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联合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伟 李红旗 +2 位作者 潘婷 孙俊 王国平 《安徽医学》 2020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学习的10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试验组...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病例导入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学习的10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病例导入式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临床诊疗能力成绩分别为(88.62±4.87)分和(42.38±3.0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问卷调查体验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病例导入式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神经内科 教学
下载PDF
PBL教学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胡伟 汪雷 +1 位作者 朱余友 王国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4-105,142,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LBL)及讲座式教学(P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生75人,平均分为对照组、LBL组及PBL组,进行8周的临床教学,通过出科...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问题导向教学(LBL)及讲座式教学(PBL)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在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生75人,平均分为对照组、LBL组及PBL组,进行8周的临床教学,通过出科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组的教学模式评价及出科考试成绩较对照组、LBL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LBL组的临床诊断思维(P=0.73)、理论联系实践(P=0.20)、团队合作能力(P=0.31)、体格检查(P=0.73)及诊疗计划(P=0.30)成绩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L组和LBL组教学模式评价及出科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BL教学对神经内科住培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方面较LBL教学、传统教学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内科 问题导向教学 讲座式教学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研究现状 被引量:50
3
作者 施丽丽 任明山 吴元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PN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氧化应激学说倍受关注。急慢性高血糖可引起活性自由基产生过多,超过自身抗氧化能力,便产生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可通过直接损伤和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PN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氧化应激学说倍受关注。急慢性高血糖可引起活性自由基产生过多,超过自身抗氧化能力,便产生氧化应激状态。氧化应激可通过直接损伤和激活各种通路的方式损伤血管和神经组织;另外,氧化应激反应还参与多种代谢紊乱假说。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反应在DPN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近年氧化应激学说与DPN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自由基 代谢紊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常琦 吴元波 +3 位作者 任明山 吴元洁 叶山东 杨光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评估DPN病情严重程度,根据VPT评分将DPN严...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评估DPN病情严重程度,根据VPT评分将DPN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与无DPN组比较临床特征、血生化及常规指标等的差异;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探讨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资料DPN的总发生率为57.2%,其中轻、中、重度3组患者DPN的发生率分别为22.4%、21.0%、13.8%。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率在轻、中、重度DPN组和无D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lc、BMI、AST、RDW-CV、DR、PAD为DPN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HbAlc、BMI、AST、RDW-CV、并发PAD及并发DR可能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震动感觉阈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氧化应激促进凋亡相关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施丽丽 任明山 +2 位作者 吴元洁 吴元波 沈玲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选取成模大鼠17只作为模型组(M... 目的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选取成模大鼠17只作为模型组(M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组)大鼠15只。8周后,取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采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发动相关蛋白-1(Drp-1)和Bax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明显,体重增加不明显,血糖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p-1、Bax、8-OHdG及Caspase-3表达均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8-OHdG与Caspase-3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98,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促进凋亡相关因子表达增多,最终促发细胞凋亡可能是DPN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坐骨神经 Drp-1 8-OHDG 凋亡相关因子
下载PDF
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梗死及神经功能评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承韶晖 陈晓蓉 +1 位作者 侯冠峰 吴蕾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缺血/ 再灌注(I/R)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 评分的影响.方法 40 只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 A 预处理组、丹参酮Ⅱ A 治 疗组,每组10 只。用改良Longa ...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对缺血/ 再灌注(I/R)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神经功能 评分的影响.方法 40 只SD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 A 预处理组、丹参酮Ⅱ A 治 疗组,每组10 只。用改良Longa 栓线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2 h 后开放血流再灌注。24 h 处死 大鼠取脑。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术后12 h 和24 h 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 模型 组脑梗死体积明显高于丹参酮Ⅱ A 预处理组和治疗组〔(33.5±6.7)% 比(24.3±4.8)%、(25.3±4.6)%,均P < 0.01〕;模型组脑含水量明显高于预处理组和治疗组〔(84.6±4.2)% 比(79.9±6.3)%、(80.1±6.0)%,均P <0.01〕; 模型组12 h、24 h 神经功能评分(分)高于预处理组和治疗组(12 h :3.10±0.48 比2.30±0.59、2.50±0.50,24 h : 3.30±0.62 比1.90±0.36、2.10±0.46,P <0.05 或P <0.01).结论 丹参酮Ⅱ A 磺酸钠可以减少I/R 模型大鼠 的脑梗死体积,降低脑含水量,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丹参酬Ⅱ A磺酸钠 大鼠
下载PDF
