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地区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学病因分析
1
作者 宁玲 刘贞君 +7 位作者 李伟 刘雯 李卫 张振华 方卫东 高有方 郑晓玮 李磊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病理学病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安徽地区7所医院收治的139例胆汁淤积起病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肝穿刺病理结果,对观察指标进行统...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病理学病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11月安徽地区7所医院收治的139例胆汁淤积起病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肝穿刺病理结果,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探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病理析因的主要分布情况及肝脏穿刺的诊断价值。结果:139例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中女性105例,男性34例,平均年龄(50.2±11.5)岁。所有患者全部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最后明确诊断121例(87.1%),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85例(61.2%),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56例(40.3%),自身免疫性肝炎15例(10.8%),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1例(7.9%);药物性肝损伤21例(15.1%);代谢性脂肪性肝病5例(3.6%);胆管消失综合征2例(1.4%),病因暂不明确18例(12.9%)。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明显偏高[291.0(225.0,387.0)U/mL比236.0(181.0,293.5)U/mL,P=0.002]。结论:胆汁淤积起病的不明原因肝损害以女性居多,疾病谱分布主要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其次为药物性肝损伤。ALP水平可能可以帮助鉴别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自身免疫学肝病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 肝脏病理
下载PDF
《多学科专家声明:HCV相关性肝外表现患者诊断指南》摘译 被引量:1
2
作者 金蕾 李晶晶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263-2267,共5页
HCV具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和多种肝外表现(HCV extra-hepatic disorders,HCVEHDs)。HCV-EHDs一方面与HC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慢性HCV感染可造成循环免疫复... HCV具有嗜肝细胞和嗜淋巴细胞特性,可引起慢性肝损伤和多种肝外表现(HCV extra-hepatic disorders,HCVEHDs)。HCV-EHDs一方面与HCV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导致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慢性HCV感染可造成循环免疫复合物聚集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冷球蛋白血症 干燥综合征 内分泌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诊疗准则
下载PDF
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肝细胞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关键通路和基因作用研究
3
作者 徐思洁 秦浩 张振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进展过程中功能富集通路和关键基因表达。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HBV感染不同阶段和正常对照肝脏转录组数据,构建基因网络并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基因分类为不同的模块,对相关模块中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发生进展过程中功能富集通路和关键基因表达。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HBV感染不同阶段和正常对照肝脏转录组数据,构建基因网络并使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将基因分类为不同的模块,对相关模块中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GEO数据集进一步验证重要基因水平。结果共6145个组间差异基因参与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被分为9个模块,进一步描绘了从肝脏早期病变到肿瘤的进化轨迹,从正常组织到癌组织过程中的细胞增殖、DNA损伤修复和细胞衰老相关通路线性激活;随疾病进展,脂质代谢和凝血等肝脏功能相关通路逐渐受到抑制;在肿瘤发生前,慢性炎症期免疫相关通路被激活,后期逐渐趋向于抑制状态;共鉴定出3个重要衰老相关基因,即CCNA2、UBE2C和ANAPC1,并在外部数据集验证了这3个基因水平变化;进一步分析显示上述3个基因水平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初步确定了肝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潜在途径和重要参与基因,为诊断和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基因集富集分析 癌发生机制
下载PDF
eIF2B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齐文月 周大臣 +3 位作者 张振华 夏国美 陈伟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9-805,共7页
目的探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B1(eIF2B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标本库中743例HC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随访,筛选出91例具有完整随访信息的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HCC患者,选择其术后肿瘤组织,同... 目的探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B1(eIF2B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标本库中743例HC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随访,筛选出91例具有完整随访信息的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HCC患者,选择其术后肿瘤组织,同时留取距肿物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制作为组织芯片,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使用Image J分析组织芯片染色的阳性细胞比例及Western blot结果的灰度值,通过R4.0.5软件对纳入患者的临床数据和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相对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eIF2B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效果更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HepG2细胞比较,eIF2B1在HepG2.2.15细胞中表达更强,HCC组织中eIF2B1的表达与肿瘤数目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IF2B1的表达是HBV-DNA阳性患者总体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28,P=0.018)。结论在HBV相关的HCC组织中,eIF2B1的表达显著增强且与HBV DNA阳性的患者的整体生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eIF2B1 EIF2Α 蛋白质翻译 预后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APRI和FIB-4指数模型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代倩 李晶晶 +3 位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和FIB-4指数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5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并于穿刺当日检测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 ouch)检测肝脏硬度(LSM),根据临床指标分别得出APRI和FIB-4指数结果。