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非计划再次手术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相岩 干宁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分析妇产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1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 目的分析妇产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1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共4 193例,非计划再次手术13例(0.31%)。13例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泌尿系损伤、肠管损伤、肠梗阻、出血、感染是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充分医患沟通,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临床技能,规范手术操作,提高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可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学 非计划再次手术 原因分析 医疗纠纷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周海燕 吴彩云 +5 位作者 黄德焕 郝燕 陈大蔚 王孟寒 赵刚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8-993,共6页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整倍体的改善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助孕的134例患者,其中30例行自身对照,104例行组间对照。根据是否添加GH分为GH预处理组和GH非预处理组,GH预处理为促...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整倍体的改善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行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助孕的134例患者,其中30例行自身对照,104例行组间对照。根据是否添加GH分为GH预处理组和GH非预处理组,GH预处理为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前行4~6周的GH 2 U/d皮下注射,Gn启动日剂量加倍直至扳机日,GH非预处理为未用过GH处理。前次PGT-A周期失败后一年内再次行PGT-A时予GH预处理构成自身对照组。组间对照和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基本情况、囊胚情况及助孕结局。结果无论组间对照还是自身对照,GH预处理后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卵巢敏感指数(OSI)、获卵数、MII卵数、2PN数、2PN受精率、可利用卵母细胞率、活检囊胚数、整倍体囊胚数、整倍体囊胚率、至少一个整倍体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预处理后的Gn总量、Gn天数、嵌合体囊胚数、嵌合体囊胚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H预处理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有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H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行PGT-A患者的整倍体数和整倍体率,并有改善妊娠结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预处理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 整倍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miR-362-3p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王嵘嵘 程开芳 +2 位作者 陈君墨 肖大树 朱楠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93-1197,1209,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GATA结合蛋白3反义RNA1(LncRNA GATA3-AS1)、微小核糖核酸-362-3p(miR-362-3p)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GATA结合蛋白3反义RNA1(LncRNA GATA3-AS1)、微小核糖核酸-362-3p(miR-362-3p)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LncRNA GATA3-AS1、miR-362-3p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与miR-362-3p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GATA3-AS1、miR-362-3p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miR-362-3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P=17.642/<0.001、18.153/<0.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与miR-362-3p表达呈负相关(r=-0.691,P<0.001);FIGO分期ⅢA期、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而miR-362-3p表达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LncRNA GATA3-AS1:t/P=16.168/<0.001、9.423/<0.001、20.066/<0.001;miR-362-3p:t/P=12.563/<0.001、8.139/<0.001、5.923/<0.001)。LncRNA GATA3-AS1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OS)率为63.46%(33/52),低于低表达组的80.85%(38/47)(Log-rankχ^(2)=4.431,P=0.032);miR-362-3p低表达组3年OS率为62.00%(31/50),低于高表达组的81.63%(40/49)(Log-rankχ^(2)=5.240,P=0.022)。FIGO分期ⅢA期、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LncRNA GATA3-AS1高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637(1.135~2.362)、1.667(1.085~2.561)、1.881(1.169~3.029)、1.675(1.164~2.412)],miR-362-3p高是独立保护因素[HR(95%CI)=0.649(0.495~0.85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cRNA GATA3-AS1表达上调,miR-362-3p表达下调,且与恶性病理参数以及不良预后有关。LncRNA GATA3-AS1可能通过负性调控miR-362-3p参与子宫内膜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GATA结合蛋白3反义RNA1 微小核糖核酸-362-3p 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分析
4
作者 徐文娟 尹绪爱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7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高龄初产妇组成高龄初产妇组,455例高龄经产妇组成高龄经产妇组,并按照出院...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507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高龄初产妇组成高龄初产妇组,455例高龄经产妇组成高龄经产妇组,并按照出院日期随机抽取507例适龄产妇,其中357例适龄初产妇、150例适龄经产妇分别组成适龄初产妇组、适龄经产妇组,比较四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与高龄产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糖尿病(β=1.584,OR=4.875,95%CI=1.765~13.462)是高龄初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剖宫产(β=0.444,OR=1.559,95%CI=1.033~2.352)、胎膜早破(β=2.234,OR=9.333,95%CI=2.393~36.398)是高龄经产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积极应对各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加大对高龄产妇的重视,切实保障母婴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妇 高龄经产妇 适龄初产妇 适龄经产妇 妊娠并发症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APRI评分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江聿韦 陶群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0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于2021年9月... 目的探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产科于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70例ICP孕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7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两组孕妇分娩前1周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并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APRI与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APRI与ICP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PRI在ICP中的应用价值。结果ICP组的APRI(1.1±1.2)高于对照组(0.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CP组的APRI(1.9±2.2)与轻度ICP组(0.9±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P组中,APRI与TBA呈正相关(r=0.6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RI不是IC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PR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0(P<0.05)。结论APRI与ICP的发生及其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ICP的病情评估未显示出确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 肝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19
6
