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
作者 邹明 邓哲 +2 位作者 胡伟 张涛 刘向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6-0031,共6页
探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脊柱外科ENDO-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患者48例(A组),与同期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 探讨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脊柱外科ENDO-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患者48例(A组),与同期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患者48例(B组)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期间第1次复查血红蛋白变化率(术前Hb-术后Hb/术前Hb)、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3天及1、3、12、24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评定两种方法近中期疗效否具有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在术后第1次血红蛋白变化率、术后3天及1、3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感染发生率方面均由于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术后12、24个月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式功能障碍指数(ODI)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A组病例在手术时间、住院花费、术后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因腰背肌肉剥离较少,近期疗效由于传统TLIF手术,但开展初期必须严格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建议在成熟开展单纯内镜减压的基础上由易到难缓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道内镜 腰椎侧方入路减压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华长城 杨飞 +1 位作者 孙治强 王小合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钢丝捆绑联合加长PFNA治疗的21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钢丝捆绑联合加长PFNA治疗的21例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记录并评估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断裂、切割病例,无血管损伤病例,1例患者出现异位骨化。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48%。结论加长PFNA可以有效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闭合复位不理想时行微创钢丝环扎,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 微创钢丝环扎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两种入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
3
作者 石志伟 吴建明 +1 位作者 牛亚辉 巩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3,共7页
目的 分析经皮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5/骶1椎(L_(5)/S_(1))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亳州医院脊柱外科采用经皮内窥镜手术治疗L_(5)/S_(1) LD... 目的 分析经皮经椎间孔入路与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腰5/骶1椎(L_(5)/S_(1))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亳州医院脊柱外科采用经皮内窥镜手术治疗L_(5)/S_(1) LDH患者62例,其中采用经椎间孔入路32例(TELD组),采用椎板间入路30例(IELD组)。观察指标包括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1)、两组患者术后2 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手术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LD组有高髂嵴患者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内镜手术治疗L_(5)/S_(1)LDH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椎间孔入路局部麻醉,住院费用少,伴有高髂嵴患者选择合适穿刺路径均可以顺利完成手术。经椎板间入路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较短,但是出现硬脊膜及神经损伤风险较高,对于新手来说需要小心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运动手环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4
作者 蒋丽 范雨露 +2 位作者 魏巧 曹耀戈 佟茂琦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8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亳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先入院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亳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7月-2022年3月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先入院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设定患儿术后1~3日下床活动量化目标,应用运动手环监测活动距离及活动时长,达标者给予一定的激励。对两组患儿的活动距离、下床活动依从性、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活动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01)。结论利用运动手环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患儿早期下床活动进行量化和监测,方法简单、方便且有效,可提高患儿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手环 小儿急性阑尾炎 术后早期活动 快速康复
下载PDF
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丁臻 欧阳永锋 +3 位作者 张庆 张清 刘军 石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预防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8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测量肱动脉与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峰值血流、阻力指数、血流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管狭窄、硬化或栓塞)。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APTT短于观察组患者,D-D水平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肱动脉的峰值血流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头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量低于观察组患者,阻力指数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维持内瘘血管的成熟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水平,对于防止血管硬化及栓塞形成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多磺酸粘多糖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华长城 杨飞 王小合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THA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记录两... 目的探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THA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观察组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的优点,更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针 股骨颈骨折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德勇 蒋丽 +2 位作者 李从军 谢磊 罗贤茂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切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480例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切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小儿外科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4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5例(65/480,13.54%),未发生切口感染415例(415/480,86.46%)。