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砥砺前行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庆连 宋均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52-854,共3页
60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通过不懈努力,建科早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近年来科室在急慢性创面修复、烧伤免疫营养、烧伤脓毒症、休克补液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未来我们一定更加努力为中国烧伤医学事... 60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通过不懈努力,建科早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近年来科室在急慢性创面修复、烧伤免疫营养、烧伤脓毒症、休克补液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未来我们一定更加努力为中国烧伤医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伤口愈合 中西医结合 免疫营养
原文传递
安徽某医院十年间钓鱼致电烧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义 余又新 +2 位作者 宋均辉 王建丰 胡德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某医院十年间钓鱼致电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钓鱼致电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年份及月份、所处地域、致伤电压... 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某医院十年间钓鱼致电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钓鱼致电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年份及月份、所处地域、致伤电压、昏迷情况、受伤至就诊时间、烧伤面积、烧伤程度、烧伤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方式、截肢/截趾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102例电烧伤患者中男性占比最高,达9706%(99/102);年龄12~75岁(平均4222岁),其中30~40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3039%(31/102);尤以2020年烧伤者占比最高,达1765%(18/102),且4~9月为烧伤高发期,占比为6863%(70/102);所在地区中合肥占比最高,达4020%(41/102);3333%(34/102)的患者清楚致伤电压,其中致伤电压在1万V以上的患者比例为6765%(23/34);5490%(56/102)的患者受伤后出现昏迷,其中昏迷1~<10 min者占比最高,达4286%(24/56);伤后1~<6 h就诊者占比最高,达5196%(53/102);烧伤总面积<10%TBSA者占比最高,达6765%(69/102);中度烧伤占比最高,达7353%(75/102);手烧伤占比最高,达9020%(92/102),足烧伤占比次之,达8431%(86/102);发生并发症者占比达3333%(34/102),其中并发感染2549%(26/102)、低血容量性休克1863%(19/102),且感染患者中尤以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最高,达5556%(25/45);采用手术治疗者占比最高,达8627%(88/102),手术治疗者中尤以植皮占比最高,达8864%(78/88);截肢/截趾占比较高,达4608%(47/102);住院时间为1~188 d(平均3365 d),治疗费用为108400~129962518元(平均15586050元);最终治愈7059%(72/102)、好转2451%(25/102)、未愈392%(4/102)、自动放弃治疗098%(1/102)。结论钓鱼致电烧伤患者以30~40岁男性为主,且具有明显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而损伤情况以手部及足部10%TBSA中度烧伤为主,感染率以及应用植皮等手术治疗的截肢/截趾率较高,但生存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 高压电 电烧伤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PCT、IL-6联合PLT检测在烧伤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董振波 王春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联合血小板(PLT)检测在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烧伤... 目的:探索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联合血小板(PLT)检测在大面积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10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烧伤后第3天PLT水平和第7天血清PCT及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PLT联合检测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PLT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935、0.794、0.904.0.961。结论:PCTIL-6、PLT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诊断脓毒症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的效率最佳,对临床早期诊断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脓毒症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策略在救治严重电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志谦 雷磊 +4 位作者 李金虎 高优 孙肇晟 许建允 陈旭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策略在严重电烧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电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分为两组。DCS组对电弧烧伤的深Ⅱ度创面一期磨削痂、移植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Ⅲ~Ⅳ度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策略在严重电烧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电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分为两组。DCS组对电弧烧伤的深Ⅱ度创面一期磨削痂、移植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Ⅲ~Ⅳ度电接触烧伤创切痂后留置VSD敷料,二期再行植皮或皮瓣修复。一期手术组则急诊行清创、切削痂、植皮或皮瓣封闭创面。比较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DCS组手术时间、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一期手术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无差异。结论:应用DCS策略可降低严重电烧伤患者并发症、优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损伤控制 外科手术 VSD敷料 脱细胞异种真皮
下载PDF
多媒体教学在烧伤外科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旭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125-125,128,共2页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已被广泛运用于烧伤外科学的教学中。通过对烧伤外科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多媒体教学的体会,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烧伤外科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已被广泛运用于烧伤外科学的教学中。通过对烧伤外科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多媒体教学的体会,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总结了多媒体技术在烧伤外科学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烧伤外科 教学改革 直观性
