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el-Lavallée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1
作者 宁涛 马明明 +2 位作者 梅思伟 阮晓军 宋启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Morel-Lavallée损伤(MLL)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MLL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扫描,MRI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扫描平面的T_(1)WI、T_(2)WI和质子抑脂... 目的:探讨Morel-Lavallée损伤(MLL)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MLL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1.5T MRI扫描,MRI序列均包括至少一个扫描平面的T_(1)WI、T_(2)WI和质子抑脂序列。记录并分析损伤原因、损伤至MRI检查的时间,病变的位置、大小(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信号强度、是否存在假囊/结节及Mallado分型。结果:33例患者中22例受伤原因为车祸伤,7例为摔伤,2例为运动损伤,2例原因不明。患者自受伤至MRI检查时间为2~92 d,平均21.5 d。病变发生部位:小腿16例,大腿5例,膝关节3例,前臂、髋关节和肘关节各2例,上臂、手腕和踝关节各1例。病灶前后径平均2.27 cm、上下径平均11.28 cm、左右径平均6.42 cm;病灶形状:椭圆形13例,圆形12例,不规则形3例,条片状5例。T_(1)WI序列呈低信号7例,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指正在变化的信号,不高不低)13例,多种信号(低信号、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同时存在)3例;T_(2)WI序列呈高信号15例,混杂信号15例,多种信号3例;质子抑脂序列均呈高信号;假囊9例,结节10例。8例为Ⅰ型,6例为Ⅱ型,18例为Ⅲ型,1例为Ⅵ型。结论:MLL是闭合性皮肤软组织脱套伤,本组病例以Mallado分型1~3型为主。MRI特征性表现为皮下脂肪与深筋膜层可有不完整或完整包膜,内可伴分隔的囊袋样液性腔隙,质子抑脂序列呈高信号,病灶可呈不同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el-Lavallée损伤 脱套伤 磁共振成像 Mellado分型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倩倩 王秀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76,共5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文章综述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时机、内容、...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矫形融合术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肌肉骨骼等多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文章综述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时机、内容、效果、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下床 综述
下载PDF
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骨折
3
作者 刘朝宇 张建强 +4 位作者 徐文强 范永飞 马秀林 刘其鑫 王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早期疗效与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小儿骨科应用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1例... 目的探讨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早期疗效与手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小儿骨科应用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1例青少年股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3.5±2.1)岁,体重(60.2±6.5)kg,受伤至手术时间(4.4±1.8)d,左侧20例、右侧11例;收集所有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下肢全长、股骨头最高点平面与股骨大粗隆顶点平面间距离(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股骨颈最宽径(widest femoral neck diameter,FND)以及颈干角,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31例均采取侧卧位斯氏针辅助闭合复位青少年型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手术时间(67.9±20.4)min,术中出血量(124.4±34.8)mL;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8±5.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31/31),患侧及健侧下肢全长、ATD、FND、颈干角、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4.2±5.1)cm比(84.1±5.2)cm、(30.3±1.4)°比(31.1±1.3)°、(27.7±1.9)°比(27.4±1.4)°、(132.0±2.9)°比(131.7±2.7)°、(95.7±2.0)分比(96.1±1.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近端畸形、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功能障碍或内固定松动。结论侧卧位斯氏针摇杆技术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治疗结果 青少年
下载PDF
全镜下肘关节成形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
4
