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效荣 裴翀 李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004-4007,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相关性疾病,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痴呆患者的发生率。随着OSAHS患者发生率的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发病机制的重视,目前主要认为与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和白天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相关性疾病,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痴呆患者的发生率。随着OSAHS患者发生率的增加,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发病机制的重视,目前主要认为与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和白天嗜睡、生化标记物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而缺氧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神经认知量表与近年来新出现的事件相关电位和神经影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这类患者。因此,早期积极治疗可缓解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而药物莫非达尼对改善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个性化的行为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月 耿蓄芳 +1 位作者 裴翀 李秀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行为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影响。方法 65例OSAHS患者通过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和PSG检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制定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行为干预计划,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包括体质量、体... 目的探讨个性化的行为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影响。方法 65例OSAHS患者通过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和PSG检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制定出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行为干预计划,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颈围、主观症状及PSG检查的主要指标。结果通过个性化的行为干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颈围、主观症状及PSG检查的主要指标均较前有明显改善。结论个性化的行为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干预 个性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与睡眠分期关系及不同治疗方法干预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丁震 李秀 +4 位作者 王同 刘菲菲 吴祖凤 张春美 陈若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与睡眠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7例夜间存在不同程度SaO2下降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2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5例),观...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低氧血症患者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与睡眠分期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7例夜间存在不同程度SaO2下降的COPD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无创通气治疗(12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1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生理指标。结果夜间低氧程度在深度睡眠期(3期、4期及REM期)为甚,同时伴有心率加快及血压上升(较1期、2期睡眠,P<0.05);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夜间低氧,持续低流量吸氧亦有改善,但对白天即有低氧血症患者疗效差(与无创通气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存在夜间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需要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以改善夜间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治疗 睡眠期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及相关预测因素 被引量:11
4
作者 裴翀 丁震 李秀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8期1240-1242,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部分COPD患者在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其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但由于这部分患者白天并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夜间低氧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部分COPD患者在发展为呼吸衰竭之前,其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但由于这部分患者白天并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夜间低氧血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往往被忽视。夜间低氧血症会影响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诱发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低氧血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 预测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夜间血氧饱和度 气流受限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在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耿蓄芳 邓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4-937,共4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对COPD稳定期的患者实施肺康复,评价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本研究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对COPD稳定期的患者实施肺康复,评价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家庭成员纳入康复计划中,出院后进行跟踪访视。出院前和出院6个月对患者行6分钟步行实验(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呼吸困难评分(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mMRC)和Borg主观疲劳程度量表(Borg)、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和ADL。结果:实验组出院前和出院6个月的6MWD[(332.64±40.53)m vs(350.72±48.88)m]、mMRC[(2.33±0.86)分vs(1.14±0.83)分]、Brog[(2.42±1.03)分vs(1.19±1.17)分]、CAT[(20.17±4.29)分vs(16.27±4.87)分]和ADL[(87.50±10.99)分vs(94.31±7.19)分]比较,出院6个月较出院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前和出院6个月的6MWD[(331.36±60.94)分vs(340.86±72.59)分]、mMRC[(2.47±0.91)分vs(1.94±1.04)分]、Brog[(2.72±0.95)分vs(2.32±1.12)分]、CAT[(19.94±3.16)分vs(17.39±4.05)分]和ADL[(80.56±16.25)分vs(83.47±16.68)分]比较,出院6个月较出院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各评价指标差值比较分别为6MWD是[(18.06±15.96)m vs(9.50±18.52)m]、mMRC是[(1.19±0.58)分vs-(0.53±0.61)分]、Brog是[(2.72±0.95)分vs-(0.40±0.68)分]、CAT是[-(3.89±2.73)分vs-(2.56±1.80)分]和ADL是[(6.81±7.67)分vs(2.92±6.02)分],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活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以家庭为单位 康复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相关预测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裴翀 丁震 +1 位作者 张月 李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方法分析和比较28例COP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的肺功能、白天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结果 COPD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睡眠时低氧血症发生的可预测因素。方法分析和比较28例COPD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的肺功能、白天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结果 COPD患者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OPD患者睡眠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90)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日间SaO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绝对值与夜间MSaO2相关(r值依次0.704、0.435,P<0.01)。建立了夜间血氧水平的预测公式:MSaO2(%)=0.536×日间SaO2(%)+2.35×FEV1绝对值(L)+38.805。日间SaO2、FEV1绝对值与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分布有关。结论 COPD患者睡眠时血氧饱和度较正常人出现明显下降,此时的血氧水平和分布可以通过日间SaO2、FEV1绝对值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氧血症
下载PDF
血嗜酸性粒细胞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药物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翠丽 张晓丰 李秀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药物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182例稳定期COPD病人,记录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 目的探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药物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182例稳定期COPD病人,记录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填写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及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血EOS%是否≥2%及吸入药物种类将病人分为A1组(EOS≥2%、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ICS/LABA))、A2组(EOS≥2%、规律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LAMA)、B1组(EOS<2%、规律吸入ICS/LABA)及B2组(EOS<2%、规律吸入LAMA)。随访1年后重新测定FEV1/FVC%、CAT及随访1年期间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CAT: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A2、B1、B2组CAT分别为(11.69±2.28)、(13.47±2.67)、(13.14±2.09)、(12.54±1.44)分,A2、B1组分别与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1组分别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AT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FEV1/FVC%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3.06±1.30)、(3.25±1.39)、2(1,2)、2(1,2)次: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1,2)、(2.03±0.95)、1(1,1)、1(1,1)次:A1组、B2组分别于与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2组分别与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EOS%与FeNO呈正相关(rs=0.823,P<0.05)。结论吸入ICS/LABA对EOS升高的COPD病人疗效较好,EOS可用于预测COPD病人急性加重风险,指导COPD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嗜酸性粒细胞 糖皮质激素类 用力呼气量 肺活量 一氧化氮 噻托溴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