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钠尿肽(BNP)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灿 丁晓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523-524,544,共3页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较复杂.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心肌梗死及心衰的发生率更高,预后较差。B型钠尿肽(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能够反映心脏功能的激素类物质.在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均有显著的升高,本文综述了冠心...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较复杂.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心肌梗死及心衰的发生率更高,预后较差。B型钠尿肽(BNP)是一种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能够反映心脏功能的激素类物质.在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均有显著的升高,本文综述了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与血浆BNP浓度的关系.并评价BNP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及治疗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糖尿病患 冠心病 2型 BNP浓度 心衰患者 预后判断 病情评估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联合与氨氯地平联合阿米洛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朱珉 刘伏元 +1 位作者 严激 严光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0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以氨氯地平和阿米洛利作对照,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 目的以氨氯地平和阿米洛利作对照,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方法 50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替米沙坦40mg/d;对照组(B组)25例,口服氨氯地平2.5mg/d和复方阿米洛利半片/d(含阿米洛利1.25mg,氢氯噻嗪12.5mg)。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及氨氯地平+阿米洛利组治疗前收缩压分别为:(176.4±12.8)mmHg和(173.7±14.2)mmHg,舒张压分别为:(105.7±8.2)mmHg和(103.5±9.3)mmHg,在治疗8周后收缩压分别为:(123.2±15.3)mmHg和(132.5±12.8)mmHg,舒张压分别为:(81.8±6.7)mmHg、(84.0±7.9)mmHg,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治疗后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而阿米洛利和氨氯地平组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应用短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阿米洛利 高血压 疗效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胡昊 李凤 丁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2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2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检测AMI患者发病16~20h以及其他研究对象入院时的血浆BNP浓度,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UAP、SAP和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504.5±182.1)pg/ml、(248.1±171.7)pg/ml、(39.6±22.9)pg/ml、(21.2±16.0)pg/ml。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BNP高于单支和0支病变组(P<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药物支架术后再狭窄合并管腔正性重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随访一例
4
作者 胡昊 马礼坤 +3 位作者 余华 冯克福 陈鸿武 周俊岭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0-53,共4页
患者男性,80岁,因活动后胸痛3年余,再发加重2月于2011年3月10日入院。2007年9月15日因反复发作活动后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回旋支远段和右冠状动脉中段重度弥漫性狭窄。同时分别于左前降支串联置入2枚雷帕霉素药... 患者男性,80岁,因活动后胸痛3年余,再发加重2月于2011年3月10日入院。2007年9月15日因反复发作活动后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回旋支远段和右冠状动脉中段重度弥漫性狭窄。同时分别于左前降支串联置入2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术后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随访 正性 管腔 左前降支
下载PDF
支架内晚期血栓及其防治进展
5
作者 胡昊 马礼坤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早期和晚期支架内血栓给当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带来棘手的问题,可以导致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晚期支架内血栓较少见但往往带来严重后果,多见于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主要与支架置入技术、病变特征、双重抗血... 早期和晚期支架内血栓给当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带来棘手的问题,可以导致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晚期支架内血栓较少见但往往带来严重后果,多见于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主要与支架置入技术、病变特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局部组织对雷帕霉素或紫杉醇等涂层药物的反应等因素有关。使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可能减少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支架内血栓 支架置入技术 抗血小板 抵抗 防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昊 丁晓梅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20例非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MI患者发病16~20h以及其他研究对象入院时的血浆BNP浓度,同时测定所有患者FIB浓度。比较各组间BNP、FIB的差异。结果①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5.233、10.133、11.800,P均〈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4.809、5.884,P均〈0.01),SAP组高于对照组(t值为2.830,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BNP高于单支和0支病变组(t值分别为10.262、15.366,P均〈0.01)。②AMI组平均nB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3.871、5.403、6.505,P均〈0.01),UAP组平均FIB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720,P〈0.05),SAP组和对照组FIB无明显差异(t值为1.211,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FIB高于单支和0支病变组(t值分别为4.983、6.364,P均〈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FIB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B型利钠肽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