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LSM、APRI及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的预测价值,并将APRI、FIB-4指数分别与LSM值联合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纤维化程度,并利用联合法计算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LSM值(rs=0.622,P<0.001)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明显高于APRI及FIB-4指数。在265例患者中,FibroT ouch在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AUC分别为0.810、0.881、0.961,明显高于APRI和FIB-4相应的ROC曲线下面积。据ROC曲线得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严重肝纤维化(≥S3)、肝硬化(S=4)的FibroT ouch、APRI和FIB-4各自截断值,得出在肝纤维化各分期的诊断中,FibroT ouch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于APRI、FIB-4。同时将FibroT ouch分别与APRI、FIB-4联合诊断,并联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其与APRI并联时其敏感度可达到91.11%以上,与FIB-4并联时敏感度亦可明显上升。而串联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其中FibroT ouch与APRI串联时其特异度可达94.42%以上。结论 FibroT ouch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APRI及FIB-4。APRI、FIB-4与FibroT ouch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FibroT ouch、APRI、FIB-4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FIB-4 APRI 肝纤维化 无创诊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魏艳艳 邹桂舟 +3 位作者 叶珺 郜玉峰 夏国美 李芳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679-682,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确诊为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AIDS患者104例,共发生机会性感染约162次,其中以呼吸道和消... 目的总结和分析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确诊为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AIDS患者104例,共发生机会性感染约162次,其中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受累最多见,病原菌主要类型为细菌、真菌、结核杆菌、巨细胞病毒和卡氏肺孢子虫多见。结论AIDS并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系统,且与CD4+T细胞数值相关。肺部感染常以混合感染为主,其中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巨细胞病毒和结核杆菌为最常见机会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T 细胞 机会性感染 肺部感染
下载PDF
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动态监测价值 被引量:12
7
作者 鲍腾 胡庆刚 +2 位作者 叶珺 陶奔 郜玉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7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状态分为HBeAg阳性慢... 目的探讨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7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状态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阳性CHB组,n=356)、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CHB组,n=264)、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LC-C组,n=116)、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LC-D组,n=201)、原发性肝癌组(PLC组,n=170),比较不同临床阶段患者之间HBsAg表达水平的差异及HBsAg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PLC组之间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45、86.26,P值均<0.001)。502例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HBV DNA水平均高于605例HBeAg阴性患者(t值分别为16.67、16.22,P值均<0.001)。HBeAg阳性值均CHB、LC-C、LC-D和PLC 4组间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92、27.38,P值均<0.001);HBeAg阴性的CHB、LC-C、LC-D和PLC 4组间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4、4.10,P值均<0.05)。不同HBsAg水平(<1000 IU/ml、1000~20 000 IU/ml、>20 000 IU/ml)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1,P<0.001)。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4、0.501、0.320、0.432,P值均<0.001)。结论 HBsAg定量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逐步降低,且HBsAg与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动态监测HBsAg变化有助于发现HBV感染后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病毒载量
下载PDF
FibroTouch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戴雯 代倩 +3 位作者 李晶晶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探讨Fibro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187例,所有患者经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血清学指标,以... 目的探讨FibroTouch瞬时弹性检测仪无创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肝穿刺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187例,所有患者经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同时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血清学指标,以肝穿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肝脏硬度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LSM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678,P<0.01)。LSM与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水平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在不排除ALT≥2×正常值上限(ULN)的病例组中,FibroTouch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期、严重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15、0.884、0.920;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55、10.15、15.25 k Pa;灵敏度分别是79.2%、83.3%、90.5%;特异度分别为74.7%、87.2%、89.2%;符合率分别为77.0%、86.1%、89.3%。在ALT<2×ULN的病例组中,FibroTouch诊断慢性HBV感染者显著肝纤维化期、严重肝纤维化期和肝硬化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全部患者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FibroTouch瞬时弹性成像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成像 无创诊断
