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华 马礼坤 +4 位作者 冯克福 陈鸿武 胡昊 郑丽梅 叶祺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112例,其中桡动脉组77例,股动脉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相关...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112例,其中桡动脉组77例,股动脉组35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100%,处理梗死相关血管所需的指引导管数[(1.12±0.23)根vs.(1.08±0.34)根]、穿刺至球囊扩张时间[(42.34±1.23)min vs.(48.18±2.34)min]、术中球囊数[(1.21±0.32)个vs.(1.18±0.25)个]、术中支架的使用数[(1.15±0.37)个vs.(1.16±0.21)个]、造影剂用量[(98.32±8.51)ml vs.(95.45±7.23)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中桡动脉组发生皮下血肿伴局部皮肤水疱8例,比股动脉组发生穿刺部位血肿13例少(P<0.05);桡动脉组无血管迷走反射发生,股动脉组在术后拔管压迫止血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5例;桡动脉组有1例导尿,股动脉组6例术后行导尿;住院天数桡动脉组明显较股动脉组少[(7.45±0.61)d vs.(8.39±0.53)d,P<0.05];住院期间桡动脉组因泵衰竭死亡1例,恶性心律失常猝死1例,股动脉组因泵衰竭死亡1例;术后6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期间两组均无MACE以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均有效、安全,但前者可以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导尿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股动脉 急诊处理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效性预测指标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3
2
作者 安春生 严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68,共3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伴心室不同步的中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已获证明。然而,近三分之一患者对CRT无反应。研究表明心肌影像技术有助于机械不同步的识别,最常用的指标为①侧壁之间收缩值的差值;②12节段模型中,达到收缩速...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伴心室不同步的中至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与安全性已获证明。然而,近三分之一患者对CRT无反应。研究表明心肌影像技术有助于机械不同步的识别,最常用的指标为①侧壁之间收缩值的差值;②12节段模型中,达到收缩速度峰值、时间之标准差。预测CRT疗效的其他指标有a、耗氧峰值;b、运动耐量;c、左室重构。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综述 预测指标
下载PDF
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克福 马礼坤 +1 位作者 余华 严激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168例,其中术后接受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的患者73例(泰嘉组),接受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168例,其中术后接受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的患者73例(泰嘉组),接受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95例(波立维组)。术后进行6个月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6%,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与前降支近段病变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与前降支近段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LM组)和左前降支近端病变(LAD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即刻的12导联...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在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与前降支近段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LM组)和左前降支近端病变(LAD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即刻的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ST段压低改变的特点。结果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共74例,LM组15例,LAD组59例。LM组Ⅰ、Ⅲ、aVL和aVF导联ST段压低比例显著高于LAD组(P均<0.05),V2~6ST段压低比例两组亦有差异(P均<0.01)。同时,V2~6导联ST段改变值两组亦有差异。多元分析表明Ⅲ、V2和V6导联ST段压低对急性左主干病变有预测价值(P均<0.001),其诊断的敏感度为26.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和准确度85.1%。结论Ⅲ、V2和V6导联ST段压低有助于鉴别急性左主干与左前降支近段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12导联心电图 冠状动脉左主干 左前降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脏收缩调节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0
5
作者 安春生 严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前应用心脏收缩调节(CCM)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显示疗效。临床上CCM信号通过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传到心脏,并经起搏电极与心脏联接,植入过程类似于双腔起搏器。研究表明对心衰的动物及患者长期应... 目前应用心脏收缩调节(CCM)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显示疗效。临床上CCM信号通过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传到心脏,并经起搏电极与心脏联接,植入过程类似于双腔起搏器。研究表明对心衰的动物及患者长期应用CCM,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改善其左室整体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导致心肌细胞内肌浆网钙离子循环改善,进而提高其收缩性能。CCM治疗不仅安全,而且能显著提高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但其疗效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收缩调节器 综述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0,共3页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逆转心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心衰住院率。2009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成人心衰诊疗指南中CRT的Ia类适应证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房颤)患...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逆转心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心衰住院率。2009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成人心衰诊疗指南中CRT的Ia类适应证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仅为IIa类适应证。但房颤在心衰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类患者CRT的疗效如何,如何选择适当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反应性,目前仍有争议。我们就心衰合并房颤患者CRT疗效和处理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合肥地区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况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栗君 刘伏元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576-579,共4页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况。方法筛选合肥地区健在冠心病患者;221例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年,分为PC I组和非PC I组,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水平、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21例CHD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冠心病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况。方法筛选合肥地区健在冠心病患者;221例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年,分为PC I组和非PC I组,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水平、吸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21例CHD患者危险因素比较,血压未达标率得到改善(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吸烟、血糖、体重指数增高的比率类似(P>0.05)。2.PC I组收缩压增高的比率在减少(P<0.05);体重指数增高比率在增加(P<0.05);总胆固醇增高的比率在减少(P<0.05);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血糖增高的比率未得到改善(P>0.05);非PC I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体重指数增高的比率均类似(P>0.05);3.PC I组与非PC I组随访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未达标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PC I组与非PC I组随访时体重指数未达标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出院后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改善,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吸烟、血糖、体重指数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PC I组与非PC I组危险因素控制均未得到改善,但非PC I组体重指数控制情况优于PC I组。