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大鼠脑皮质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燊 刘家传 +3 位作者 王春琳 王金标 杨艳艳 刘光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颅脑损伤大鼠脑皮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构建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后1 h、3 h、6 ... 目的探讨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在颅脑损伤大鼠脑皮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96)和对照组(n=12),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构建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伤后1 h、3 h、6 h、12 h、1 d、3 d、7 d、14 d,采用RT-q 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挫伤区周围脑皮质MANF 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ANF m 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颅脑损伤后1 h即开始升高,6 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4 d时与对照组无差异,1 h^7 d各时间点实验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MANF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结论颅脑损伤后MANF出现阳性表达,且定位于胞质;MANF m 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颅脑损伤时激活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有关,MANF可能作为一种内质网应激敏感蛋白参与颅脑损伤后细胞抗凋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 内质网 应激 大鼠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兔脑爆炸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文江 方健 +4 位作者 刘家传 张永明 王春琳 朱捷 杨艳艳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脑爆炸伤模型,研究爆炸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情况,探讨爆炸伤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伤组,其中对照组10只。用纸雷管爆炸制作兔脑爆炸伤模型。外伤组分别随机分为伤... 目的通过建立兔脑爆炸伤模型,研究爆炸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情况,探讨爆炸伤后脑水肿的形成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外伤组,其中对照组10只。用纸雷管爆炸制作兔脑爆炸伤模型。外伤组分别随机分为伤后1 h、6 h、12 h、24 h、72 h、7 d、14 d 7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各组致伤动物脑组织皮层均有不同程度AQP-4表达,广泛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膜及周围突起,随着伤后时间的推移,AQP-4阳性表达逐渐增强,3 d后表达最明显,7 d后开始下调,14 d仍有较明显表达,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时相点AQP-4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QP-4的表达与爆炸性脑损伤引起的继发性脑水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水通道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脑水肿
下载PDF
黄芩苷对球囊拉伤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书红 蓝文雅 +6 位作者 李壮丽 刘玲 郭志良 叶瑞东 陈昕 赵玲玲 张仁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6只。后4组均在高脂饮食后,进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拉伤,构建AS模型。在第2周末和第10周末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第10周末处死大白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脂氧合酶(5-LO)、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和白三烯B4受体(BLT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HE染色测量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PC组TC、TG、LDL-C、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T组、BP组和BT组较PC组TC、TG、LDL-C水平、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1.76±0.97,1.04±0.11,1.83±0.17 vs 2.54±0.18)及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调脂、抑制5-LO炎症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颈动脉疾病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 受体 白三烯B4 血脂异常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5年随访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远 宋海燕 +6 位作者 张骏飞 董静 潘劲劲 陈照林 陈曦 刘波 陈从新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0-243,278,共5页
目的 评价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治疗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随访的复发情况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5年随访的169例近期应答者。记录患者临床及实验... 目的 评价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治疗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随访的复发情况并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5年随访的169例近期应答者。记录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治疗方案和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复发率,χ^2和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1、2、3、4、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28.4%、32.0%、33.1%、34.3%。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基线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水平、停药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停药时血清HB-sAg较基线下降程度、HBV基因型及干扰素疗程与复发相关。Cox回归显示,干扰素疗程与治疗结束时血清HBsAg水平RR(95%CI)分别为0.640(0.413-0.991)和1.789(1.218-2.629),是影响IFN-ɑ治疗近期应答者复发的主要指标。治疗结束时血清HBsAg≥2lgIU/ml所得复发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为49.5%和90.6%。结论 IFN-ɑ疗程过短和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仍高是近期应答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延长IFN-ɑ疗程可以降低复发风险,血清HBsAg定量有助于决定IFN-ɑ个体化治疗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 复发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