下载PDF
PLT/GGT比值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庆刚 王殷秋 +3 位作者 郜玉峰 叶珺 李芳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PLT/GGT)比值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并与FIB-4、APRI经典无创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41例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PLT、... 目的探讨血小板/谷氨酰转肽酶(PLT/GGT)比值无创诊断慢性HBV感染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并与FIB-4、APRI经典无创预测模型进行比较。方法收集641例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的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PLT、GGT、PLT/GGT、APRI和FIB-4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白蛋白、HBV DNA、PLT水平和PLT/GGT比值逐渐降低,而年龄、GGT、球蛋白水平和APRI、FIB-4指数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PLT/GGT比值的Spearman分析显示两组呈显著负相关性(r_s=-0.475,P<0.05),相关性高于APRI和FIB-4。PLT/GGT比值以4.996为截断值,无创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5.4%和64.8%;以4.707为截断值,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1.4%和75.5%;以4.090为截断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1.3%和80.8%。结论PLT/GGT比值是非常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慢性HBV感染患者避免肝穿刺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T/GGT比值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穿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HBsAg水平对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晶晶 代倩 +3 位作者 马双双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HBsAg水平、瞬时弹性成像两个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索其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BsAg水平逐渐降低,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性(r_s=-0.37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肝脏硬度测量值(LSM)等因素中,HBsAg为HBeAg阳性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敏感度(SN)为89.50%,特异度(SP)为57.20%。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87,SN为83.6%,SP为68.3%,阳性预测值(PPV)为38.10%,阴性预测值(NPV)为94.91%。将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HBsAg联合诊断严重肝纤维化较单独诊断相比,串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P提升为86.43%,PPV提升为56.27%;并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N提高至98.34%,NPV提高至99.0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_s=0.223,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sAg不是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与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严重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瞬时弹性成像 肝脏纤维化
下载PDF
MANF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高峰 郜玉峰 +3 位作者 叶娇娇 姜同翠 沈玉君 沈玉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 ITRAQ)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穿刺组织中...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 ITRAQ)蛋白质组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穿刺组织中MAN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脏炎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正常对照( NC)、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CHB)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 LC)外周血白细胞中MANF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ANF蛋白主要在肝细胞质中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程度加重而升高。 NC 组、ASC 组和 CHB 组分别与LC组比较,MANF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MANF mRNA 的表达水平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5×10^6 IU/L、(1.5×10^6-2.0×10^7) IU/L和〉2.0×10^7 IU/L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胆红素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MANF 蛋白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临床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F 内质网应激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萍 李旭 +2 位作者 苏菲 李娜 郜玉峰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HBeAg阴性组148例和阳性组1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的关系。结果 148例HBeAg阴性乙型...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HBeAg阴性组148例和阳性组1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的关系。结果 148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7例(72.3%),其均值为(5.4±1.3)log10copies.ml-1,血清ALT水平为49(129.0)IU.L-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肝硬化比例为51.4%(55/107)。121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118例(97.5%),其均值为(6.8±1.2)log10copies.ml-1,ALT水平为105(139.5)IU.L-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肝硬化比例为13.6%(16/118)。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和ALT水平HBeAg阳性组高于HBeAg阴性组(P<0.01)。ALT水平在HBeAg阴性伴HBV DNA阳性组与HBeAg阳性伴HBV DNA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43,P=0.15>0.05)。肝硬化在HBeAg阴性伴HBV DNA阳性组所占比例最高。HBeAg阴性组较HBeAg阳性组患者的年龄较大(t=7.046,P<0.01)。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偏大,肝硬化比例偏高,尤其是HBV DNA阳性者,肝脏炎性损伤程度与HBeAg阳性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阴性 乙型肝炎 HBV DNA 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魏艳艳 邹桂舟 +5 位作者 叶珺 郜玉峰 夏国美 李芳 金蕾 魏峰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通过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预测重症患者预后。