下载PDF
2010—2014年烧伤科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天元 徐庆连 蔡晨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76-1779,共4页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线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入住烧伤病房并送检且培养结果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分离细菌542株中,相较革兰阳性菌...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线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入住烧伤病房并送检且培养结果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分离细菌542株中,相较革兰阳性菌(16.6%),革兰阴性菌(83.39%)多见,且革兰阳性菌检出率逐年降低。而经耐药性分析,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首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头孢哌酮/舒巴坦(43.9%)及格兰阳性菌检出率首位的葡萄球菌属中奎奴普丁(1.27%)、复方新诺明(27.85%)和氯霉素(27.85%)敏感性较好外,两菌其余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调查结果显示,烧伤因素和性别(χ^2=24.318,P〈0.001)显著相关;烧伤程度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P〈0.05)。与此同时,菌株来源与病原菌分布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2,P〈0.005),且检出部位前两位均为创面与分泌物。结论 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增加,主要与经验性用药和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病房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不同植皮方式在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中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春华 余又新 +2 位作者 胡德林 徐庆连 梁朝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6-113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皮方式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90例烧伤面积(TBSA)在6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植皮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邮票皮组、meek皮组、微粒皮组,观察3组创面手术后的效果。结果邮票皮片成活率... 目的研究不同植皮方式在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90例烧伤面积(TBSA)在6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植皮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邮票皮组、meek皮组、微粒皮组,观察3组创面手术后的效果。结果邮票皮片成活率最高,meek皮次之,微粒皮最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邮票皮组与meek皮组创面一期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微粒皮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邮票皮组与meek皮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与微粒皮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1%TBSA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康复效果(达到优和良的百分比)比较:各组创面植皮后均可见瘢痕形成,其中meek皮组瘢痕较轻,关节功能恢复好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粒皮组与另两组比较,瘢痕明显,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创面,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植皮方式,meek皮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修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邮票皮 meek 微粒皮 移植
下载PDF
Meek植皮术在小儿重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亚南 胡德林 +2 位作者 方林森 王春华 徐庆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回顾性分析采用Meek植皮法治疗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邮票植皮法治疗的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皮片平均操作时间、手术人数、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皮片融合时间、全身创... 回顾性分析采用Meek植皮法治疗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采用邮票植皮法治疗的21例小儿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皮片平均操作时间、手术人数、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皮片融合时间、全身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痊愈出院时1%烧伤面积治疗费用及术后3~15个月的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节省平均操作时间、提高术后移植皮片成活率、缩短皮片融合时间及全身创面融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等方面均占有优势(P<0.05),术后随访显示,瘢痕挛缩较对照组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大面积烧伤 Meek植皮法 邮票植皮法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兴照 蔡晨 +2 位作者 徐庆连 胡宏 夏正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肠道功能调节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力能对照组(B组)和鱼油治疗组(C组)。复制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A组大鼠经尾静脉注...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肠道功能调节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力能对照组(B组)和鱼油治疗组(C组)。复制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A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B组每天定时经尾静脉注射20%力能中长链脂肪乳2 ml/(kg.d),C组在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与B组等氮等热量的尤文ω-3鱼油脂肪乳2 ml/(kg.d)。分别观察伤前(A组)、伤后(B、C组)1、4、7、10 d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肠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B、C两组在伤后各时相点血清DAO、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伤前(P<0.01);C组血清DAO、TNF-α、IL-6水平较B组降低,在伤后4、7、10 d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B组相比,C组TNF-α活性明显减弱。