因此需要提高冠心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指数达标率,加强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地区 冠心病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X线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杨 褚俊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许多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和心肌活性,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多层螺旋X线断层扫描仪的融合,把钙化积分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许多国家首要的死亡原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和心肌活性,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多层螺旋X线断层扫描仪的融合,把钙化积分和无创性的X线断层扫描仪血管造影加入心肌灌注显像和代谢显像,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形态和功能方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1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9
作者 苏浩 严激 +3 位作者 徐健 范西真 刘伏元 孙贤林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1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明确诊断为NVM的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全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心功能不全者13例,其中伴有心律失常7例,未有栓塞病...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明确诊断为NVM的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全胸片、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心功能不全者13例,其中伴有心律失常7例,未有栓塞病例。结论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栓塞。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总体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表现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
10
作者 邢晓倩 徐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而心肌纤维化作为引起心房颤动的可能原因之一也逐渐被深入的研究。现从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角度出发,探讨心肌纤维化与心房颤动的发生以及维持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就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作一...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而心肌纤维化作为引起心房颤动的可能原因之一也逐渐被深入的研究。现从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角度出发,探讨心肌纤维化与心房颤动的发生以及维持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就可能的共同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肌纤维化 发病机制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死亡原因分析
11
作者 吴华清 严激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53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成功置入CRT系统,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1~80个月,观察患者病...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53例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药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成功置入CRT系统,术后常规应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随访1~80个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结果。结果:7例死亡,其中5例为心源性死亡,2例为非心源性死亡。心源性死亡主要是心功能恶化和心律失常所致。心功能恶化与基础心脏病和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有关。结论:CRT患者的死亡有多种类型,其中心源性死亡与基础心脏疾病和术后房颤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死亡原因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孟培娜 严激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334-337,共4页
近十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和新型变性肌力药物的陆续出现,已经结束的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有一部分药物能更好的改善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现就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经室间隔穿刺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心内膜导线的经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浩 徐健 +7 位作者 严激 朱红军 沈伟 宇霏 陈康玉 胡凯 刘志泉 王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5-689,共5页
目的:对于经冠状窦途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心室心外膜导线失败的患者,探讨采用经室间隔穿刺的方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导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例患者因冠状窦畸形经冠状窦途径植入CRT左心室心外膜导线失败,采用经室间隔穿刺... 目的:对于经冠状窦途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心室心外膜导线失败的患者,探讨采用经室间隔穿刺的方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导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例患者因冠状窦畸形经冠状窦途径植入CRT左心室心外膜导线失败,采用经室间隔穿刺的方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导线,随访电极参数及CRT疗效。结果:2例患者均成功采用经室间隔穿刺的方法植入CRT左心室心内膜导线,随访期间电极参数稳定,未见明显不良事件,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针对经冠状窦途径植入CRT左心室心外膜导线失败的患者,采用经室间隔穿刺的方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导线获得成功,但因例数少,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 室间隔穿刺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克福 严激 +1 位作者 马礼坤 余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因冠心病心绞痛住院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8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1例,未合并糖尿病者(非糖尿病组)56例。...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因冠心病心绞痛住院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87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1例,未合并糖尿病者(非糖尿病组)5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和1个月抽取外周血,采用标准的酶联免疫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分析和比较两组各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hsCRP在术后24小时浓度达到高峰(14.35±6.22μg/L),与术前(9.35±5.23μg/L)、术后1个月(7.19±5.32μ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糖尿病组(12.68±6.07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D40L、ICAM-1在术前和术后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糖尿病组MMP-9在术后持续升高,1个月时达到高峰(34.74±10.70μg/L),与术前(19.64±6.03μg/L)和术后24小时(20.00±7.06μ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术后1个月时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29.83±8.51μg/L,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MMP-9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存在较长时间持续增高的现象,其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炎症介导素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郁秀娟 丁晓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VR)是指心肌损伤后由于基因组表达改变引起的分子、细胞和间质的改变,分子改变表现为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的表达增加,细胞的改变包括心...