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5例侧脑室体旁放射冠梗塞的临床与CT
1
作者 陈贵海 刘斌 +1 位作者 王孟鼎 奚美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269-271,共3页
侧脑室体旁放射冠(LVCR)梗塞为常见的脑梗塞类型,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我院1987年1月至1990年6月共收治105例,均经颅脑CT扫描证实,现将临床表现及CT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关键词 LVCR梗塞 脑栓塞 CT
下载PDF
单发脑转移瘤156例的CT诊断 被引量:8
2
作者 郑穗生 奚美芳 +2 位作者 王孟鼎 陈阿娜 任树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目的是分析单发脑转移瘤的CT特点。156例单发脑转移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8∶1,原发肿瘤诊断年龄24~78岁,平均56.3岁。单发脑转移瘤CT表现可分为以下五型:(1)结节水肿型(... 本文目的是分析单发脑转移瘤的CT特点。156例单发脑转移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8∶1,原发肿瘤诊断年龄24~78岁,平均56.3岁。单发脑转移瘤CT表现可分为以下五型:(1)结节水肿型(40.38%);(2)环水肿型(39.74%);(3)囊伴结节型(10.9%);(4)结节型(6.41%);5.囊性低密度型(2.56%)。CT对各种类型的单发脑转移瘤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CT 诊断 单发脑转移瘤
下载PDF
脑裂畸形的CT表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可夫 刘斌 +1 位作者 张家文 吕益忠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8期566-567,共2页
目的 :分析脑裂畸形的CT表现 ,以提高其CT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脑裂畸形的CT资料。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8个月~ 2 9岁 ,其中 10岁以下 13例。结果 :CT表现为横跨大脑半球的裂隙 ,其壁为异位灰质。本组单侧者 14例 ... 目的 :分析脑裂畸形的CT表现 ,以提高其CT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脑裂畸形的CT资料。其中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 8个月~ 2 9岁 ,其中 10岁以下 13例。结果 :CT表现为横跨大脑半球的裂隙 ,其壁为异位灰质。本组单侧者 14例 ,双侧者 3例 ,共 2 0个裂隙 ,10个为融合型 ,10个为开放型。 12例伴透明隔缺如 ,伴胼胝体发育异常、广泛性巨脑回各 1例 ,裂隙内端囊样扩张 1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裂畸形 CT 诊断率 伴透明隔缺如 胼胝体发育异常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穗生 周勇 陈坚 《安徽医学》 2007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5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GE Light Speed V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5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GE Light Speed V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58例中脑血管无异常21例、发现动脉瘤21例、动静脉畸形9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及烟雾病2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脑内血管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可以作为颅内血管性病变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穗生 奚美芳 +3 位作者 吕宏林 陈阿娜 任付邦 周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9-80,共2页
探讨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了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后颅窝脑转移瘤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53:1,发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5岁。本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35例,不明确14例,乳癌9例,食管癌... 探讨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了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后颅窝脑转移瘤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53:1,发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5岁。本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35例,不明确14例,乳癌9例,食管癌、胃癌各3例,直肠癌2例,喉癌和膀胱癌各1例。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表现可分为以下五型:(l)结节型;(2)环型;(3)囊伴结节型;(4)囊性低密度型;(5)混合型。CT对以上各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CT 诊断
下载PDF
脑室出血1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农 杨吉英 +1 位作者 祝锦涛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本文对我院1987年元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经CT证实的2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111例继发性脑室出血(SIVH)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关键词 脑出血 临床
下载PDF
105例脑转移瘤的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穗生 王孟鼎 +2 位作者 奚美芳 冯春国 李俊 《安徽医学》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正>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3%。我们对颅脑CT扫描已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之脑转移瘤105例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层距均为10mm,一般连续扫描12层。全部患者常规一次... <正>脑转移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5.3%。我们对颅脑CT扫描已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之脑转移瘤105例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层距均为10mm,一般连续扫描12层。全部患者常规一次静脉推注60%泛影葡胺60ml行增强扫描。105例脑转移瘤中。男性81例,女性24例。年龄26~81岁。高峰年龄组在45~65岁之间,有81例,占77.14%。病灶位于幕上94例,其中合并幕下病灶15例。单纯位于幕下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转移瘤 CT 诊断
下载PDF
CT扫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8
作者 郑穗生 干自强 +4 位作者 奚美芳 王孟鼎 陈阿娜 陈坚 陈志平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7,共2页
1989~1993年我们进行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共有33例,现就CT检查在其诊断中的价值讨论如下。
关键词 肾上腺脑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4例分析)
9
作者 郑穗生 王孟鼎 +1 位作者 奚美芳 干自强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9-40,共2页
嗜铬细胞瘤通过CT扫描并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绝大多数均能明确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我们对行CT扫描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本组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 嗜铬细胞瘤通过CT扫描并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绝大多数均能明确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唯一的根治方法。我们对行CT扫描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本组病例均采用GE8800型扫描机进行检查,层厚和层距均为5mm。对两例增强患者均一次性静脉内推注60%泛影葡胺60ml。二、本组男3例,女11例,女性为男性的3.7倍,明显高于其它文献的报道;年龄15至65岁,平均为35.3岁,15至40岁占50%,45岁以下占86%。三、CT表现:14例共15个肿瘤,1例为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肿瘤位于肾上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CT 鉴别诊断 肿瘤
