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曾丽丽 王秀菊 +1 位作者 刘超 陈金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险性AUGIB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按预后不同分为两组,良好预后组(n=86)与不良... 目的构建并验证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险性AUGIB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按预后不同分为两组,良好预后组(n=86)与不良预后组(n=24)。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实验室检查等信息;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性AUGIB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绘制模型的列线图。结果与良好预后组相比,不良预后组年龄[(65.01±3.29)岁vs.(62.47±4.94)岁]更高,呕血(62.50%vs.34.88%)、消化道肿瘤(54.17%vs.18.60%)、肝硬化(50.00%vs.17.44%)、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5.83%vs.16.28%)占比更高,入院血红蛋白[(62.55±11.39)g/L vs.(70.10±13.78)g/L]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肿瘤、肝硬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为危险性AUGIB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8、87.50%、81.40%。利用Nomogram量化3个独立危险因素,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预测效能较好。结论危险性AUGIB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消化道肿瘤、肝硬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以上述因素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对危险性AUGIB患者不良预后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及临床应用性,对危险性AUGIB患者不良预后的识别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心理复原力对意外蝮蛇咬伤患者疾病感知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叶婵娟 潘迎春 曾松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 调查意外蝮蛇咬伤患者心理复原力、疾病感知及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并分析前者对后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抽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蝮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 目的 调查意外蝮蛇咬伤患者心理复原力、疾病感知及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并分析前者对后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抽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蝮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和心理复原力量表进行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心理复原力、疾病感知、创伤后成长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00例意外蝮蛇咬伤患者心理复原力评分(42.47±6.82)分、疾病感知评分(57.74±7.17)分、创伤后成长评分(74.25±7.36)分。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均呈正相关性、与疾病感知呈负相关,疾病感知与心理复原力呈负相关(均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复原力在疾病感知与创伤后成长中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16,占总效应的36.49%。结论 心理复原力在疾病感知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成立,证实疾病感知可以通过调节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创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创伤后成长 心理复原力 疾病感知 中介作用
下载PDF
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秀菊 曾松旺 +4 位作者 曾丽丽 汪彦彦 胡航 陈金金 刘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颅内降压、抗感... 目的探讨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颅内降压、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胞磷胆碱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将治疗后死亡或发生迟发性脑病的35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另外预后良好的45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标志物和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中毒分级、昏迷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血碳氧血红蛋白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反应蛋白、心肌标志物联合、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血红蛋白、血碳氧血红蛋白、动脉血气指标联合、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评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752、0.841、0.907、0.832、0.681、0.775、0.759、0.935、0.968(P<0.05)。结论心肌标志物联合动脉血气指标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标志物 动脉血气指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