作者 毕文智 郭标 +5 位作者 康运康 崔红林 许健 刘一军 田进翔 刘义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全镜下肘关节成形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3例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9~68岁,平均(53.46±8.37)岁。合并尺神经症状者先行尺... 目的探讨全镜下肘关节成形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3例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39~68岁,平均(53.46±8.37)岁。合并尺神经症状者先行尺神经松解术,再行全镜下肘关节成形术,主要包括游离体清理、关节囊松解、骨赘去除。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肘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来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3.50±5.2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6.39±0.82)分降至(1.49±1.03)分,MEPS评分由术前(46.16±15.02)分升至(87.31±10.33)分,伸直活动度由术前(36.31±6.02)°改善至(10.46±3.86)°,屈曲活动度由术前(87.62±8.41)°改善至(122.38±6.43)°,屈伸活动度由术前(51.31±8.29)°改善至(111.9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腔引流通畅,平均引流(30.00±4.56)mL;1例术后4周因未坚持正规功能锻炼发生关节挛缩,未发生感染、神经系统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全镜下肘关节成形术治疗退行性重度肘关节僵硬,疼痛缓解明显,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镜 关节成形术 骨关节炎 僵硬 重度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脊柱矫形手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尹稳 于海洋 +6 位作者 郑国辉 崔西龙 翟云雷 王宏亮 董磊 张旭 盛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KDSAS)与髋关节活动改变、截骨方案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目前仍无针对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矫形手术的专门报道。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3月对3例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矫形手术 髋关节活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结报告 失代偿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辅助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尹稳 焦伟 于海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3-747,共5页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技术避免了传统切开直视下置钉对椎旁肌肉的剥离、脊神经后支的损伤,防止椎旁肌肉的失神经化,同时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出院快等明显优势,促...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技术避免了传统切开直视下置钉对椎旁肌肉的剥离、脊神经后支的损伤,防止椎旁肌肉的失神经化,同时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出院快等明显优势,促进了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近年来,随着3D打印、脊柱内镜、导航系统及新型经皮椎弓根螺钉等技术迅猛发展,PPS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置钉辅助技术也得到不断改进,现就PPSF的临床应用现状、局限性及不同置钉辅助技术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 脊神经后支 手术切口 椎旁肌肉 临床应用现状 失神经 置钉 3D打印
下载PDF
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
7
作者 李超 于海洋 +6 位作者 付青松 李海江 尹稳 王伟 邹欣欣 张伟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6-1025,共10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 目的:评价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矫形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2月对我院15例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行经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手术治疗,术前仅1例严重脊柱侧后凸患者行头盆环牵引。男6例,女9例,年龄13~18岁(16.1±1.6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3例,特发性11例,神经纤维瘤病性1例。术前侧凸Cobb角82°~144°(102.5°±17.6°),侧凸的柔韧性为6.4%~28.5%[(21.56±5.70)%];后凸50°~95°(68.1°±15.3°),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C7中垂线与骶骨中垂线距离)2.0~6.8cm(3.40±1.37cm)。术前四肢肌力及感觉均正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板楔形截骨5.20±0.56个(4~6个),松解椎间隙5.20±0.56个(4~6个),手术时间6.1~7.9h(7.00±0.51h),术中出血量1050~2500ml(1450.0±521.3ml)。术后侧凸Cobb角18°~40°(28.0°±6.6°),矫正率72.5%;后凸22°~42°(27.8°±6.1°),矫正率58.4%;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cm(0.85±0.74cm),矫正率72.8%。随访25~41个月(33.1±5.4个月)。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9°~43°(30.0°±6.9°),矫正率70.6%;后凸22°~42°(28.6°±6.5°),矫正率57.2%;冠状位躯干偏移距离0.2~2.3cm(1.10±0.72cm),矫正率71.3%。无胸膜破裂,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矫正度无显著丢失。1例患者术前骨盆牵引发生钉道感染,经局部换药及抗生素应用,2周后感染控制;1例术后第3天发生十二指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采取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左侧卧位,术后2周痊愈;1例T4左侧椎弓根螺钉侵入椎管压迫神经,术后5h发生左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术后8h去除T4左侧椎弓根螺钉,术后5个月左下肢功能完全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凸侧椎板楔形截骨经肋椎关节松解胸椎间隙治疗青少年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不需要剥离椎体侧方胸膜,手术解剖层次表浅和创伤小,不仅有助于增加脊柱柔韧性,而且可提供足够的压缩和闭合空间来矫正脊柱侧后凸,能获得良好的脊柱三维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脊柱侧后凸 青少年 凸侧椎板楔形截骨 肋椎关节 胸椎间隙松解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或足复合组织缺损
8