β-巯基乙醇和脑匀浆上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诱导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嵘峰 陈荣志 +1 位作者 薛绍礼 任明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β-巯基乙醇(BME)和大鼠脑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经贴壁法体外扩增、传代和流式细胞仪鉴定。①以1mmol/L浓度BME的含血清DMEM培... 目的探讨β-巯基乙醇(BME)和大鼠脑匀浆上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经贴壁法体外扩增、传代和流式细胞仪鉴定。①以1mmol/L浓度BME的含血清DMEM培养基预诱导24 h,再以含5 mmol/L BME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诱导5 h至MSCs神经分化。②使用大鼠脑匀浆上清诱导MSCs,48 h至神经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两种诱导方法MSCs培养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MSCs有97.5%表达CD90抗原,1.72%表达CD45抗原。两种方法诱导后的细胞均具有神经细胞的形态特征;相比脑匀浆上清BME诱导组细胞形态变化更快。两种方法都可诱导MSCs表达NSE;鼠脑匀浆上清可诱导MSCs表达GFAP。结论MSCs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塑性,相比BME,鼠脑匀浆上清具有诱导MSCs向胶质细胞分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元 神经胶质 巯基乙醇 细胞培养技术
下载PDF
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忠奎 夏元亮 +2 位作者 锁六军 任明山 孙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是脑卒中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旨在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score, CAS)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early neurological de... 目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是脑卒中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旨在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cerebral atherosclerosis score, CAS)与轻型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 N D )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 0 1 3年1 月至2 0 1 5年1 2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轻型缺血性卒中[ 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 IH S S )≤3 分] 患者2 6 5 例,其中非E N D 组2 2 6 例,EN D 组3 9 例.END定义为人院72 h 内任一时刻复评NIHSS评分较人院时增加2分或2分以上.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MRA、颈部CTA检查,计算CAS[ 包括大脑中动脉(M1、M2、M3) 、大脑前动脉(A1、A2 ) 、大脑后动脉(P1、P2 ) 、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起始部以前)狭窄≥ 5 0 % 的血管段均计1 分,C A S为上述总分],分析CAS与轻型缺血性卒中E N D 的联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估CAS对E N D 的预测能力,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基线 NIHSS 评分( OR = 2 .2 7 2 ,9 5 % CI:1 .3 5 2 - 3 .8 2 3 )、CAS 评分(0 R = 1.5 3 5 ,95%CI:1.162-2.011)是E N D 的危险因素.CAS判断E N D 的最佳截断点为2 分,灵敏度64.1% ,特异度68.1% . 结论对于CAS≥2 分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高度警惕E N D 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心肌酶及NO变化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炽天 胡志涛 +1 位作者 吴元波 任明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的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患...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的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NO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K、CK-MB、LDH、α-HBDH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分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疾病严重程度和分型的了解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血清 心肌酶 NO
下载PDF
CyclinD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俊芳 崔博 +1 位作者 沈东超 崔丽英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针对小鼠cyclinD1基因构建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转染小鼠神经干细胞,检测其表达水平。方法:根据cyclinD1基因信息,采用DNA重组技术将Nestin promoter-Ccnd1基因插入plenti6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获得慢病毒载体plenti-D1;经测序鉴定... 目的:针对小鼠cyclinD1基因构建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转染小鼠神经干细胞,检测其表达水平。方法:根据cyclinD1基因信息,采用DNA重组技术将Nestin promoter-Ccnd1基因插入plenti6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获得慢病毒载体plenti-D1;经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生产病毒液,并检测病毒滴度。设立空白对照组、阴性病毒对照组及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将病毒转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转染前后3组cyclinD1表达情况,MTT法检测不同MOI值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测序结果证实cyclinD1基因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小鼠cyclinD1基因过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过表达慢病毒感染组cyclinD1 mRNA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Western Blot鉴定cyclinD1蛋白表达成功。plenti-D1的MOI值为10、20、50时均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cyclinD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能感染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外源基因稳定表达。cyclinD1基因过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 过表达 神经干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关于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文静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0期1563-1564,共2页
神经病学的研究范围广,与多种内科知识相互穿插,相互覆盖。它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加上课时又少,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医学生人文... 神经病学的研究范围广,与多种内科知识相互穿插,相互覆盖。它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加上课时又少,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学科。因此,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更好的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多媒体 情景教学 人文素质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NK细胞与铜死亡的相关基因分析
12