作者 王金龙 干宁 葛小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359-436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TAH),观察组行LAV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TAH),观察组行LAVH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8.53±8.15)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4.42±6.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5.27±5.41)mL、(0.88±0.23)d、(1.07±0.23)d和(4.26±0.44)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6.84±5.32)mL、(1.72±0.34)d、(2.13±0.24)d和(7.75±0.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巨大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郑雪琴 郑贤芳 吴翠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43-9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8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观察组)和162例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8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观察组)和162例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被动吸烟、胎数、产次、流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40岁、孕前体重指数(Ibm)≥27kg/m2、高血压家族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脂血症、焦虑病史及抑郁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孕前Ibm≥27kg/m2、高血压家族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脂血症、焦虑病史及抑郁病史均为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照组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生长迟滞及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影响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临床需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增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清宫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葛小花 郑贤芳 《安徽医学》 2017年第8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清宫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确诊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临床资料,将其中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清宫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确诊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临床资料,将其中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刮宫术"患者作为A组,20例行"药物治疗+刮宫术"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中位出血量低于B组(10 m L vs 165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43,P=0.001)。A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5.87±1.57)d短于B组(7.5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4,P=0.001)。不良反应监测,A组17例患者出现了下腹痛,其中4例低热的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后2~4 d缓解。A组患者住院费用(10 369.50±436.30)元高于B组(5 407.30±365.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32,P=0.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清宫中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期时间,但治疗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剖宫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海燕 吴彩云 +3 位作者 陈大蔚 郝燕 章志国 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692,共6页
目的 分析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PGT-A助孕的549对夫妻,按PGT-A适应证分6组,反复妊娠丢失(304例)、反复种植失败(57例)、高龄(38岁及以上,80例)、不良妊娠史(绒毛染色体三体或... 目的 分析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PGT-A)在不同适应证中的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PGT-A助孕的549对夫妻,按PGT-A适应证分6组,反复妊娠丢失(304例)、反复种植失败(57例)、高龄(38岁及以上,80例)、不良妊娠史(绒毛染色体三体或不良妊娠,24例)、男性因素不育(67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7例),比较基本情况、获卵及胚胎活检情况、妊娠结局。结果 各组之间平均年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之间平均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嵌合胚胎率、异常胚胎率、胚胎活检正常率及平均卵巢敏感性指数(O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P=0.03、P<0.001、P<0.001、P<0.001);高龄组异常胚胎率在6组中最高,平均获卵数、平均OSI及胚胎活检正常率最低。6组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持续妊娠率、除男性因素不育组外其余5组之间累积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GT-A可检出整倍体胚胎移植,提高妊娠效率;高龄人群有正常胚胎移植,也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率,可能缩短其“抱婴回家”时间。同时,PGT-A可大幅提高因男性因素不育人群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 高龄 男性因素不育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多因素综合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艳红 吴翠霞 尹绪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54-857,共4页
目的:多因素综合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不同分为巨大儿组(n=33)和正常组(n=87)。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 目的:多因素综合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不同分为巨大儿组(n=33)和正常组(n=87)。收集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2组孕妇孕期增重、孕前体质量指数、分娩孕周、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0 h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增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孕期增重、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作为协变量X1、X2、X3,得出预测模型表达式为:Logit(P)=-10.522+0.521X1+0.337X2+0.216X3,该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522,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93.9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0.614~0.977)。结论:多因素综合构建预测模型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巨大儿 预测模型构建 空腹血糖 胰岛素抵抗指数 孕期增重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莹 郑贤芳 葛小花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0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分娩的1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是否患有GDM将其分为GDM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比...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分娩的14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是否患有GDM将其分为GDM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常规凝血功能、血小板(PLT)水平和TEG指标,并对GDM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TEG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DM组孕妇的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的FIB值均高于正常值范围。两组孕妇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的外周血凝血综合指数(CI)、最大振幅(MA)、血凝块力学强度(G)及振幅(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血块生成率(α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CI、G、A与PT成正相关关系(P<0.05),CI、MA、G、A与FIB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GDM孕妇血液容易形成血栓,且血栓不易脱落,GDM孕妇出血的风险也高于正常孕妇,TEG相关指标与传统凝血指标比较具有显著相关性,对GDM孕妇进行TEG检测优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能准确监测孕妇的血液状态,为临床抗凝和止血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期糖尿病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指标检测
下载PDF
YKL-40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绪爱 干宁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6-148,155,共4页
YKL-40为哺乳动物几丁质酶样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软骨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分泌。通过免疫组化法发现,YKL-40在人体多种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健康的年轻人群中,血清YKL-40呈低... YKL-40为哺乳动物几丁质酶样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软骨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一些恶性肿瘤细胞分泌。通过免疫组化法发现,YKL-40在人体多种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健康的年轻人群中,血清YKL-40呈低表达且无性别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异位内膜腺体的上皮细胞胞质中,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胞质以及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癌组织中,YKL-40皆呈高表达;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中,YKL-40水平升高,且与生存期缩短相关,治疗前的血清YKL-40水平升高预示着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类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子宫内膜肿瘤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刁俊春 干宁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危害,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及处理。方法选取92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16例(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前置胎盘7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前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危害,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及处理。方法选取92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16例(研究组),非瘢痕子宫前置胎盘7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前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35岁、孕产次≥3次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次出血孕周<34周及产前出血次数≥2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凶险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剖宫产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围生儿结局影响不大,仅新生儿早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而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多表现凶险,产前需做好抢救准备,积极控制产后出血是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下载PDF
