和联合组的水平(P<0.01);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及24h,3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腺苷组和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改良心肌保护液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促进抑制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有效降低由体外循环引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基础实验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液 腺苷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炎性因子 肺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心肌顿抑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怀兵 严中亚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心肌顿抑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生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缺血再灌注 心肌功能障碍 心脏移植术后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申运华 严中亚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0期1247-1250,共4页
关键词 房颤 心房重构 自主神经 炎症 遗传
下载PDF
单向活瓣补片矫治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术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小勇 严中亚 +5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郑理 卢中 孙云 朱正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效果。方法对32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常规补片矫治术的17例,进行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的15例,术... 目的评估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术后效果。方法对32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常规补片矫治术的17例,进行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的15例,术后分析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与死亡率。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死亡3例,死亡率17.65%,2例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死于右心衰;活瓣补片矫治组死亡1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与DIC,死亡率6.67%,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较之常规补片矫治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降低;常规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3.2±22.6)mmHg,术后平均(85.4±17.9)mmHg,活瓣补片组术前SPAP平均(90.4±19.5)mmHg,术后平均(57.8±12.3)mmHg,大多数患者肺动脉压逐渐下降,其中活瓣补片组肺动脉压下降比常规补片组明显。活瓣矫治组回访5例,心功能均Ⅱ级;常规补片矫治组回访6例,心功能Ⅱ~Ⅳ级。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同时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前综合评估,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是降低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患者死亡率、提高术后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活瓣补片 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双向分流
下载PDF
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症矫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宝 严中亚 卢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进行法洛四联症一期矫治手术的患者125例,术中均采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心室流出道的重建。其中,3... 目的探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在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进行法洛四联症一期矫治手术的患者125例,术中均采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心室流出道的重建。其中,39例采用单纯自体心包补片,86例采用带瓣自体心包补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肺动脉瓣的返流程度及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单纯补片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3±8)个月,带瓣补片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5±7)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表面积、心率、肺动脉直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胸引液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单纯补片组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加重程度、瓣膜活动度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带瓣补片组。结论用经蒸馏水处理的活性带瓣自体心包补片进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有助于降低法洛四联症术后肺动脉瓣的返流及减缓瓣膜增厚硬化程度,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右心室流出道 心包补片 肺动脉瓣返流
下载PDF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在大量心包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友洋 徐瑞好 卢中 《中国医药》 2009年第9期693-694,共2页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药物,观察疗效、...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7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组9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积液患者,选择左侧第4肋间胸骨旁或心尖区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均一次成功。27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穿刺抽液成功率100%,未出现冠状动脉或心肌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引流后即刻,患者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导管留置时间5~30d,引流液量500~50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替代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和心包开窗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