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术后DFS随访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远 李宝 +2 位作者 潘晓飞 刘锐 李栋梁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 目的 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TNT)模式在高危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6例高危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辅助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组(56例)和TNT组(50例),所有患者经辅助治疗后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比较两组临床完全缓解(cCR)率、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放化疗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术后无病生存时间(DFS)。结果 TNT组患者治疗后cCR或pCR率为34.00%(17/50),明显高于nCRT组患者14.29%(8/56),两组间TRG分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TNT组达到TRG 0级(pCR)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NT组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nCRT组(P<0.05)。随访时间12~52个月,nCRT组有11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12例出现局部复发。TNT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6例出现局部复发。经Log-rank检验,TNT组患者术后DFS显著高于n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31)。结论 TNT治疗模式在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前提下能够明显促进高危LARC患者肿瘤消退,改善患者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放化疗 高危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无病生存时间
下载PDF
TGF-α、TGF-β_1与CysC在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鸿武 谢贻祥 +1 位作者 姚磊 王传思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TGF-α、TGF-β1与CysC在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TGF-β1与CysC的浓度变化,并选取45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在对照组血清中可检测到较低浓... 目的探讨TGF-α、TGF-β1与CysC在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GF-α、TGF-β1与CysC的浓度变化,并选取45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在对照组血清中可检测到较低浓度水平的TGF-α、TGF-β1与CysC,治疗前血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后组(P<0.05),且TGF-α在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GF-α、TGF-β1与CysC在胃癌中高度表达,三者可用来作为检测胃癌的非特异性指标,有助于提高胃癌早期的检出率,并可能及早发现胃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胱抑素C 胃癌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个性化音乐在小儿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志三 朱平 韦红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91-1593,1597,共4页
目的分析个性化音乐在小儿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参照组5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音乐干预,比较2组Wong-Ba... 目的分析个性化音乐在小儿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参照组5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音乐干预,比较2组Wong-Baker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Wong-Baker评分、血清TNF-α、IL-6因子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参照组(18.00%),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00%)高于参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音乐可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感,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音乐 小儿手术 疼痛管理 炎性反应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栋梁 王明 +1 位作者 朱俊 吴申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的396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NRS2002评分系统计算患者入院时的营养评分,NRS2002评分≥3...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的396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NRS2002评分系统计算患者入院时的营养评分,NRS2002评分≥3分者认定为有营养风险者。通过单因素x: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NRS2002评分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结果全组396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者157例(39.6%)。NRS2002评分〈3分者239例(60.4%)。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3例(3.3%,13/3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NRS2002评分、术前肠梗阻、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以及肿瘤TNM分期与术后吻合EI瘘发生有关(均P〈0.05)。其中,NRS2002评分≥3分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3分者[6.4%(10/157)比1.3%(3/239),)(x2=7.80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3分(OR=3.988,95%CI:1.004-15.837。P=0.049)、术前有肠梗阻(OR=5.780,95%CI:1.320~25.311,P=0.020)以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5cm(OR=0.236,95%CI:0.071~0.785,P=0.019)是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前NRS2002评分≥3分、术前有肠梗阻以及吻合口距肛缘距离≤5cm的患者。应警惕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前切除术 吻合口瘘 营养风险筛查2002 相关性
原文传递
EGFR和K-ra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鸿武 李永翔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45-347,359,F0003,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1)。EGFR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肿瘤Dukes分期、有无淋巴转移有关,Dukes分期越晚(χ2=8.935,P=0.030),分化程度越低(χ2=11.757,P=0.001),浸润深度越深(χ2=6.888,P=0.009)及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0.889,P=0.001),其表达越高,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关(P>0.05);K-ras蛋白仅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χ2=9.528,P=0.001),其阳性表达越多。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和K-ras蛋白的共表达呈正相关性(r=0.327,P=0.002)。【结论】EGFR和K-ras在结直肠癌中存在共表达现象,二者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二者可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和转移情况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胆囊腺鳞癌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同方 徐皓 方心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总结胆囊原发性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12年收治的4例胆囊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3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CK8/18... 目的:总结胆囊原发性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012年收治的4例胆囊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3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癌组织中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CK8/18及CK5/64阳性;4例患者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80 d,均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胆囊腺鳞癌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现时分期已较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与胆囊腺癌相比总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诊断 胆囊肿瘤/治疗 腺鳞状
原文传递
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松 江频 +2 位作者 李靖 方心安 杨力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7期1084-1086,114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0例中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 目的研究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10例中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有54例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其中53例无淋巴结转移,1例有淋巴结转移,56例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其中44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有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不同的2组性别(P=0.739)、年龄(P=0.336)、大体分型(P=0.815)、肿瘤位置(P=0.410)、分化程度(P=0.519)、脉管癌栓(P=0.057)及神经侵犯(P=0.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2 cm(P=0.005)及有淋巴结转移(P=0.001)的患者肿瘤侵及黏膜下层的比例高于黏膜层。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6)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浸润深度(P=0.044)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老年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相关,肿瘤直径≥2 cm更容易出现肿瘤浸润黏膜下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越大,建议临床上对于肿瘤直径≥2 cm且侵犯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根治胃癌切除术时缩小手术清扫范围需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早期 浸润深度 临床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