结论ω-3鱼油脂肪乳降低烧伤后血清DAO水平,改善烧伤后肠黏膜损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ω-3鱼油脂肪乳减轻烧伤后促炎症介质TNF-α、IL-6的释放,抑制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肠黏膜 二胺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永杰 汪昌荣 +1 位作者 方林森 胡德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寻找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 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于伤后 3~ 6d行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 ① 2 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有 2 0例存活 ,其中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 90 %以上者 12例、70 %~... 目的 寻找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 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于伤后 3~ 6d行四肢一次性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 ① 2 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有 2 0例存活 ,其中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 90 %以上者 12例、70 %~ 90 %者 8例。② 5~ 7d后 ,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 ;2周左右 ,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 ,4~ 6周形成痂皮脱落 ,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③随访 2年见愈合后的创面平整、光滑、有弹性。结论 四肢一次性切痂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度烧伤 一次性切痂 四肢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治疗
下载PDF
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手深度烧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2
11
作者 童纪文 李伦兰 +5 位作者 李俊 张银花 柴承志 周贤良 唐利春 胡德林 《安徽医学》 2018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手深度烧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早期治...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手深度烧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仅住院期间由护士行康复治疗,出院后患者在家自行康复,未执行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伤后2周手部创面上皮覆盖百分比及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个月手部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和平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后2周,手部创面上皮覆盖情况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个月,治疗组SI为(6.04±1.38),对照组为(11.27±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为(212.21±29.42)°,对照组为(126.1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是恢复手深度烧伤患者手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 手深度烧伤 手功能
下载PDF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林森 胡德林 +4 位作者 王永杰 余又新 陈旭林 王春华 汪昌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93-795,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性研究我院1993-2002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和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 目的 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性研究我院1993-2002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和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行一次性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和大张异体皮联合移植术,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分次行部分Ⅲ度创面切痂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术。观察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的临床过程,并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①5-7 d,异体皮表皮层出现疱状变性;2周左右,异体真皮出现黑色斑点;4-6周,形成痂皮脱落,其下为新生表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8.8%,明显低于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的62.5%和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切实可行、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微粒皮移植术 烧伤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烧伤患者高氯性三重酸碱失衡的判断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业祥 张载福 +3 位作者 李守生 汪昌荣 陈侠英 王永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44-74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氯性三重酸碱失衡 (TABD)判断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分析烧伤患者发生高氯性TABD的原因与机制。方法①根据电中和原理 ,利用pH、PCO2 、HCO-3 、校正Cl-、AG值和预计代偿公式 ,结合高AG性TABD的判断方法 ,提出了高Cl-性TABD的... 目的 :探讨高氯性三重酸碱失衡 (TABD)判断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分析烧伤患者发生高氯性TABD的原因与机制。方法①根据电中和原理 ,利用pH、PCO2 、HCO-3 、校正Cl-、AG值和预计代偿公式 ,结合高AG性TABD的判断方法 ,提出了高Cl-性TABD的判断法 ,利用该法对 113例严重烧伤病人的 15 4次的同步血气与电解质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浓度。结果 :113例烧伤患者中有 9例为高氯性TABD ,所测定的血浆醛固酮值均高于正常值 ,其均值与正常值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烧伤患者存在有高氯性TABD ,其发生与血浆醛固酮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醛固醇 高氯性三重酸碱失衡 TABD
下载PDF
β-七叶皂甙钠在烧伤早期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旭林 王永杰 +1 位作者 汪昌荣 李守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在烧伤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3月~1999年7月,烧伤总面积≥10%的3~12岁小儿和烧伤总面积≥30%的成人,应用β-七叶皂甙钠且休克期度过平稳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观察清创...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在烧伤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3月~1999年7月,烧伤总面积≥10%的3~12岁小儿和烧伤总面积≥30%的成人,应用β-七叶皂甙钠且休克期度过平稳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观察清创后浅Ⅱ°创面24h完全湿透的纱布层数和肿胀完全消退的时间以及休克期补液量等变化。结果β七叶皂甙钠应用后,创面渗出少,消肿快,休克期第一个24h胶体的补给量减少,而且没有副作用。结论β-七叶皂甙钠具有显著的抗渗出消肿作用,适合于烧伤早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七叶皂甙钠 烧伤 水肿 中药 早期应用
