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案例式教学法(CBL)应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效果分析研究
1
作者 冯俊波 胡运涛 +2 位作者 李俊涛 董文鹏 葛圣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3期0137-0140,共4页
分析探讨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运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56名实习的医师,这些医师均来自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选自于2021年2月-2021年6月,按随机方法,... 分析探讨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运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56名实习的医师,这些医师均来自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选自于2021年2月-2021年6月,按随机方法,将实习小组进行组别划分,分别为28例对照组和28例观察组、且教学方法分别为传统教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经实习,对组间考核及教学满意度的评估来判定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理论考试学生成绩比较,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教学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值更高(P<0.05)。结论 案例式教学法能提高心脏大血管外科实习学生的实习成绩;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适合用于心脏大血管外科的临床实习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临床实习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心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俊波 胡运涛 +1 位作者 李俊涛 葛圣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8期2907-290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心脏外科教学的效果。方法应用虚拟人一、二号提供的解剖切片图像,重建心脏正常的3D图像;应用心脏CT收集数据,重建各种心脏疾病的心脏3D图像,并做成动图形式,放置于教学幻灯片上,完成教学幻灯片的制作。选取201...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用于心脏外科教学的效果。方法应用虚拟人一、二号提供的解剖切片图像,重建心脏正常的3D图像;应用心脏CT收集数据,重建各种心脏疾病的心脏3D图像,并做成动图形式,放置于教学幻灯片上,完成教学幻灯片的制作。选取2016年度2名教师授课的4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每名教师授课的2个班级中一个为研究组,应用含有3D图像的教学幻灯片进行教学;另一个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课后问卷调查、课后测验及期末测验评价效果,进行评分及分数统计。结果研究组学生普遍反映3D图像能很好地帮助其理解各种解剖的变异,通过这种解剖的变异,能更好地理解这种变异引起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因而能更好地掌握、记忆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更好地学习掌握这些疾病。2个研究组学生课后测验平均成绩分别为(86.2±7.3)分、(84.9±5.8)分,2个对照组学生课后测验平均成绩分别为(79.1±10.2)、(73.4±6.9)分;2个研究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2.2±8.7)、(86.5±7.3)分,2个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4.8±5.7)、(78.3±5.9)分。研究组学生课后测验、期末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能为心脏外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影像学资料,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胸外科学/教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教学
下载PDF
以团队教学结合临床技能为导向的心脏外科学实践教学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龚倩 段静思 王继年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以团队教学和以培养临床技能为导向相结合的心脏外科学临床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方法组成临床教学团队,规划临床教学内容并具体分工,针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实施临床分层带教,进行临床教学调控。结果临床学习目的明确,... 目的探讨以团队教学和以培养临床技能为导向相结合的心脏外科学临床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方法组成临床教学团队,规划临床教学内容并具体分工,针对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实施临床分层带教,进行临床教学调控。结果临床学习目的明确,学生普遍提高了对本专业临床学习的兴趣,参与临床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明显提高;团队带教增加了临床工作和临床带教的灵活性,年轻临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以团队教学和以培养临床技能为导向相结合的心脏外科学实践教学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教学 心脏外科学 心脏重症 临床实践教学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徐燕 吴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57-159,共3页
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外科ICU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 探究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外科ICU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性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则是在基础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率波动等情况。结果 经过研究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Nu—DESC的评分都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心率波动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通过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的护理治疗中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一方面能够显著缓解心脏外科ICU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波动情况,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实现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并且提高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心脏外科 ICU综合征 价值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熊厚仁 方迎迎 +3 位作者 朱明华 郭兰彩 倪秀梅 陈浩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36例,按入科时间顺序分为标准组和分级组各68例,标准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耐受性干预措施,分级组采...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136例,按入科时间顺序分为标准组和分级组各68例,标准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耐受性干预措施,分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措施,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性指标、营养指标及预后指标。结果分级组不耐受症状和不耐受病例数均低于标准组,耐受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超声检查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均高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mNutric评分及目标热量达标时间低于标准组(P<0.05);分级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均低于标准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分级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营养状况及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耐受性分级 重症超声 心脏外科术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在心脏外科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黄绍军 刘海渊 +3 位作者 张帅朋 王祥宇 王鑫鑫 张成鑫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属性,在术中,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免疫机制等被异常活化,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加重,而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活化。本文就其药理机制、应... 体外循环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属性,在术中,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免疫机制等被异常活化,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加重,而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活化。本文就其药理机制、应用现状予以综述,旨在心外围术期内适当给药乌司他丁,对患者术后良性转归起到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心脏外科 围术期 抗炎 脏器保护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帅朋 张成鑫 王嵘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439-450,共12页