计划性剖宫产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金龙 葛小花 干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0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在计划性剖宫产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被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足月妊娠"的5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诊断相同的未采用临床路径的50例患... 目的研究观察在计划性剖宫产中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被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足月妊娠"的5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诊断相同的未采用临床路径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的计划性剖宫产诊疗流程模式。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孕妇的总满意率为96.00%,而对照组孕妇的总满意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治疗费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药费与床位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的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剖宫产实施临床路径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起到了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性剖宫产 临床路径 护理满意度 医疗费用
下载PDF
生长激素预处理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葛小花 王建业 +4 位作者 张雅梦 章志国 郑贤芳 周平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POR患者,其中107例行组间对照,29例行自身对照;分别组间对照比较和自身对照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总量、天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POR患者,其中107例行组间对照,29例行自身对照;分别组间对照比较和自身对照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总量、天数及临床效果。结果 组间对照中预处理组Gn的使用总量和使用天数明显减少,其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对照组应用GH预处理后不但Gn的使用时间与总量减少,而且获卵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率、生化妊娠数、临床妊娠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预处理可明显提高POR患者IVF的临床结局,并明显减少Gn的使用总量和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生长激素 预处理 治疗结局
下载PDF
宫颈癌中KAI1/CD82、ILK表达变化及与术后复发转移关系研究
16
作者 郑雪琴 张铁清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KAI1/CD82和ILK蛋白在宫颈鳞癌(SCC)组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组织及40例SCC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CD82和IL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2年的随... 目的研究KAI1/CD82和ILK蛋白在宫颈鳞癌(SCC)组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两者与S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组织及40例SCC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AI1/CD82和ILK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2年的随访资料,分析两者与SCC的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KAI1/CD82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KAI1/CD8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ILK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和SCC组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差异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表达呈现负相关(r=-0.4164,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KAI1/CD82和脉管瘤栓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论 (1)KAI1/CD82表达下调和ILK表达上调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2)KAI1/CD82和ILK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他们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3)KAI1/CD82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4)KAI1/CD82和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KAI1/CD82 ILK 复发转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RRX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炎 曹立宇 +2 位作者 肖大树 王相岩 李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oeobox 1,PRRX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67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86例,子宫内膜上皮... 目的探讨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oeobox 1,PRRX1)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67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86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9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91例,均行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观察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PRRX1表达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与PRRX1的关系。结果PRRX1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细胞核中,9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RRX1阳性率为79.1%,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按FIGO分级分类,FIGO1级的PRRX1阳性率低于FIGO 2、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RRX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PRRX1表达量高,且与FIGO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内膜样腺癌 配对相关同源框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宫颈糜烂的疗效研究
18
作者 时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97-97,99,共2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微波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子宫颈电环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宫颈糜烂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微波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子宫颈电环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子宫颈电环切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安全有效,疗效优于传统的微波治疗,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电环切除 微波治疗 宫颈糜烂 疗效
下载PDF
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大敏 邹慧娟 +7 位作者 汪晶 马聪 彭晓清 李丹阳 周扬帆 杨雨露 曹云霞 许孝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患者特征。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系数创建了预测接受IVF/ICSI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列线图。结果活产组和流产组在基础资料、冷冻胚胎占比、治疗方案、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第14天血清hCG水平、第14天血清孕酮水平和孕囊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胚胎移植后阴道开始出血时间的AUC为0.644,血清hCG14的AUC为0.625)。结论基于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和胚胎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值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模型 胚胎移植 先兆流产 阴道开始出血时间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阿托西班对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解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晶 邹慧娟 +4 位作者 朱大敏 马聪 李丹阳 曹云霞 许孝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在行解冻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对其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278例,根据解冻移植前30 min内是否静脉注射小剂量阿托西班(6.75 mg/0.9 ml)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在行解冻胚胎移植前使用阿托西班对其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瘢痕子宫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278例,根据解冻移植前30 min内是否静脉注射小剂量阿托西班(6.75 mg/0.9 ml)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50例),分别从整体和不同移植次数(1次、2次、≥3次)分层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整体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第2次移植的患者的移植结局改善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冻胚胎移植前注射阿托西班不能显著改善瘢痕子宫不孕症患者的移植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西班 解冻胚胎移植 瘢痕子宫 移植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