作者 李俊杰 焦伟 +6 位作者 郭灰灰 何威 罗彬 宋启威 马明明 闫会海 宁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9,共7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或足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骨科显微修复与重建病区采用ALTPF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足复合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2例,...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或足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骨科显微修复与重建病区采用ALTPF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足复合组织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2例,女7例,年龄4~65岁,平均28.1岁,手背创面3例伴6指指伸肌腱缺损;足背创面5例伴10趾趾伸肌腱和1条胫前肌腱缺损;踝后创面1例伴跟腱缺损。软组织缺损范围8.0 cm×6.0 cm~15.0 cm×10.0 cm,肌腱(跟腱)缺损长度6.0~13.0 cm。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定位股前外侧区域穿支分布情况,结合创面特点设计、切取ALTPF,切取适当大小的ALTPF(9.0 cm×6.5 cm~18.0 cm×7.5 cm)和阔筋膜(1.5 cm×8.0 cm~4.5 cm×15.0 cm)修复创面,阔筋膜桥接修复缺损的伸肌腱和跟腱。9例阔筋膜供区和8例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1例皮瓣供区于同侧髂腹股沟区取皮植皮。出院后通过门诊、微信、上门等方式随访,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和并发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部功能,依据足踝关节活动范围和运动功能Mazur评分标准评定足踝部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且临床资料完整,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3.4个月。9例ALTPF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8例皮瓣供区仅留线形瘢痕,1例植皮处轻度片状瘢痕。皮瓣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厚度适宜,均未行皮瓣修薄整形术。末次随访时,3例手部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1例;6例足踝部功能依据足踝关节活动范围和运动功能Mazur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结论ALTPF结合阔筋膜移植修复手、足复合组织缺损,一个供区同时满足两种组织需求,供区损伤小、受区精准修复,避免分期手术,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阔筋膜 复合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三种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志林 刘朝宇 +5 位作者 贾国强 孟连 蒋健一 马海龙 孙军 徐文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662,共6页
目的比较顺行弹性髓内钉固定(ESIN-A)、逆行克氏针固定(KW-R)和逆行精准塑形弹性髓内钉固定(ESIN-RPS)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DRMDJ)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和安徽医科大... 目的比较顺行弹性髓内钉固定(ESIN-A)、逆行克氏针固定(KW-R)和逆行精准塑形弹性髓内钉固定(ESIN-RPS)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DRMDJ)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骨科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DRMDJ骨折患儿资料。男64例, 女48例;年龄(8.4±2.3)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3组:ESIN-A组36例, KW-R组52例, ESIN-RPS组24例。比较三组患儿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复位后即刻正、侧位X线片上骨折对位率与残余成角;比较术后1年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三组患儿手术时间KW-R组[(71.2±9.2) min]最长, ESIN-A组[(65.1±13.1) min]其次, ESIN-RPS组最短[(51.7±17.1) min];术中透视次数KW-R组[(13.9±6.3)次]最多, ESIN-A组[(9.0±2.8)次]其次, ESIN-RPS组最少[(6.4±2.0) min];正、侧位X线片上对位率ESIN-RPS组最佳(93.1%±4.6%、95.2%±3.3%), KW-R组其次(82.1%±11.0%、88.1%±7.4%), ESIN-A组最差(80.4%±9.9%、86.7%±6.9%), 残余成角ESIN-RPS组最小(3.3°±1.8°、2.9°±2.1°), ESIN-A组其次(5.2°±1.0°、5.0°±3.2°), KW-R最大(6.6°±1.6°、7.5°±2.7°), 以上项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IN-A组切口长度[(1.8±0.3) cm]显著大于ESIN-RPS组[(1.4±0.2) cm], 术中失血量[(8.3±2.2) mL]显著多于ESIN-RPS组[(5.5±1.6) 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IN-RPS组、ESIN-A组和KW-R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优率分别为95.8%(23/24)、86.5%(31/36)和86.1%(46/5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W-R组和ESIN-A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5.0%, 13/52)和(25.0%, 9/36)]显著高于ESIN-RPS组(4.2%, 1/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IN-A、KW-R术式相比, ESIN-RP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辐射少、正侧位对位好、并发症少等优势, 可作为儿童桡骨远端干骺交界区骨折治疗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儿童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干骺交界区
原文传递
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樊宗庆 符东林 +3 位作者 潘檀 刘坤 郁长修 聂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8期540-546,共7页
