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沈振名花卉虫介条屏》的保护修复
1
作者 熊志杰 《书画世界》 2023年第7期24-27,共4页
《沈振名花卉虫介条屏》是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古画,三级文物。该文物裱件断裂破损严重,且画心与装裱材料严重老化,强度几乎丧失,书画裱件脆化严重,在打开卷曲的书画时,手轻轻触碰到纸张时就会出现撕裂。为科学地修复该书画作品,安徽... 《沈振名花卉虫介条屏》是安徽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古画,三级文物。该文物裱件断裂破损严重,且画心与装裱材料严重老化,强度几乎丧失,书画裱件脆化严重,在打开卷曲的书画时,手轻轻触碰到纸张时就会出现撕裂。为科学地修复该书画作品,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利用现代仪器对画心组织结构、绢丝纤维的老化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物的病害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制订了修复方案。修复的难点是拼接画心、加固绢丝,揭、托画心和全色。修复好的画心在装裱时采用了原有的装裱形制,并根据画面颜色与内容选配了合适的绫绢材料及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保护修复 装裱
下载PDF
古籍文献预防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博物院古籍文献的保护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华锋 《档案》 2013年第5期60-63,共4页
在预防性保护理念下,古籍文献保护工作从过去只关注修复技术的进步,拓展至目前重点研究保存环境控制、风险预防等管理问题。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修复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与监控,树立整体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安... 在预防性保护理念下,古籍文献保护工作从过去只关注修复技术的进步,拓展至目前重点研究保存环境控制、风险预防等管理问题。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修复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古籍保存环境的改善与监控,树立整体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文献 预防性保护 风险评估 管理
原文传递
安徽博物院藏“建安十年”弩机铭文补释
3
作者 李瑞亮 张雷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4,共5页
安徽博物院藏一级文物"建安十年"铭文弩机,其铭文《安徽省志·文物志》释为"建安十年三月廿日监作司马刘胡史陈臂师周丙身师杨云治",认为汉代弩机多由尚方和考工制造,本机由监作制造,似不多见。本文对铭文字词... 安徽博物院藏一级文物"建安十年"铭文弩机,其铭文《安徽省志·文物志》释为"建安十年三月廿日监作司马刘胡史陈臂师周丙身师杨云治",认为汉代弩机多由尚方和考工制造,本机由监作制造,似不多见。本文对铭文字词进行了补充释读,改释为:"建安十(?)年三月廿日监作,司马刘胡,吏陈?,臂师周丙,耳师杨云,治。"原释"史陈","史"系误读,并少"?"字,应为"吏陈?",即文吏陈?;原释"身师"应为"耳师",即制造弩弓的工匠;"监作"应为"监督制造"而不是"监作制造"。本文还对其他的正始弩机铭文进行了改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十年”弩机 铭文 耳师
原文传递
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瑞亮 金正耀 +3 位作者 陈彪 田建花 万欣 李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8-625,共8页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7件青铜样品进行了成分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7件样品中有4件为铅锡青铜,2件为锡青铜,1件未知,器物功用和合金性能基本相匹配;铅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部分器物的铜料不大可能来自内蒙古林西大井、辽宁红透山以及山西中条山等铜矿; 5件铅含量大于2%的样品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 685~17. 941、15. 530~15. 612、38. 080~38. 404,其铅料来自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的可能性极大。本研究有助于探索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同时为研究战国时期辽西与辽东半岛的金属资源贸易和流通以及辽东半岛资源开发历史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合金技术 矿料来源 青城子铅锌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扫描电镜-能谱仪 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
下载PDF
一件淮北市东汉“木侠纻”耳杯的测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华锋 钟博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考古出土的漆器中,除木胎之外,有自铭“革园”的皮革与麻布为胎的漆器,有自称为“布”“绪”“纻”的麻布胎漆器,有自铭“布缯”的麻布和缯帛(一种丝织物)为胎的漆器,以及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漆器。作为夹纻胎漆器其中的一... 考古出土的漆器中,除木胎之外,有自铭“革园”的皮革与麻布为胎的漆器,有自称为“布”“绪”“纻”的麻布胎漆器,有自铭“布缯”的麻布和缯帛(一种丝织物)为胎的漆器,以及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漆器。作为夹纻胎漆器其中的一种类型,“木侠纻”漆器与“布胎”漆器在制作工艺上是否不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技术演变关系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工作以2011年10月淮北市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耳杯为例,采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仪(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汉代“木侠纻”漆器的工艺特点。