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VR)是指心肌损伤后由于基因组表达改变引起的分子、细胞和间质的改变,分子改变表现为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的表达增加,细胞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坏死、凋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等,间质的改变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胶原聚集又称纤维化,它们之间关系复杂,共同促进MI后VR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 死后 心肌细胞 基因组表达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PMA诱导THP-1源巨噬细胞的MMP-1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东 严激 陈康玉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探讨PMA诱导THP-1源分化成巨噬细胞后不同时间(0、12、24、48、72 h)MMP-1的蛋白和mRNA表达。方法采用佛波醇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不同时间MMP-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24 ... 目的探讨PMA诱导THP-1源分化成巨噬细胞后不同时间(0、12、24、48、72 h)MMP-1的蛋白和mRNA表达。方法采用佛波醇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不同时间MMP-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24 h MMP-1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0.545 0±0.008 26,0.048 6±0.010 65;0.118 0±0.013 00,0.091 7±0.008 15;0.190 0±0.001 80,0.165 8±0.784 70;0.142 3±0.116 40,0.127 7±0.009 20;0.095 5±0.002 29,0.054 6±0.022 15;P<0.05,P<0.01)。结论 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后,在24 h MMP-1蛋白和mRNA表达最高,24 h可能降解斑块胶原纤维最强,促进AS的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 THP-1 巨噬细胞 MMP-1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血压升高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情况
17
作者 何友权 刘伏元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伴血压升高患者在不同状态下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方法对57例OSAS合并高血压或正常高值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水平进行调查和随访,并与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数值进行比较分...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伴血压升高患者在不同状态下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方法对57例OSAS合并高血压或正常高值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水平进行调查和随访,并与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行腭咽成形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高血压组调查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住院时SBP及DBP相比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调查时与住院时相比无差异(P>0.05)。(2)正常高值组调查时SBP、DBP、FBG、TC均较住院时增高(P<0.05);调查时TG与住院时相比无差异(P>0.05)。(3)合并高血压且行OSAS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后SBP、DBP与手术前SBP、DBP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血压得到控制,但血糖和血脂有增高趋势;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出院后血压、血糖、血脂均有增高趋势;OSAS伴高血压患者手术后血压水平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血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2 位作者 马礼坤 冯克福 余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8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2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SAP组),另有造影检查正常的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8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2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SAP组),另有造影检查正常的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基线CXCL1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结果:CXCL16、hsCRP和IL-18在ACS组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CX-CL16和IL-18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CXCL16与hsCRP(r=0.437,P<0.01)、IL-18(r=0.552,P<0.01)和HDL(r=-0.321,P<0.01)存在相关性,而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以所有研究对象CXCL16的均数为界点,分成CXCL16>2 246.97 ng/L组和CXCL16≤2 246.97 ng/L组,分析2组间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的关系,结果上述4项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XCL16和hsCRP是ACS的重要危险因子。随访结果显示,ACS组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S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仅3个月和6个月时hsCRP进入模型,表明hsCRP对冠心病患者短期MACE事件发生具有预测价值,而CXCL16无此预测价值。结论:CXCL16是传统危险因素之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CXCL16和hsCRP,可能会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CXC趋化因子配体16
原文传递
PET-CT评价心肌病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一例
19
作者 严激 徐健 +3 位作者 范西真 孙贤林 安春生 陈康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2-542,共1页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气促、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8年3月1日人院。患者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有心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级”,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无高...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气促、心悸2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8年3月1日人院。患者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伴有心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级”,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心电图:I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左柬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20ms。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94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4%;左心室壁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下降,左心室侧壁和后间隔达峰时限最大差值9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病学会 治疗效果 CT评价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房室传导阻滞 左心室射血分数 同步
原文传递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
20
作者 安春生 严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6期505-507,共3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临床疗效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CRT作用主要的分子机制如下:1恢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表达,改善K^+通道、Na^+通道功能,抑制晚Na^+电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减少早期后除极发作;2恢复β_1、β_2和增加、改善β_(AR);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临床疗效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CRT作用主要的分子机制如下:1恢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表达,改善K^+通道、Na^+通道功能,抑制晚Na^+电流,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减少早期后除极发作;2恢复β_1、β_2和增加、改善β_(AR);3恢复内质网Ca^(2+)循环;4CRT改善心肌细胞存活;5增加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综述 心力衰竭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