方法对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病程中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t检验和Sp...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通过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预测重症患者预后。方法对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病程中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t检验和Spearman分析发现危重症及死亡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多在5~7月份发病,17.39%患者有明确蜱叮咬史。1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寒战、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纳差、腹泻、恶心、呕吐和头痛及咳嗽咳痰等。体征主要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阳性。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常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害、出血倾向及肺部重症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重症患者需加强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和病情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血小板减少 疾病特征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HBVDNA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夏国美 李旭 +4 位作者 叶珺 郜玉峰 李芳 魏艳艳 邹桂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2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对丙氨酸转氨酶(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血清HBsAg定量、HBVDNA、ALT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4例ALT≤2 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穿刺病理结果,根据不同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G)分为两组,G1组(0≤... 目的对丙氨酸转氨酶(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血清HBsAg定量、HBVDNA、ALT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4例ALT≤2 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穿刺病理结果,根据不同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G)分为两组,G1组(0≤G<2)和G2组(2≤G≤4),根据不同纤维化分期(S)亦分成2组,S1组(0≤S<2)和S2组(2≤S≤4),根据不同ALT水平分为2组,A1组(ALT≤40 U/L)和A2组(40 U/L<ALT≤80 U/L),入选病例均检测血清HBVDNA水平,HBsAg定量,ALT,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G1组和G2组患者血清lgHBsAg定量中位数分别是3.32(0.68,5.33)IU/ml和2.52(1.45,3.94)I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lgHBVDNA定量水平均数分别是(5.46±2.03)copies/ml和(5.09±1.97)copies/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和S2组患者血清lgHBsAg定量分别是3.58(0.68,5.33)IU/ml和2.57(1.45,4.87)I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和S2组患者lgHBVDNA定量分别是6.08(3.0,9.32)copies/ml和4.87(3.0,8.65)copies/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慢性HBV感染者间的lgHBsAg定量可能存在差异,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sAg定量水平可能较低,同样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VDNA水平可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肝炎 慢性 乙肝病毒载量 乙肝表面抗原 定量 丙氨酸转氨酶 病理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吕峰 郜玉峰 +3 位作者 饶建国 张唯 邹桂舟 李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798-2804,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1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five markers of hepatitis Bvirus,HBV-M)测定,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of hepatitis B virus,HBV DNA)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综合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男性156例,女性31例,男性比例高于女性(5.03∶1)(P<0.05),而4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87.83%).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HBV感染的主要模式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 g)、乙型肝炎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 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 b)阳性,HBV DNA阳性率为75.31%,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HBV DNA阳性率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的对数均值为4.73 log10IU/m L±1.26 log10IU/m L,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HBV DNA的对数均值5.47 log10IU/m L±1.35 log10IU/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40-60岁、>60岁三年龄段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球蛋白(globulin,GLB)、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年龄>40岁,HBe Ab阳性,HBV D N A低水平复制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注意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排查.联合检测GGT、ALP和AFP 3项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位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季 詹韵韵 +2 位作者 郜玉峰 彭梅 姜凡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造影术对肝癌实时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肝癌病人,对比观察应用常规彩超引导的51个病灶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实时引导下的59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造影术对肝癌实时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110例肝癌病人,对比观察应用常规彩超引导的51个病灶和超声造影技术(CEUS)实时引导下的59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110例肝癌病灶超声实时引导下的RFA均成功,无术后出血、肝脓肿、胆漏、针道转移、皮肤灼伤等并发症。