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孢素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敏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环孢素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选择作用于T细胞,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治疗银屑病。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坏疽性脓皮病、大疱病、扁平苔藓、慢性荨麻疹及一些结...
环孢素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选择作用于T细胞,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治疗银屑病。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坏疽性脓皮病、大疱病、扁平苔藓、慢性荨麻疹及一些结缔组织疾病。过去许多皮肤科医生因其毒副作用而很少用于临床。近年来环孢素用于某些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发现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概述近年来使用环孢素治疗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结果及治疗时一些参考指导原则,以期进一步指导皮肤科医师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免疫
环孢菌素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治疗白癜风进展
2
作者
汪锐
蔡新颖
肖风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2-376,共5页
白癜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其主要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黑素细胞数量或功能的下降。多项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IL-21、IL-33、磷酸二酯酶...
白癜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其主要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黑素细胞数量或功能的下降。多项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IL-21、IL-33、磷酸二酯酶(PDE)-4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相互作用,促进了特异性CD8^(+)T细胞定位及杀伤黑素细胞,其中IFN-γ/趋化因子配体(CXCL)10轴被证明在疾病进展上发挥重要作用。针对IFN-γ/CXCL10轴的Janus激酶(JAK)抑制剂以及PDE-4抑制剂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证实;但TNF-α和IL-17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尚不明确;基础研究表明IL-10对黑素细胞有保护作用;此外,针对其他靶点的治疗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了白癜风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对目前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白癜风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生物制剂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高敏
林达
+3 位作者
李卉
王培光
刘盛秀
杨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男性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并对近10年来中国学者报道的20例患者做一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男性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并对近10年来中国学者报道的20例患者做一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其次为躯干、四肢,掌跖部位受累少见;除2例艾滋病患者外,其他患者未伴发任何其他疾病;15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不升高,比例为3:1。结论 EPF发病以男性为主,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升高或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角层下脓疱病3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范星
杨森
+6 位作者
林达
崔勇
张鹏
殷冠普
李卉
王再兴
张学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例角层下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10例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3例患者中,男3例,女10例...
目的探讨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例角层下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10例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3例患者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4.9±18.8)岁,平均病程5年,多在中年发病,病程慢性;无明显相关的伴发疾病,大部分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在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表现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但不侵犯头面部与黏膜部位,皮疹表现无显著差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治疗手段有多种,总体预后良好。结论角层下脓疱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易误诊,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及皱褶部位;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病理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多种治疗手段均可获得缓解,光疗法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层下脓疱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疹性黄瘤并发高脂蛋白血症Ⅴ型1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文正
王培光
+2 位作者
林达
李卉
杨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患者男,35岁。因躯干和双上肢皮疹伴轻度瘙痒4年,加重1年于2009年2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平素喜好甜食及酗酒,否认患有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其他内脏疾病和长期用药史。患者父母及其家族成员无类似疾患。
关键词
发疹性黄瘤
高脂蛋白血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孢素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敏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年第5期279-282,共4页
文摘
环孢素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选择作用于T细胞,199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治疗银屑病。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坏疽性脓皮病、大疱病、扁平苔藓、慢性荨麻疹及一些结缔组织疾病。过去许多皮肤科医生因其毒副作用而很少用于临床。近年来环孢素用于某些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发现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概述近年来使用环孢素治疗免疫性皮肤病的研究结果及治疗时一些参考指导原则,以期进一步指导皮肤科医师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
皮肤疾病
免疫
环孢菌素
Keywords
Skin diseases
Immunity
Cyclosporine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制剂治疗白癜风进展
2
作者
汪锐
蔡新颖
肖风丽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2-376,共5页
文摘
白癜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其主要机制为各种原因导致黑素细胞数量或功能的下降。多项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IL-21、IL-33、磷酸二酯酶(PDE)-4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相互作用,促进了特异性CD8^(+)T细胞定位及杀伤黑素细胞,其中IFN-γ/趋化因子配体(CXCL)10轴被证明在疾病进展上发挥重要作用。针对IFN-γ/CXCL10轴的Janus激酶(JAK)抑制剂以及PDE-4抑制剂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证实;但TNF-α和IL-17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尚不明确;基础研究表明IL-10对黑素细胞有保护作用;此外,针对其他靶点的治疗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了白癜风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对目前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白癜风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白癜风
生物制剂
靶向治疗
分类号
R758.4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高敏
林达
李卉
王培光
刘盛秀
杨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男性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并对近10年来中国学者报道的20例患者做一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例;发病年龄为20~50岁的中青年人群;发病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其次为躯干、四肢,掌跖部位受累少见;除2例艾滋病患者外,其他患者未伴发任何其他疾病;15例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5例不升高,比例为3:1。结论 EPF发病以男性为主,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升高或不升高。
关键词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临床分析
Keywords
Eosinophilic Pustular Folliculitis
Cli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75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角层下脓疱病3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范星
杨森
林达
崔勇
张鹏
殷冠普
李卉
王再兴
张学军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2-36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集的3例角层下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详细报道,并将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发表的10例中国人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角层下脓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13例患者中,男3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34.9±18.8)岁,平均病程5年,多在中年发病,病程慢性;无明显相关的伴发疾病,大部分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疼痛症状,少数患者在病程中伴有发热;皮损表现有泛发性和局限性,但不侵犯头面部与黏膜部位,皮疹表现无显著差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治疗手段有多种,总体预后良好。结论角层下脓疱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易误诊,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皮损多分布于躯干及皱褶部位;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病理检查及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多种治疗手段均可获得缓解,光疗法为目前使用较多的新疗法。
关键词
角层下脓疱病
Keywords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
分类号
R758.6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疹性黄瘤并发高脂蛋白血症Ⅴ型1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叶文正
王培光
林达
李卉
杨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文摘
患者男,35岁。因躯干和双上肢皮疹伴轻度瘙痒4年,加重1年于2009年2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平素喜好甜食及酗酒,否认患有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其他内脏疾病和长期用药史。患者父母及其家族成员无类似疾患。
关键词
发疹性黄瘤
高脂蛋白血症
分类号
R758.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孢素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进展
高敏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3
原文传递
2
生物制剂治疗白癜风进展
汪锐
蔡新颖
肖风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及临床分析
高敏
林达
李卉
王培光
刘盛秀
杨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角层下脓疱病3例及文献分析
范星
杨森
林达
崔勇
张鹏
殷冠普
李卉
王再兴
张学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发疹性黄瘤并发高脂蛋白血症Ⅴ型1例
叶文正
王培光
林达
李卉
杨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