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被应用于多种心脏外科手术。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具有3D高清术野、动作缩放、机械臂灵活、震颤过滤、操作稳定、创伤小等优点,且能缓解医护人员疲劳。外科手术机器人为心... 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被应用于多种心脏外科手术。该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具有3D高清术野、动作缩放、机械臂灵活、震颤过滤、操作稳定、创伤小等优点,且能缓解医护人员疲劳。外科手术机器人为心脏外科手术的快速化、精准化、微创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代表了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通用型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心外科的应用也面临系统复杂、操作时间长、缺乏触觉反馈、总体费用昂贵等不足和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心脏外科领域应用的优势、安全性、有效性及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可以为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心脏外科的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心脏外科手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重症成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灌注策略的研究
8
作者 汪洋 葛圣林 +2 位作者 高晴云 张成鑫 刘海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97-0101,共5页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灌注后10min(T2) 、开放升主动脉10min( T3) 、术后 24 h( T4)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 I( c Tn I)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浓度,体外循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灌注方式心脏顿抑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液心肌酶谱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T3)及术后 24 h(T4) 均有升高( P <0.01) ,但升高的程度有差别,CK 浓度和cTnI 浓度在 T3、T4 时间点 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显著低于Del Nido液灌组( 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体外循环 灌注策略
下载PDF
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9
作者 汪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42-0045,共4页
从心脏手术后的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探究早期康复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疾病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100例心脏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信息节选于2021年2月-2023年3月,统计资料差异不计量,分为实验组和... 从心脏手术后的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探究早期康复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疾病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100例心脏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信息节选于2021年2月-2023年3月,统计资料差异不计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日常护理角度为患者开展机械通气护理,实验组在采取同种措施的同时增加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过程身体变化情况统计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一次成功脱机率、住院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手术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分析患者在护理后效果,实验组没有一次性脱机的患者显著地比对照组高,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比对照组长,且机械通气的时长、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都得到延长,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机械通气是必要步骤,机械通气的实施患者会失去自主呼吸功能,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的应用对于缩减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并发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机械通气 早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海渊 高晴云 +7 位作者 李艳丽 汪洋 陈嘉怡 方敏 陶静 杨晓凡 张成鑫 葛圣林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方法 30例确诊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参与研究。患儿随机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n = 15)和右美托咪定(试药组,n = 15)给药处理,给药时间从麻醉诱导至体外循环...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预防效应。方法 30例确诊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参与研究。患儿随机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n = 15)和右美托咪定(试药组,n = 15)给药处理,给药时间从麻醉诱导至体外循环结束。分别于术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体外循环结束后5 min(T2),T2点后2 h(T3),术后第1天(POD1)和术后第2天(POD2)测定血肌酐水平(S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急性肾功能损伤(AKI)定义为SCr绝对值增加超过3 mg/L或是上升幅度超过50%。结果对比对照组,试药组中围术期AKI发病率显著降低(P < 0.05)。T2和T3点测定对照组中eGFR水平较试药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术中给药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AKI的发病率并有效防止体外循环结束后eGFR水平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损伤 右美托咪定 肾小球滤过率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心脏手术
下载PDF
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志祥 张成鑫 葛圣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性心脏疾病合并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病人接受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前心电图确诊房颤心律,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脏瓣膜疾病。比较病人术前及术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人。窦性心律术后即时为100%(66/66),出院时为90.9%(60/66),术后六个月时为84.8%(56/66)。术后病人左房内径(45.3±4.8)mm、左室内径(47.3±3.5)mm减小明显(P<0.05),射血分数明显升高(60.8±3.1)(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45/21)(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简便且近期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成形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成人心脏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脑损伤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晓凡 葛圣林 +2 位作者 张成鑫 高晴云 李艳丽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2630-2635,共6页
目的:研究成人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 目的:研究成人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成人心脏手术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脑损伤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归纳其中数据资料,经RevMan5.3软件实施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共8篇,涉及493例患者。以乌司他丁为实验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实验组术后3,7 d时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0.5,6 h时血浆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0.5,3,12 h时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心脏手术 乌司他丁 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脑损伤 META分析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雪 郑小燕 张新兰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现状,分析影响其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于术后1天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现状,分析影响其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于术后1天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总分为(145.22±21.57)分,处于中下水平;文化程度较低、未接受过心脏康复相关知识培训、服药种类及合并症个数较多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术后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水平较高(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的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总体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综合个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筛选术后高信息需求患者,并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术后心脏康复健康教育,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有效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心脏康复 信息需求 现状