以术后1个月行肝脏增强CT为检查标准,常规超声引导下的51个病灶一次性完全消融36个,完全消融率达70.6%,超声造影引导下的59个病灶完全消融54个,完全消融率达91.5%,两种引导方法的病灶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造影引导方法是疗效的保护性因素,OR(95%CI):5.051(1.619~15.757),P=0.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的RFA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超声引导的R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 彩色超声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GRP78、CHOP和XBP1 mRNA水平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高峰 郜玉峰 +3 位作者 叶娇娇 姜同翠 沈玉君 沈玉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X盒结合蛋白l(XBP1)m RNA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0例正常人(NC)、4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X盒结合蛋白l(XBP1)m RNA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0例正常人(NC)、43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4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和35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P78、CHOP和XBP1 m RNA水平,分析其与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C、CHB、LC和HC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RP78 m RNA水平和XBP1 m RNA水平分别为(0.58±0.53)和(0.76±0.57)、(0.59±0.67)和(0.50±0.64)、(1.07±1.09)和(1.44±1.00)和(1.17±1.69)和(0.90±1.33),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0.01±0.61)和(0.01±0.97),P〈0.01和P〈0.05];在HBs Ag〈1500IU/ml、1500-20000IU/ml和〉20000IU/ml组患者,GRP78 m RNA水平分别为(0.48±0.59)、(0.76±0.56)和(0.74±0.56),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水平为1×10^3-10^5copies/ml组XBP1 m RNA水平为(0.86±1.13),显著低于HBV DNA〉1×105copies/ml组[(1.44±1.31),P〈0.05];在不同转氨酶水平间、HBe Ag阳性与阴性组间和胆红素正常与升高组间,以上三种基因m R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可能与慢性HBV感染后的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糖调节蛋白78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X盒结合蛋白l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汤磊 彭蕾 +2 位作者 郜玉峰 叶珺 邹桂舟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12例肝硬化患者和7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12例肝硬化患者和7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肝硬化患者中38例消化道出血者与74例无出血者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与78例健康对照组比较,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PLT显著下降(P=0.0062),而PT、APTT显著延长(P=0093、P=0.0088);肝硬化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的PLT、PT、APTT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98、P=0.048、P=0.016)。结论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指标对肝硬化患者出血倾向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凝血指标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Forns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饶建国 郜玉峰 +3 位作者 叶珺 魏艳艳 李芳 邹桂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18-1824,共7页
目的:探讨Forns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36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穿刺当天患者的肝功能、HBV五项指标、HBV DNA和血常规等指标,根据Forns计... 目的:探讨Forns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36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穿刺当天患者的肝功能、HBV五项指标、HBV DNA和血常规等指标,根据Forns计算公式得出F o r n s值,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Forns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严重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白蛋白、HBV DNA水平、胆固醇和血小板逐渐降低;而年龄、谷氨酰转肽酶、球蛋白、谷草转氨酶水平和Forns指数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F o r n s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性(r=0.451,P<0.001).Forns指数以4.873为截断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灵敏度68.7%,特异度70.3%;以5.432为截断值,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70.2%,特异度71.8%;以6.289分值为截断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76.7%,特异度81.1%.结论:Forns指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慢性HBV感染患者避免肝穿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ns指数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穿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的频数与炎症反应负相关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浩 管世鹤 +6 位作者 杨凯 叶珺 晏开力 潘颖 吴园园 王爱华 孙蓓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7-1390,1395,共5页
目的分析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频数以及与患者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 目的分析CD14^+HLA-DR^(-/low)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频数以及与患者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同时对9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穿组织分别进行生化特征、病毒载量和病理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为(6.03±0.09)%,明显高于20名健康体检者的频数(1.87±0.05)%,且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显著高于HBe 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呈负相关,而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14^+HLA-DR-/lowMDSC的频数随着肝脏炎症分级增高而逐步降低,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并无明显关系。结论 CD14^+HLA-DR-/lowMDSC频数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反应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髓源性抑制细胞 生化特征 肝脏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