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坤 樊宗庆 +3 位作者 顾海侠 赵朋龙 管俞君 符东林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例,年龄(43.2±11.0)岁(18~76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克...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3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例,年龄(43.2±11.0)岁(18~76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克氏针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常规组,采用常规L形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术后跟骨后关节面移位距离、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以及跟骨宽度,评价复位效果。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更换敷料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关节面移位距离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内翻角、跟骨宽度均无差异(P>0.05),术后关节面移位距离存在差异(P<0.05),其中常规组和微创组均优于克氏针组(P<0.05),常规组与微创组间无差异(P>0.05)。克氏针组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和术后更换敷料次数方面均优于微创组和常规组(P<0.05);克氏针组和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微创组在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更换敷料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与克氏针固定和常规L形入路内固定相比,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内固定既能获得良好的关节面复位,又能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克氏针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