作者 陈桂琳 汤其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172-4180,共9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相关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生物信息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NK细胞与铜死亡机制的相关性,可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方向。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与铜死亡...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相关致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生物信息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NK细胞与铜死亡机制的相关性,可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方向。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与铜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在临床标本水平加以验证。方法:利用GEO在线数据库筛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和NK细胞相关基因,与已报告的铜死亡因子取交集,获取差异表达的铜死亡相关基因;接着采用RT-qPCR技术对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实验验证,实验样本来自于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2021-2023年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按照纳排标准纳入疾病组30例及对照组20例。后续进一步使用在线GeneMANIA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R语言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基于ENCODE数据库进行转录因子预测。结果与结论:①利用GSE63060数据集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GSE168522数据集中NK细胞相关基因、已报告的铜死亡基因,应用在线韦恩图工具、LASSO算法及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筛选获取4个差异表达的铜死亡相关基因:铁氧还原蛋白1(ferredoxin 1,FDX1)、铜离子转运ATP酶a肽(ATPase Cu^(2+)transporting alpha polypeptide,ATP7A)、丙酮酸脱氢酶β(pyruvate dehydrogenase El subunit beta,PDHB)和二氢硫辛酰胺琥珀酰转移酶(dihydrolipoamide succinyltransferase,DLST)。②临床样本实验验证,FDX1和ATP7A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P<0.001),且在载脂蛋白E4不同基因型中呈差异性表达(P<0.01,P<0.001);PDHB和DLST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下调(P<0.001),在载脂蛋白E4不同基因型中表达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发现20种功能蛋白与关键基因相关联,免疫浸润分析结果验证了关键基因与12个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相关性(以P<0.05为具有相关性)。④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提示,FDX1,ATP7A,PDHB和DLST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存在差异性表达,这4个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的NK细胞中可能通过铜死亡机制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结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信息学 NK细胞 铜死亡 FDX1 ATP7A PDHB DLST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的纳米成像及仿生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亚玲 段远慧 +3 位作者 孙熔 石志贞 杨利佳 群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99-906,共8页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核心机制——炎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纳米技术以其独特的生物兼容及精准靶向等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提供了崭新视角。文章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纳米材料靶向巨噬细胞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成...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核心机制——炎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纳米技术以其独特的生物兼容及精准靶向等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提供了崭新视角。文章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纳米材料靶向巨噬细胞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成像及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纳米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成像 仿生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孙熔 胡富勇 +4 位作者 吴亚玲 石志贞 段远慧 杨利佳 群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00-506,共7页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筛选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可能存在颈动脉硬化的风险人群共239例,按照排纳标准最终纳入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彩超对颈...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筛选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可能存在颈动脉硬化的风险人群共239例,按照排纳标准最终纳入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颈动脉彩超对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评价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n=40)、斑块稳定组(n=43)、斑块不稳定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清β2M、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等,以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3组数据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β2M是否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β2M水平预测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β2M、Hcy、Cys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在颈动脉内膜正常、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中β2M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即血清中β2M水平越高,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率越大。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中β2M水平为1.875 mg/L时能够较好地预测斑块的不稳定性。结论 血清中β2M水平是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Β2-微球蛋白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彩超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余泽霖 余良辰 +1 位作者 刘晓敏 余锋 《安徽医学》 2024年第9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92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PFO患者资料。依据CS诊断结果分为PFO合并CS组(43例...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92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确诊的PFO患者资料。依据CS诊断结果分为PFO合并CS组(43例)及单纯PFO组(49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FO合并CS患者的危险因素。对于PFO合并CS者依据TEE结果分为大尺寸PFO(15例)、小尺寸PFO(28例)及长隧道型PFO(33例)、非长隧道型PFO(10例),分别比较各组间CS的病灶分布、累及的血管、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水平。