目的探讨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6例,其中男17例、女39例,年龄59~78(68.5±4.5)岁。5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 目的探讨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6例,其中男17例、女39例,年龄59~78(68.5±4.5)岁。5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辅助完成TKA;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股骨远端外旋3°的测量截骨技术完成TKA。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等临床基线资料。(2)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以及术中初始屈曲间隙不平衡(IFA)发生率;观察患者术后假体安装的位置情况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3)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膝关节异响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膝内翻角、股骨假体旋转误差,术后1年采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膝关节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膝关节协会(KSS)评分标准分别评估膝关节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测量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评估膝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1)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和围术期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中观察组IFA发生率为7.7%(2/26),低于对照组的5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P<0.001)。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假体安装的位置良好。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3)5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5(21.0±3.2)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膝关节僵硬1例,对照组膝关节僵硬2例、异响1例,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10)。术后3个月,观察组股骨假体旋转误差(0.4°±1.7°)小于对照组(1.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08);2组间膝内翻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468)。术后1年,观察组VAS评分(1.3±0.6)分,低于对照组的(2.2±1.1)分;膝关节KSS临床评分(91.2±2.9)分、功能评分(91.1±4.3)分及膝关节ROM为106.9°±10.6°,均大于对照组的(88.0±6.2)分、(86.8±4.6)分、90.9°±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2.45、3.61、3.96,P值均<0.05)。结论屈曲间隙角度测量垫块在TKA中可以辅助调整股骨远端外旋截骨角度,有利于膝关节屈曲间隙平衡,减少术中创伤,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股骨假体旋转力线 截骨术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损伤程度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皮质渗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徐兵 焦伟 +5 位作者 翟云雷 张伟 陆海涛 姜济世 葛宇 于海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时,椎体骨折损伤程度与术后骨水泥皮质渗漏发生的相关性,为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以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时,椎体骨折损伤程度与术后骨水泥皮质渗漏发生的相关性,为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以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接受PKP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2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105例;年龄55~96岁,中位年龄72岁。单节段骨折108例,两节段16例,三节段1例。病程1~20 d,平均7.2 d。术中骨水泥注入量2.5~8.0 mL,平均6.04 mL。基于术前CT图像测算伤椎标准S/H比值(S:伤椎标准椎体横截面最大矩形面积、H:伤椎标准椎体正中矢状位最低高度);基于术后X线片及CT图像,记录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以及皮质渗漏部位术前皮质破裂情况;统计分析伤椎标准S/H比值与皮质渗漏数的相关性。结果术后伤椎发生血管渗漏67例(123处),皮质渗漏97例(299处)。对应术前CT图像分析,287处发生皮质渗漏部位在术前存在皮质破裂,皮质破裂率95.99%(287/299)。13例患者因邻椎存在椎体压缩,排除分析。最终112例伤椎标准S/H比值(1.12~3.17,平均1.67)纳入分析,其中发生皮质渗漏87例(268处)。相关分析示伤椎皮质渗漏数与伤椎标准S/H比值成正相关(r=0.493,P<0.001)。结论OVCF患者PKP术后骨水泥皮质渗漏发生率高,皮质破裂是其发生基础;椎体损伤越严重,皮质渗漏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皮质渗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弹性髓内钉精准塑形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区骨折
12