下载PDF
CT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
10
作者 郑穗生 奚美芳 +2 位作者 周勇 陈坚 赵家年 《安徽医学》 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
肝脓肿根据其炎症演变的不同阶段,脓肿形成的程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CT表现,有些作者强调其在CT扫描中无特殊表现,在诊断上仍存在些问题.为了提高对本病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肝脓肿 诊断 CT
下载PDF
25例脑膜瘤的CT诊断分析
11
作者 郑穗生 王孟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分析了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脑膜瘤典型的CT表现为:病灶位于有脑膜的部位,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肿块外形整齐,边界清楚,伴有或不伴有邻近的骨质增生或(和)破坏。
关键词 脑膜瘤 CT 诊断
下载PDF
垂体微腺瘤CT表现
12
作者 刘斌 方昆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研究了30例垂体微腺瘤,发现:(1)垂体微腺瘤病灶多呈低密度灶(25/30),少数呈等密度;(2)垂体高度增高,平均为9.25mm;(3)垂体上缘多呈凸形(29/30),其中以局限性非对称性凸起较具特征;(4)垂体蒂多数偏移(22/30),偏向病灶对侧;(5)鞍底骨质常... 研究了30例垂体微腺瘤,发现:(1)垂体微腺瘤病灶多呈低密度灶(25/30),少数呈等密度;(2)垂体高度增高,平均为9.25mm;(3)垂体上缘多呈凸形(29/30),其中以局限性非对称性凸起较具特征;(4)垂体蒂多数偏移(22/30),偏向病灶对侧;(5)鞍底骨质常变薄或凹陷破坏(1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CT 腺瘤
下载PDF
正常垂体CT表现
13
作者 刘斌 方昆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研究90例正常人垂体CT所见,其结果为:①垂体高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与年龄呈负相关;②垂体上缘凹者24.5%,平直形63.3%,凸形12.2%,其上缘凹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凸者随年龄增长而减少;③垂体蒂位置居中;④垂体密度均质者44.4%,非均质... 研究90例正常人垂体CT所见,其结果为:①垂体高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小,与年龄呈负相关;②垂体上缘凹者24.5%,平直形63.3%,凸形12.2%,其上缘凹者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凸者随年龄增长而减少;③垂体蒂位置居中;④垂体密度均质者44.4%,非均质者55.6%;⑤垂体后叶可呈卵圆形低密度区;⑥鞍底平直形54.5%,凸形10%,凹者35.5%,鞍底骨质局限性吸收变薄者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 垂体 CT
下载PDF
鼻咽癌CT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启春 郑穗生 奚美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5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鼻咽癌 CT 影像诊断 骨质破坏 肿瘤侵犯途径
下载PDF
非典型脑转移瘤的CT表现
15
作者 潘晓茅 郑穗生 +3 位作者 奚美芳 吕宏林 陈阿娜 周勇 《安徽医学》 1998年第1期34-35,共2页
脑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15.3%,临床较常见。本文总结36例手术和病理证实具有特殊CT表现的脑转移瘤,探讨CT检查的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脑转移瘤 诊断 CT
下载PDF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16
作者 阙胜利 王宇 +2 位作者 宫希军 蒋庆福 刘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6-137,F003,共3页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 ,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76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6 2例有高密度死骨块 ;椎体骨质密度增高 5 9例 ;椎间盘破坏 48例 ;椎旁、腰大肌脓肿 6 7...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 ,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76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 ,6 2例有高密度死骨块 ;椎体骨质密度增高 5 9例 ;椎间盘破坏 48例 ;椎旁、腰大肌脓肿 6 7例 ;椎管狭窄 35例 ;椎体压缩 47例。脊髓造影CT扫描 (CTM ) 3例中 2例显示脊髓受压移位 ,蛛网膜下腔炎性粘连。结论 :CT能够较好地显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表现 ,特别是在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程度、侵及椎管情况、椎旁软组织显示方面优于常规X线平片检查 ,对死骨片、骨质硬化及冷脓肿钙化的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西门子螺旋CT机的维修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坚 《淮海医药》 2001年第2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维修 螺旋CT机
下载PDF
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诊断
18
作者 陈坚 《安徽医学》 2006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评价CT扫描对后颅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结果后颅窝脑转移瘤男女之比为3.25:1,发病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4岁。本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17例,不明确6例,乳癌5例,食管癌、胃癌和直肠... 目的评价CT扫描对后颅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病例。结果后颅窝脑转移瘤男女之比为3.25:1,发病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4岁。本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17例,不明确6例,乳癌5例,食管癌、胃癌和直肠癌各2例。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表现可分为以下五型:(1)结节肿块型;(2)环形强化型;(3)囊伴结节型;(4)囊性低密度型;(5)混合型。结论CT扫描对后颅窝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19
作者 王成元 韦喜 周勇 《中国厂矿医学》 1998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AML CT 诊断
下载PDF
脊柱后方结构在腰椎退变疾患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建湘 刘斌 +3 位作者 荆珏华 申才良 汤健 江曙 《临床骨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研究脊椎后方结构在腰椎退变疾患中的作用。方法  3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 (DS) ,36例腰椎峡部不连滑脱 (IS) ,30例腰椎间盘突出 (LDH) ,采用X线片测量椎间盘高度比 ,CT片测量小关节角和小关节横径 ,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与IS和LDH... 目的 研究脊椎后方结构在腰椎退变疾患中的作用。方法  33例退行性腰椎滑脱 (DS) ,36例腰椎峡部不连滑脱 (IS) ,30例腰椎间盘突出 (LDH) ,采用X线片测量椎间盘高度比 ,CT片测量小关节角和小关节横径 ,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与IS和LDH组相比 ,DS组小关节角偏矢状位 ,关节横径和椎间盘高度比减少。IS参数与LDH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腰椎滑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