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在器物木胎与外层漆灰之间有着清晰的织物平纹组织结构,织物层的厚度仅占整体厚度的11.4%,远低于同尺寸“布胎”耳杯织物层所占的比例(后者一般在50%以上)。成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髹漆材料为传统的中国大漆,红色漆膜呈色颜料为朱砂,织物材质可能为苎麻纤维,漆灰成分为SiO_(2)、NaAlSi_(3)O_(8)和Ca_(8)H_(2)(PO_(4))_(6)H_(2)O等常见物质。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比较汉代“木侠纻”漆器工艺与“布胎”漆器,在髹漆材料、呈色颜料以及漆灰中矿物质成分等方面并无区别,仅在织物层的厚度所占胎体尺寸比例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同时,本研究中发现“仅在木胎一侧贴附麻布”的做法与文献记载的“两麻布夹贴于木胎之上的木侠纻”工艺并不完全一致。文章首次采用科技手段从制作材料、髹漆工艺等方面揭示了汉代“木侠纻”制作技术。事实上,从厚木胎斫制到薄木卷制成型,再到以布为胎,胎骨的变化见证了古代漆器水平的进化历程。从考古出土的漆卮、樽可以发现,薄木卷制而成的器型在两端的连接处仅依靠生漆或其他材料,其本身的结构并不牢固。古代漆工们为了防止木胎开裂,在接口处的木胎之上粘贴织物。这种借助于植物纤维的拉力增强木胎牢固性的技术即为“木侠纻”。当然,“木侠纻”工艺是否直接催生了“布胎”漆器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至少从传统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规律可以进一步窥探两种工艺之间的借鉴或启示。时至今日,这种工艺在今天的家具、屏风制作中依然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木侠纻 苎麻 夹纻胎漆器
下载PDF
北票喇嘛洞出土铅器的化学成分及矿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瑞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8-30,共3页
现在越来越多的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应用在考古研究领域,将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古人活动的信息,如矿石开采、选矿技术、冶炼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对2件北票喇嘛洞墓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应用在考古研究领域,将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古人活动的信息,如矿石开采、选矿技术、冶炼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对2件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的三燕时期(公元3~5世纪)铅器的化学成分及矿料来源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出土的铅器材质为纯铅,其铅料很可能来自辽宁八家子和关门山铅锌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票喇嘛洞 铅器 化学成分分析 铅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韩国元山岛海底出水高丽青瓷的科学分析
7
作者 朱善银 Gyu-ho KIM Yong-hwa JEONG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9-96,共8页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韩国元山岛海底出水14件高丽青瓷样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此海域出水青瓷来自两个产地,优质青瓷原料产地推定为康津,粗质青瓷原料推定为扶安,且优质青瓷原料的组成成分比粗质青瓷稳定;两种青瓷瓷胎属于高硅...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韩国元山岛海底出水14件高丽青瓷样品进行科学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此海域出水青瓷来自两个产地,优质青瓷原料产地推定为康津,粗质青瓷原料推定为扶安,且优质青瓷原料的组成成分比粗质青瓷稳定;两种青瓷瓷胎属于高硅质瓷胎,瓷釉均选用草木灰作为助熔剂,均属于钙釉;物性分析上,两种青瓷的烧制工艺特征明显.这些特性可为推定出水高丽青瓷原料产地及烧制工艺提供依据,也可作为研究我国境内出土高丽青瓷的分析比较对象,为研究我国古代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历史提供重要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青瓷 元山岛 出水文物 X射线荧光分析
下载PDF
馆藏饱水木漆器保护自然渗透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华锋 陶静姝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8年第2期82-86,共5页
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 乙二醛浸渍法是目前饱水木漆器保护最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其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过程是该保护方法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天长市西汉墓葬出土的饱水木漆器为例,研究乙二醛溶液渗透过程。研究发现乙二醛溶液在浸渍过程中器物的质量变化率、绝对含水率、溶液置换率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为判断乙二醛溶液的渗透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计算乙二醛溶液与水分置换程度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水木漆器 乙二醛 渗透
原文传递
纳米TiO_2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善银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因为纳米TiO_2具有稳定、廉价、无毒和自清洁性功能等特性,它在制药、环境保护以及日用卫生用品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TiO_2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此外,对其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因为纳米TiO_2具有稳定、廉价、无毒和自清洁性功能等特性,它在制药、环境保护以及日用卫生用品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TiO_2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此外,对其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应用展望