作者 刘朝宇 徐文强 +5 位作者 贾国强 王伟 范永飞 张建强 姚尧 孙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去弹性化精准塑形在儿童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区骨折中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应用弹性髓内钉去弹性化精准塑形治疗患儿21例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去弹性化精准塑形在儿童桡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区骨折中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应用弹性髓内钉去弹性化精准塑形治疗患儿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9岁,范围在4~14岁;所有骨折为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均位于桡骨骨干-干骺端交界区,左侧10例,右侧11例;单纯桡骨骨折2例,合并尺骨骨折19例;受伤至接受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8 d,范围在1~15 d。所有患儿均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远端精准塑形去弹性化内固定,术后常规长臂石膏托外固定4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切口长度、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X线正侧位骨折对位率与残余成角,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3.9 min,范围在20.0~63.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5 ml,范围在5.0~25.0 ml,患儿的术中平均X线透视次数为4.6次,范围在2~8次,平均切口长度为1.65 cm,范围在1.24~1.92 cm。所有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范围在6.0~31.0个月。患儿术后骨折正位对位率为(91.1±4.4)%,侧位对位率为(95.0±5.8)%,术后骨折正位成角为(2.8±1.2)°,侧位成角为(1.9±0.8)°。所有患儿前臂旋转功能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为优20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弹性髓内钉精准塑形去弹性化可提高骨折部位复位质量,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此部位骨折的有效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髓内钉 儿童
原文传递
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置入在腰椎融合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尹稳 焦伟 +7 位作者 于海洋 郑国辉 梁成民 翟云雷 付青松 崔西龙 李海江 姜济世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索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 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24 例需行全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索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 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我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24 例需行全内镜下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穿刺置入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至椎体内 (简称传统组),观察组利用自行研制的镜下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器,通过脊柱 Lusta 内镜辅助下将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至椎体内 (简称镜下组),然后行全内镜下椎管减压及螺钉置入内固定。记录并分析两组导针置入时间、透视次数、穿刺调整次数,螺钉置入切口长度,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记录早期并发症。测量患者椎弓根横径、纵径及关节突角 (facet angle,FA),参照 Gertzbein-Robbins 分类标准对置钉准确性进行评估,参考 Badu 关节突关节破坏分级对关节突损伤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病种、椎弓根直径及 FA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镜下组椎弓根空心螺钉导针置入时间大于传统组[(31.1±9.8) min vs.(19.3±8.2) min](P<0.05)、镜下组椎弓根螺钉导针置入透视次数及调整次数均明显小于传统组[(10.7±2.7) vs.(22.5±8.5),(7.2±5.0) vs.(15.3±6.2)](P<0.05),两组间螺钉置入切口长度、术前及术后 3 天 VAS 及 JOA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置钉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关节突关节破坏率及分级,镜下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螺钉关节突侵袭级别与置钉准确性分类呈正向的强相关性 (P=0.000,准确度 0.403)。结论脊柱大通道内镜辅助下 PPSF,能够降低术中透射次数、关节突关节破坏率及分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钉技术,可以作为 PPSF 临床应用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内窥镜 椎弓根钉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个性化联合间隙平衡 被引量:5
14
作者 樊宗庆 储成顶 +4 位作者 聂宇 潘檀 刘坤 符东林 胡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830-1835,共6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19年11月本科行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4例采用个性化... [目的]探讨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19年11月本科行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4例采用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完成TKA(联合组);34例常规采用股骨后髁外旋3°截骨完成TKA(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术中出现初始屈曲间隙不平衡联合组为3例,而常规组为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91±1.20)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KSS评分和ROM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联合组KSS评分和ROM均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FTA角和MPTA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两组间FTA、MPTA、α角、β角、SFA、ST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获得膝关节屈曲间隙平衡,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测量截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旋转 股骨后髁截骨 屈膝间隙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