收集所有患儿年龄、病理、手术时间、术前体温、阑尾穿孔以及是否留置腹腔引流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小儿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术后切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小儿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3.54%(65/48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手术操作时间、术前发热、阑尾穿孔、留置腹腔引流是小儿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4 h、手术操作时间>60 min、阑尾穿孔、留置腹腔引流是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16~0.871)和一致性(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值=8.661,P=0.37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病理生理学 腹腔镜检查 外科伤口感染/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病因学 危险因素 预测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复发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刚 曹志群 牛帅 《肝脏》 2023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不同时间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亳州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不同时间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0月亳州市中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TACE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后4周进行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8~12周进行TACE治疗,两组第1次TACE治疗后间隔4周后接受第2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3年肝内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分别为(26.63±5.19)ng/mL、(25.48±4.03)ng/mL,两组甲胎蛋白(AFP)分别为(84.39±8.61)μg/L、(85.52±9.36)μg/L,两组糖类抗原199(CA199)分别为(81.06±7.93)U/L、(80.54±6.68)U/L,两组CEA、AFP、CA199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分别为(4.13±0.72)ng/mL、(6.18±0.95)ng/mL,两组AFP分别为(16.28±3.65)μg/L、(24.97±5.14)μg/L,两组CA199分别为(23.74±4.16)U/L、(28.09±5.52)U/L,观察组均较低(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5.15%、37.50%,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7.27%、53.13%,术后3年复发率51.52%、71.88%,观察组术后1年、2年的复发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出现骨髓抑制2例(6.06%)、肝功能损害15例(45.45%)、发热9例(27.27%)、上腹部疼痛12例(36.36%)、消化道症状7例(21.21%),对照组骨髓抑制3例(9.38%)、肝功能损害13例(40.63%)、发热6例(18.75%)、上腹部疼痛10例(31.25%)、消化道症状8例(25.00%),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周行TACE术治疗安全性较高,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4周行TACE治疗,有利于下调CEA、AFP、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术后2年内复发率,对术后2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性切除术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肿瘤标志物 肝内复发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3 位作者 张文志 刘向阳 石志伟 段端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8-675,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科70例LDH接受PET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35例采用3DVVSS联合IFPPD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5例采用传统徒手方法建立通道(传统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比较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可视化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14.7±4.0)min vs.(19.1±3.7)min,t=-4.765,P=0.000],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3.8±1.9)次vs.(7.3±2.4)次,t=-6.898,P=0.000],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8.3±3.1)次vs.(14.5±4.0)次,t=-7.370,P=0.000],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78.3±9.2)min vs.(88.4±14.3)min,t=-3.528,P=0.001]。2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PTED治疗LDH采用3DVVSS联合IFPPD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缩短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穿刺准确性高,手术效果满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椎间孔成形 经椎间孔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透视
下载PDF
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1 位作者 张文志 刘向阳 《骨科》 CAS 202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脊柱外科94例LDH病人接受PET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经皮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脊柱外科94例LDH病人接受PETD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46例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研究组),48例采用传统穿刺法建立通道(对照组),两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分析两组透视次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数、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结果。结果所有病人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8.9±2.1)个月、(8.7±1.8)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2,P=0.109)。研究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14.1±4.3)min vs.(19.1±3.7)min],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3.8±2.1)次vs.(7.9±2.6)次],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8.3±3.3)次vs.(15.1±4.2)次],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79.0±8.5)min vs.(89.7±13.4)min],一次穿刺成功数多于对照组(12例vs.4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辅助穿刺装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通道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手术安全且疗效满意,这种新的通道建立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手术 经椎间孔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穿刺 腰椎
下载PDF
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伟 周志化 +3 位作者 巩陈 罗洋 胡海涛 李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3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在保留黄韧带的基础上进... 目的观察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3—2021-03采用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26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在保留黄韧带的基础上进行脊柱内镜操作。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个月腰痛NRS评分、腿痛NRS评分、ODI指数。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腰痛NRS评分、腿痛NR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第2天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3例,可2例。1例术后6个月复发,1例术后7个月复发,均行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结论经椎板间入路保留黄韧带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和安全的手术方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同时还需要术者掌握脊柱开放手术和内镜手术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经椎板间入路 保留黄韧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