下载PDF
平行病历在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文娟 马寒香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平行病历在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心外科专科教学实习中,实习生接受叙事医学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完成平行病历一份,并进行课堂分享。书写平行病历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及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评价实习... 目的探讨平行病历在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心外科专科教学实习中,实习生接受叙事医学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完成平行病历一份,并进行课堂分享。书写平行病历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及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评价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结果书写平行病历后,实习生共情能力得分由(75.44±5.81)分提高至(106.29±6.56)分(P<0.001);书写平行病历前后,在建立和谐关系、确认患者问题、共同参与、验证感受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将平行病历引入心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实习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病历 心外科手术/护理教学 共情能力 护患沟通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心外科体外循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静 彭素云 《大医生》 2018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心外科体外循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心外科体外循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手术配合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外科 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素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依从率为94.74%,药物治疗依从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和76.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管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心脏手术后临床结果影响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李鑫 张成鑫 +1 位作者 董文鹏 葛圣林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586-59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心脏手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小儿心脏手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在小儿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起至2018年8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减少小儿心脏术后的死亡率(OR=0.65,95%CI:0.22~1.87,P=0.42),急性肾损伤发生率(OR=0.68,95%CI:0.15~2.99,P=0.61)、机械通气时间(SMD=-0.08,95%CI:-0.46~0.30,P=0.68)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SMD=-0.07,95%CI:-0.26~0.12,P=0.45)。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改善小儿心脏手术后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心脏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脏术后重症患者腹胀处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徐燕 李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71-272,285,共3页
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脏术后重症患者腹胀处理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60例的心脏术后重症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中西医... 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脏术后重症患者腹胀处理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60例的心脏术后重症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腹胀程度、及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心脏术后重症腹胀患者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腹胀情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护理 心脏手术 腹胀
下载PDF
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早期并发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莞莹 段静思 +1 位作者 葛圣林 龚倩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3期4759-4763,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早期并发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早期并发症中的评估价值及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40)和无并发症组(n=7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后24 h APACHEⅡ评分,以及两组术后24 h、48 h、72 h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并分析患者术后24 h的PCT、hs-CRP、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并发症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均显著长于无并发症组[(285.6±19.0) min比(239.5±16.0) min,(139.4±9.3) min比(118.4±7.9) min,(84.5±5.7) min比(62.6±4.2) min],术后24 h APACHEⅡ评分高于无并发症组[(22.6±4.3)分比(18.4±2.2)分](P <0.01)。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1),两组不同时点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不同,并发症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血清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 <0.05)。患者血清中的PCT、hs-CRP、NT-proBNP水平均与术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39,P=0.005;r=0.466,P=0.002;r=0.475,P=0.001)。结论检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血清PCT、NT-proBNP、hs-CRP水平,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降钙素原 高敏C反应蛋白 N端脑钠肽前体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灌注流量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洋 葛圣林 +1 位作者 高晴云 葛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92-3794,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流量大小对酸碱度,尿量以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灌注流量。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0例)和低流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_1),体外循环开始(T_2),主动脉阻断5 min(...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流量大小对酸碱度,尿量以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灌注流量。方法选择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0例)和低流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_1),体外循环开始(T_2),主动脉阻断5 min(T_3),恢复温度5 min(T_4),主动脉开放5min(T_5)体外循环结束5 min(T_6)6个时间点的脑氧饱和度数值并记录T_1,T_3,T_4,T_54个时点的乳酸,BE数值及尿量。结果体外循环开始T_2点的脑氧饱和度略低于麻醉诱导后T_1点。T_4点脑氧饱和度略高于T_3点,乳酸值、BE绝对值略低于T_3。T_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T_4点乳酸值、BE绝对值低于T_4点。高流量组在T_3、T_4、T_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低流量组;而乳酸值和BE绝对值低于低流量组。结论高流量组可以增高脑氧饱和度降低血液乳酸,维持平衡的酸碱度,增加肾脏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体外循环 灌注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