结果PFO合并CS组中,男性、低龄、有高血压病史、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大尺寸PFO患者占比高于单纯PF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尺寸PFO、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PFO合并CS的危险因素(OR=3.251、6.806)。大尺寸PFO与小尺寸PFO之间CS的病灶分布(P=0.555)、累及的血管(P=1.000)、发病严重程度(Z=-1.362,P=0.174)及预后(Z=-0.513,P=0.61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长隧道型PFO与非长隧道型PFO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5、0.326、0.766、0.457)。结论大尺寸PFO、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PFO合并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隐源性脑卒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无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磁共振改变与神经心理评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前友 王文静 +4 位作者 刘亮 程义壮 金晓毛 姚晓波 曾飞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4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无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与神经心理评分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心理评分及头颅磁共振等检查。结果 VCIND组多发病灶者发生率64.44%,较对照组的39.29%明显增高(χ2=4... 目的研究无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与神经心理评分的关系。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心理评分及头颅磁共振等检查。结果 VCIND组多发病灶者发生率64.44%,较对照组的39.29%明显增高(χ2=4.411,P=0.036);病灶位于额颞叶的比例(48.89%)较对照组(25.0%)也明显增高(χ2=4.114,P=0.043)。VCIND组多发病灶病例较单发病灶病例的MMSE及MoCA评分减少(t=-2.15,P=0.04及t=-2.55,P=0.01),病变位于额颞叶者较位于其他部位者MMSE及MoCA评分减少(t=-2.63,P=0.01及t=-2.83,P=0.01)。结论磁共振显示的病灶数量及部位对VCIND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数量多、位于额颞叶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加明显。MMSE及MoCA评分与VCIND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磁共振 神经心理评分
下载PDF
磁共振表现为双侧对称颞叶内侧及杏仁核异常信号神经梅毒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晓敏 余锋 陈银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2-842,共1页
患者男,48岁。系“精神行为异常伴发作性肢体抽搐16d”入院。16d前患者家人发现其言语增多,精神行为异常(将自己手表扔入池塘)、躁狂、幻觉(幻觉见到已故的人),未就诊。2周前家人发现其昏迷在家,身上有大量呕吐物,急诊入当地... 患者男,48岁。系“精神行为异常伴发作性肢体抽搐16d”入院。16d前患者家人发现其言语增多,精神行为异常(将自己手表扔入池塘)、躁狂、幻觉(幻觉见到已故的人),未就诊。2周前家人发现其昏迷在家,身上有大量呕吐物,急诊入当地医院,住院过程中多次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伴口唇紫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表现 神经梅毒 异常信号 杏仁核 精神行为异常 内侧 颞叶 对称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HT22海马神经元发生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许璐 汤其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抑制小鼠海马细胞(HT22)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处理HT22细胞建立铁死亡损伤模型,再用TanⅡA干预损伤的HT22细胞。以HT22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4组:对照组、Erastin组、TanⅡA组,...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抑制小鼠海马细胞(HT22)发生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铁死亡激活剂Erastin处理HT22细胞建立铁死亡损伤模型,再用TanⅡA干预损伤的HT22细胞。以HT22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4组:对照组、Erastin组、TanⅡA组,TanⅡA+锌原卟啉(ZnPP)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氟硼二吡咯(BODIPYTM)581/591C11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及脂质过氧化(LPO)变化;特异性Fe^2+荧光探针(FeRhoNoxTM-1)检测细胞内活性铁含量;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铁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0.5μmol/LErastin作用HT22细胞能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增加细胞内ROS、LPO及活性铁含量(P<0.001);与Erastin组比较,TanⅡA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01),细胞内ROS、LPO及活性铁含量明显减少。Westernblot结果显示TanⅡA能够促进细胞内HO-1蛋白的表达。结论TanⅡA对Erastin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HO-1的表达,减少细胞内ROS、LPO、活性铁含量,从而对细胞发生铁死亡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Erastin HT22细胞 铁死亡 神经保护 HO-1
下载PDF
糖尿病血糖漂移下内质网应激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19
作者 周晓雨 任明山 吴元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血糖漂移状态下对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脑组织损伤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糖尿病模型组(n=50),糖尿病模型组以1%链...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血糖漂移状态下对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脑组织损伤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糖尿病模型组(n=50),糖尿病模型组以1%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6只糖尿病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持续高血糖组(n=20)和波动高血糖组(n=26),波动高血糖组制作血糖漂移模型。波动造模6周后统计各组大鼠每日血糖平均水平(MBG)、每日血糖平均水平的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CA1区肌醇依赖的跨膜蛋白激酶1(IRE1)和Bcl-2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情况。结果波动高血糖组的SDBG、LAG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持续高血糖组(P<0.05),MBG低于持续高血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波动高血糖组IRE1、CHOP、GRP78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cl-2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血糖漂移状态促进海马神经元内质网过度应激从而加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漂移 内质网应激 海马
下载PDF
HINT1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轴突型神经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洁 张丽 +3 位作者 汤其强 王黎 施勤 赵江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94-395,共2页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包括一系列具有临床和基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2012年Zimon等研究发现HINT1基因突变可导致常染色隐性遗传的伴有神经性肌强直的轴突型神经病(ARAN—NM)。现将我科收治的HINT1基因突变所致的ARAN.NM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基因突变 轴突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性肌强直 基因异质性 隐性遗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