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昀 孙伟 +4 位作者 刘昂 曹利军 陈虎 单南冰 赵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病人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NCP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0岁组(137例)和≥60岁组(18例)。对两...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病人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NCP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0岁组(137例)和≥60岁组(18例)。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干预措施等进行比较。结果按照NCP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临床分型,≥60岁组重型、危重型NCP所占比例显著更大(P=0.011)。≥60岁组合并高血压(P=0.000)及糖尿病比例(P=0.001)均明显高于<60岁组。≥60岁组出现症状距确诊的时间较<60岁组显著更长(P=0.004)且主诉“胸闷”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P=0.028)。入院实验室检查中,≥60岁组白细胞(WBC)计数比<60岁组显著更高(P=0.005),而淋巴细胞计数显著更低(P=0.000)。≥60岁组和<60岁组抗病毒治疗至核酸转阴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97)。≥60岁组和<60岁组使用糖皮质激素(P=0.100)和丙种球蛋白(P=0.559)所占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60岁组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比例显著更高(P=0.012)。结论≥60岁NCP病人合并基础疾病更多,容易发展为重型。应加强对老年NCP病人病情观察。氧合指数降低的NCP病人,尤其老年病人应及早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可能有助于避免发展为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氧合指数 胸闷 高血压 糖尿病
下载PDF
16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重症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昀 孙伟 +5 位作者 叶珺 余维丽 陈虎 单南冰 赵卉 韩明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1-907,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发现潜在重症病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日因诊断新冠肺炎收治于安徽省两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68例病例资料的临床特...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发现潜在重症病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日因诊断新冠肺炎收治于安徽省两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治疗的168例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分型标准,将其中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归为轻症组(n=137),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归为重症组(n=31)。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指标等进行比较;先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6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73例,年龄(42.6±15.8)岁。轻症组年龄小于重症组[(40.5±15.5)岁vs(51.6±14.1)岁,P<0.01]。重症组合并高血压(29.0%vs 10.9%,P=0.045)、糖尿病(25.8%vs 2.2%,P=0.005)以及同时有2种以上基础疾病者比例(29.0%vs 4.4%,P=0.006)均明显高于轻症组。重症组中初诊就诊于二级以下医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且出现症状距确诊的时间更长[(8.00±3.27)d vs(6.49±3.90)d,P=0.048]。轻症组和重症组的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症组就诊时体温更高[(38.80±0.67)℃vs(37.9±0.60)℃,P<0.01]。入院时实验室检查中,重症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值[(18.20±9.13)%vs(24.43±10.43)%,P<0.01]明显低于轻症组,而C-反应蛋白、白介素-6、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等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CT影像学检查轻症组有11例(8%)病灶局限在肺单叶,重症组全部病例均存在肺多叶病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168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重症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24.71±7.72)d vs(20.28±7.67)d,P=0.021]。经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P=0.042),合并糖尿病(P=0.021),入院时体温(P=0.001),入院时IL-6水平(P=0.008)为患者转为重症新冠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的专业知识培训有助于早期诊断新冠肺炎。高龄、合并糖尿病、初始高热以及IL-6明显增高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应早期识别并加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临床特点 重症 影响因素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实施胃液回输在ICU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贾雪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9期708-712,共5页
目的总结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的经验及通过此途径实施胃液回输技术在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于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潴留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分级为Ⅱ~Ⅲ级,且... 目的总结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的经验及通过此途径实施胃液回输技术在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于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潴留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分级为Ⅱ~Ⅲ级,且每日胃肠减压量≥500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补液、预防/控制感染、器官功能支持保护等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改良的密闭式自体胃液回输装置行胃十二指肠液小肠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仅实施肠内营养,不进行胃液回输。监测患者行胃液回输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达到目标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平均胃液回输天数、喂养不耐受情况等,记录实施该胃液回输方法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的一次成功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一次成功率91%;失败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不配合、体位受限等。2组在菌群失调、实施过程中发生误吸、原发性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严重电解质紊乱、喂养不耐受的患者数和达到全肠内营养所需天数、平均胃液回输天数分别为1、6、5、(5.74±1.42)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15、19、(13.94±3.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9~7.294,P<0.05或0.01)。结论在ICU患者中经鼻盲放幽门后营养管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密闭式"胃液回输,操作简单,护士易于掌握,降低患者内环境紊乱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后喂养 胃液回输 胃肠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