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成像对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赫茜茜 吴朝阳 +2 位作者 井红美 孙丽芃 梁晟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特征的鉴别诊断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细菌性肺炎组和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支原体肺炎组,对比分析两种肺炎的CT影像特征。结果细菌性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痰;支原体肺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两组胸痛、咳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多肺叶分布概率、肺下叶分布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部位分布概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肺实变(72.50%)和空气支气管征(52.50%)为主,且胸腔积液(50.00%)较为多见,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CT影像特征以磨玻璃影(92.50%)、支气管管壁增厚(75.00%)以及铺路石征(22.50%)为主,与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CT征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CT影像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应结合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儿童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程义伍 魏广友 +3 位作者 刘军 支素芳 周芳 孙丽芃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3期2677-2681,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儿科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儿科收治的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灌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灌洗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5±2.0)d比(7.3±2.2)d、(11.2±3.3)d比(16.5±3.2)d、(15.7±3.3)d比(20.4±3.6)d](P<0.01)。CRP、PCT、MMP-9、TIMP-1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PCT、MMP-9、TIMP-1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灌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1%(41/45)比75.56%(34/45)](P<0.05)。灌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对照组为15.56%(7/4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rhTPO冲击疗法在儿童难治性ITP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威 随素敏 魏广友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7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泼尼龙组、rhTPO组、联合组,各45例。其中,甲泼尼龙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rhTPO组应用rhTPO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组应用甲泼尼龙联合rhTPO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时点间、组间PLT、TNF-α、IL-6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TNF-α、IL-6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4周,三组患儿的PLT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TNF-α、IL-6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联合组的PLT水平均高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95.56%(43/45)比73.33%(33/45)、71.11%(32/45)](P<0.05),而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0,P=0.684)。结论甲泼尼龙联合rhTPO应用可显著提高难治性ITP患儿PLT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甲泼尼龙与rhTPO,且不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泼尼龙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冲击疗法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云磊 魏广友 +1 位作者 随素敏 刘军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统计两组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统计两组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毒性肺炎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与体温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好,联合治疗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好转,恢复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雾化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