原文传递
安徽当代书法作品展
10
作者 张学群 李士杰 +27 位作者 吴雪 王涛 王金泉 韦斯琴 方斌 石海松 杜鹏飞 吴礼奇 陈智 陈辉 季永 谢道佑 李明 马端兵 史文涛 江俊 汪敏文 汪国金 杨文浏 何后得 范振海 姚时进 郭峰 徐士彬 盛文运 葛良胜 管洪生 潘克军 《中华书画家》 2022年第11期126-141,共16页
安徽地处江淮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遍布八皖大地。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出现了数量不等的用于记事和交流的刻画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带有刻画符号性质的原始文字既是安徽... 安徽地处江淮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遍布八皖大地。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出现了数量不等的用于记事和交流的刻画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带有刻画符号性质的原始文字既是安徽书法历史的源头,也是中国书法历史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展 文化遗迹 新石器时代 原始文字 刻画符号 江淮流域 发祥地 安徽
原文传递
皖西博物馆藏弩机铭文补释
11
作者 李瑞亮 张雷 《东方收藏》 2019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安徽六安的皖西博物馆于2013年出版了《皖西博物馆文物撷珍》,该书收录了该馆最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文物198件(组),其中铜器103件(组),这些铜器中就有两件铜弩机,且都有铭文,可惜的是,两件弩机的铭文都没有释全,我们试作补充,期待方家指点... 安徽六安的皖西博物馆于2013年出版了《皖西博物馆文物撷珍》,该书收录了该馆最具地域特色代表性文物198件(组),其中铜器103件(组),这些铜器中就有两件铜弩机,且都有铭文,可惜的是,两件弩机的铭文都没有释全,我们试作补充,期待方家指点。第一件弩机年代是东汉,郭、牙、钩心、悬刀、键俱全。在郭面右下部阴刻三十余字铭文:“建安廿三年九月廿日口□□监作吏雋□待令杨郡臂师杨政耳师王□作。”其铭文如图1,以下简称“建安弩机”。第二件弩机年代是三国魏国,郭、牙、钩心、悬刀、键亦俱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铭文 皖西 补释 馆藏 地域特色 博物馆 铜器 文物
原文传递
阜阳博物馆藏铜炒锅名称献疑
12
作者 李瑞亮 张雷 《东方收藏》 2019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本文结合徐州楚王汉墓出土的盘铭和器型,进一步论证认为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同类铜器命名为铜炒锅是不可取的,应命名为铜盘,其用途是沐浴,年代有可能是汉代。
关键词 铜器 阜阳 名称 馆藏 博物馆
原文传递
天长纪庄汉墓出土漆器以及相关问题探讨
13
作者 李湘 陈华锋 《收藏家》 2023年第5期78-83,共6页
安徽天长纪庄汉墓出土漆器种类丰富,器形多样,其在墓葬中的平面位置分布关系象征了墓主生前不同的生活空间。木胎、夹纻胎等不同的漆器材质或工艺运用反映了西汉时期漆器“因物造物”的创作理念。随葬漆器种类齐全、装饰考究等特点体现... 安徽天长纪庄汉墓出土漆器种类丰富,器形多样,其在墓葬中的平面位置分布关系象征了墓主生前不同的生活空间。木胎、夹纻胎等不同的漆器材质或工艺运用反映了西汉时期漆器“因物造物”的创作理念。随葬漆器种类齐全、装饰考究等特点体现了西汉时期广陵地区“藏礼于器”的葬俗。漆器纹饰富丽繁复、造型生动,图案灵动飞舞,凸显了西汉漆器“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长 纪庄汉墓 漆器 葬俗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漆器漆膜测试分析与髹漆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红燕 江勤 佘玲珠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4-150,共7页
对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漆器,采用漆膜切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粉末等方法进行了髹漆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漆膜采用的成膜材料为我国传统大漆,少数使用的是广漆;其制作工艺是在木胎体上用漆液裱一层麻布... 对湖南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漆器,采用漆膜切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粉末等方法进行了髹漆工艺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漆膜采用的成膜材料为我国传统大漆,少数使用的是广漆;其制作工艺是在木胎体上用漆液裱一层麻布后再刮漆灰,打磨至光滑后髹漆,大致包含1~4层髹漆层;主要采用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另外在调配漆液时人为加入了含有石英颗粒的粘土矿,其作用应是改善漆液粘度而方便涂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篷岭 漆器 西汉 传统髹漆工艺
原文传递
清代《黄士陵篆书对联》的修复与装裱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志杰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0年第3期59-66,共8页
清代《黄士陵篆书对联》是安徽博物院馆藏的古书画文物(三级),原件画心断裂严重、褶皱折痕、裱件脱落、纸张老化严重、污渍、残缺。为科学地修复该书法作品,本文利用现代仪器对画心纸张的造纸原料及工艺和纸张纤维的老化情况,分别进行... 清代《黄士陵篆书对联》是安徽博物院馆藏的古书画文物(三级),原件画心断裂严重、褶皱折痕、裱件脱落、纸张老化严重、污渍、残缺。为科学地修复该书法作品,本文利用现代仪器对画心纸张的造纸原料及工艺和纸张纤维的老化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物的病害情况进行认真的评估,制定修复方案。该文物画心纸张纤维老化,纸张脆化糟朽严重,修复的难点是平展画心与裱件、拼接画心以及修补纸料染色。根据作品的原保存情况和现收藏要求,采用传统的技术方法修复。洗、揭、补、全色是整套工序里很重要的四大关键工序。在装裱时,根据画心内容及色调,选用了淡黄色的绫子做裱件和米色的绢做包首,来进行装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补纸染色 修复 装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