下载PDF
烧伤脓毒症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德林 方林森 汪昌荣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564-566,共3页
关键词 烧伤 脓毒症 发病机制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修复手背IV度烧伤创面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飞 刘晟 +4 位作者 周波 王仁素 王超 王永杰 陈旭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7-1179,共3页
探讨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修复严重手背Ⅳ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收治手部Ⅳ度烧伤患者9例,其中电烧伤6例,热压伤3例.手背创面清创后采用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修复.结果显示:8例术后皮瓣完全成活,颜色和弹性与受区较匹配,无臃肿和畸形,1例术后... 探讨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修复严重手背Ⅳ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收治手部Ⅳ度烧伤患者9例,其中电烧伤6例,热压伤3例.手背创面清创后采用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修复.结果显示:8例术后皮瓣完全成活,颜色和弹性与受区较匹配,无臃肿和畸形,1例术后由于皮瓣下感染,皮瓣部分坏死,创面经换药引流后移植中厚皮修复.随访6 ~ 12个月,手部功能良好,外观满意.薄型腹壁手套样皮瓣,皮下脂肪组织较少,厚度较薄,一次成型,是修复严重手背烧伤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皮瓣 Ⅳ度烧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严重电烧伤创面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林森 胡德林 +3 位作者 余又新 王春华 赵浩东 童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总结严重电烧伤早期创面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电烧伤患者132例,162处电烧伤创面,剔除16例肢体坏死截肢外,观察其余146处创面早期扩创Ⅰ期皮瓣、肌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46处电烧伤创面全部治愈,手术后皮瓣、... 目的总结严重电烧伤早期创面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严重电烧伤患者132例,162处电烧伤创面,剔除16例肢体坏死截肢外,观察其余146处创面早期扩创Ⅰ期皮瓣、肌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146处电烧伤创面全部治愈,手术后皮瓣、肌皮瓣Ⅰ期愈合率96.4%。结论早期清创Ⅰ期皮瓣、肌皮瓣修复严重电烧伤创面是一种理想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恢复电烧伤部位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电/外科学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林森 胡德林 +3 位作者 余又新 王春华 赵浩东 童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观察:①通气前及通气后1 h、1 d、3 d、7 d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分别观察:①通气前及通气后1 h、1 d、3 d、7 d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②2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22例患者行保护性机械通气后,机体的缺氧情况有效改善,SPO2、PaO2通气后1 h即恢复正常,与通气前相比,HR通气后明显下降(P<0.05);通气前过度通气致PaCO2低于正常,保护性机械通气后PaCO2略高于正常,但CVP在通气前后无明显变化。②22例患者经保护性机械通气后缺氧情况改善,因经济原因好转后出院2例,后期因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死亡2例,其余1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好转率90.91%;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呼吸机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保护性机械通气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缺氧,并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呼吸 人工 通气机 机械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德林 方林森 +2 位作者 汪昌荣 余又新 王春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 6 8例 ,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EGF治疗组 ,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 ,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 目的 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 6 8例 ,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EGF治疗组 ,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 ,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 ,其它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比较 ,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烧伤 慢性溃疡 创面愈合
下载PDF
早期综合治疗在重度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德林 方林森 +2 位作者 余又新 王春华 徐庆连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1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在重度烧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70%TBSA、Ⅲ度烧伤面积≥30%)20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早期有效充分液体复苏、经肠道营养和早期大面积切削痂有效覆盖创...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在重度烧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70%TBSA、Ⅲ度烧伤面积≥30%)20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早期有效充分液体复苏、经肠道营养和早期大面积切削痂有效覆盖创面的综合治疗方案;2009年前住院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1次手术创面修复情况和手术次数、第1次手术前后TPR和ALB变化、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次手术植皮覆盖创面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浆总蛋白(TPR)、清蛋白(ALB)下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PR、ALB术后明显下降,分别与手术前及治疗组术后相比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去死亡患者,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治疗是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能缩短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早期综合治疗 手术次数 TPR ALB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