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缪芸 倪朝民 《中国康复》 2009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电刺激
下载PDF
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负重近期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路玉峰 尚希福 +5 位作者 胡飞 赵其纯 朱亚林 史国光 贺瑞 吴鸣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置换早期下床负重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年龄≤70岁的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负重组(27例)和晚期负重组(29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早期负重组术后1周内下床拄拐自由负重,晚期负重组术后6...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置换早期下床负重的可行性。方法将56例年龄≤70岁的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负重组(27例)和晚期负重组(29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早期负重组术后1周内下床拄拐自由负重,晚期负重组术后6周后下地负重,分别对两组进行术后6周和3、6、12、24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周、3个月的Harris评分早期负重组为(71.9±10.2)分、(87.6±9.4)分,晚期负重组为(60.3±9.1)分、(74.0±12.0)分,早期负重组明显高于晚期负重组(P<0.01),X线最后随访时假体无松动、下沉;晚期负重组有2例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保证术中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前提下,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可以早期下床负重;近期能明显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 负重 初始稳定性 解剖型股骨假体 HARRIS评分
下载PDF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平衡及本体感觉差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邓晨 倪朝民 +4 位作者 罗正亮 李旭 凌晓冬 吴科荣 尚希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早期平衡及本体感觉的差异。方法选取单侧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215例(215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分组: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L-DAA)组(研究组)116例,年龄(55.28±5.... 目的探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早期平衡及本体感觉的差异。方法选取单侧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215例(215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入路分组: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L-DAA)组(研究组)116例,年龄(55.28±5.66)岁;后外侧入路(PLA)组(对照组)99例,年龄(56.65±5.82)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关节位置感觉(JPS)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研究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会影响患者平衡功能及本体感觉,而L-DAA入路与PLA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更有利于患者短期平衡及本体感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入路 平衡 本体感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