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K磷酸化在异烟肼致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瑞雪 鲁桓兵 宋育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建立异烟肼所致的大鼠肝损伤模型,通过研究异烟肼所致肝损伤模型中病理学差异、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变化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差异,探讨AMPK磷酸化在异烟肼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目的建立异烟肼所致的大鼠肝损伤模型,通过研究异烟肼所致肝损伤模型中病理学差异、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变化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差异,探讨AMPK磷酸化在异烟肼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烟肼低剂量组(50 mg/kg)及异烟肼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8只。予以灌胃处理,造模2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的肝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肝脏组织内TG值,观察大鼠的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乙酰辅酶羧化酶(p-ACC)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MPK及p-AMPK、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模型组肝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烟肼高剂量组ALT、AST分别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血清TBIL、DBIL、TBA、TC指标无明显差异。异烟肼高剂量组血清TG及肝组织TG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病理学提示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部分存在点状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高剂量组明显;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大鼠肝脏p-ACC表达减低(P<0.01),Western blot检测提示模型组p-AMPK表达减低,且p-AMPK/AMPK比值明显减低(P<0.01),FAS表达增加(P<0.01)。结论异烟肼通过抑制AMPK磷酸化,激活FAS表达并降低ACC磷酸化水平,引起肝脏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变性,引起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药物性肝损伤 脂肪变性 AMPK 磷酸化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抗结核药物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俞楼 李瑞 +1 位作者 何雪 宋育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4-536,共3页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关系及白藜芦醇对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异烟肼+利福平各50mg·kg^(-1)·d^(-1))、实验组(模型... 目的研究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关系及白藜芦醇对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异烟肼+利福平各50mg·kg^(-1)·d^(-1))、实验组(模型组基础上+白藜芦醇15 mg·kg^(-1)·d^(-1))、对照组(利福平50 mg·kg^(-1)·d^(-1)),每组8只。3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肝生化指标、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肝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肝SIRT1和CHOP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白藜芦醇显著改善血清肝生化指标,降低MDA含量[(1.76±0.32)vs(2.23±0.36)nmol·mg prot(-1)]、增加SOD活性[(85.33±11.52)vs(67.36±12.19)U·mg prot(-1)](均P<0.05),改善肝病理损伤,增加SIRT1表达,减少CHOP表达。结论白藜芦醇改善大鼠肝损伤,可能与其激活SIRT1、减轻氧化应激及抑制CHO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