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馆建设定位与展示思考
1
作者 胡远超 《安徽地质》 200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建成,将填补我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空白。新馆为了达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建设目标,突出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主题,本文就新馆建设定位与展示内容做一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定位 展示 安徽
下载PDF
冀北、辽西义县组昆虫群落古生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平娟 黄建东 任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274,共21页
作为热河昆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县组昆虫化石内容独特、丰富,共16目95科201属271种。根据目前已发表的化石资料,本文列举了冀北、辽西义县组昆虫化石以及与昆虫伴生的其它动植物化石。通过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冀... 作为热河昆虫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县组昆虫化石内容独特、丰富,共16目95科201属271种。根据目前已发表的化石资料,本文列举了冀北、辽西义县组昆虫化石以及与昆虫伴生的其它动植物化石。通过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冀北、辽西义县组生态系统结构关系图,并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生态环境。结构关系图显示该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可能处于群落发展的稳定时期。该地区整体上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同时存在季节性干旱-半干旱的小气候环境。有丰富且宁静的深水湖泊,周围还有其他形式的水体环境,如沼泽和浅水环境;附近有高山存在,且海拔在800 m以上,高山上有湖泊,山间有溪流;土壤营养丰富且水分比较充足,适宜多种动植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昆虫群 义县组 昆虫群落 生态系统结构 古生态环境
下载PDF
安徽宁国胡乐奥陶系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宫维莉 齐敦伦 +1 位作者 毕治国 姜立富 《安徽地质》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宁国胡乐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奥陶系分布广,出露全,剖面完整且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在国内及大区域内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奥陶系自下而上为谭家桥组、宁国组、胡乐组、砚瓦山组、黄泥岗组、新岭组,与下伏晚寒武... 宁国胡乐地层区划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区内奥陶系分布广,出露全,剖面完整且层序清楚,化石丰富,在国内及大区域内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奥陶系自下而上为谭家桥组、宁国组、胡乐组、砚瓦山组、黄泥岗组、新岭组,与下伏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西阳山组、上覆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霞乡组及系内各组间均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在胡乐梅树下发现原砚瓦山组下部地层,在胡乐将军岭首次发现宁国组浊流沉积及其鲍玛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研究 奥陶系 宁国胡乐
下载PDF
安徽省观赏石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远超 《安徽地质》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石资源 开发利用 安徽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中生代晚期水生昆虫群落演替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平娟 黄建东 +1 位作者 任东 赵云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6-846,共11页
列举了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水生昆虫9目28科52属70种,冀北、辽西义县组水生昆虫9目31科47属53种,以及伴生动植物。这些水生昆虫很可能不是自然死亡,而是突发性事件导致的突然死亡,化石为原地埋藏,没有经过搬运。根据统计的化石名录,初步建... 列举了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水生昆虫9目28科52属70种,冀北、辽西义县组水生昆虫9目31科47属53种,以及伴生动植物。这些水生昆虫很可能不是自然死亡,而是突发性事件导致的突然死亡,化石为原地埋藏,没有经过搬运。根据统计的化石名录,初步建立了两时代的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图,并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生态环境。通过对比发现,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水生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大于冀北、辽西义县组,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可能处于群落发展早期,生态系统相对不稳定,而冀北、辽西义县组处于群落发展的稳定时期,生态系统趋于成熟。两时代整体上都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但同时存在干旱-半干旱的小气候环境,且都分布有低地湖泊、溪流和沼泽等,这些水体都为低能水体环境。此外,都有高山存在,但这些水体环境在两时代存在差异,中侏罗统九龙山组水体相对较浅,水体面积相对较小,而冀北、辽西义县组水体相对较深,水体面积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统 九龙山组 义县组 水生昆虫群落 生态系统结构关系 古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中国石蚕巢化石(昆虫纲,毛翅目)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迪颖 吴灏 董发兵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653,共8页
毛翅目昆虫幼虫俗称石蚕,大部分石蚕就地取材,构筑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巢,多数为管状。石蚕巢化石是一类较重要的遗迹化石,在国外中、新生代报道较多,但在我国未见发表。本文根据作者十多年来在华北及东北地区的大量野外工作,报道了石... 毛翅目昆虫幼虫俗称石蚕,大部分石蚕就地取材,构筑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巢,多数为管状。石蚕巢化石是一类较重要的遗迹化石,在国外中、新生代报道较多,但在我国未见发表。本文根据作者十多年来在华北及东北地区的大量野外工作,报道了石蚕巢化石在我国的发现。介绍了石蚕巢在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早白垩世热河动物群及卢尚坟昆虫群中的类型与特征。石蚕巢是我国遗迹化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实际上它们在中生代中期以后的陆相地层分布很广。由于这类昆虫对水质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的相对狭隘性,可用于恢复古环境。一些特殊类型的出现,对地层对比也将起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翅目 道虎沟动物群 热河动物群 卢尚坟昆虫群 中生代
下载PDF
皖南地区震旦系古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7
作者 陈冠宝 张蓉 杨清和 《安徽地质》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gen.nov.)—S.lantianensis(gen.et sp.nov.);并作为讨论Sinogella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gen.et sp.nov.)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田组 蓝田生物群 Sinogella(gen.nov.) 震旦系 皖南地区
下载PDF
中侏罗世燕辽昆虫群结构与古生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平娟 黄建东 任东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8-584,共17页
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统计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化石昆虫18目113科240属350种及其伴生动植物,通过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生态系统结构关系图,并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生态环境。结构... 根据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统计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化石昆虫18目113科240属350种及其伴生动植物,通过对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国北方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生态系统结构关系图,并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生态环境。结构关系图显示该生态系统相对不稳定,可能处于群落发展早期。该地区整体上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同时存在季节性干旱-半干旱的小气候环境;有丰富的浅水湖泊和沼泽等水体,湖泊附近存在高山,山间有溪流;土壤营养丰富且水分比较充足,适宜多种动植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侏罗世 燕辽生物群 昆虫群落 生态系统结构 古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安徽巢湖马家山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群的研究发掘进展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冠宝 季承 +5 位作者 黄建东 张蓉 孙作玉 李岩 孙即才 江大勇 《中国基础科学》 2013年第5期8-14,F0002,F0004,共9页
本文介绍了安徽巢湖马家山早三叠世巢湖龙脊椎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马家山地区系统化石发掘进展情况及其重要科学意义。该动物群是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最原始的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发掘、... 本文介绍了安徽巢湖马家山早三叠世巢湖龙脊椎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马家山地区系统化石发掘进展情况及其重要科学意义。该动物群是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最原始的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发掘、标本收集、保护及综合性研究,将有助于探讨鱼龙等海生爬行动物类群起源、早期演化、扩散及其古地理古环境演化背景等国际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发掘工作和初步研究表明,安徽巢湖龙动物群的海生爬行类至少有3个属种,并伴生多种鱼类及多门类的无脊椎动物,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早三叠世的海生爬行类产地发现多于一个属种的材料。安徽巢湖龙动物群的高分异度表明在早三叠世晚期海洋生态系统已经开始迅速复苏,与传统认为的延迟复苏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龙 海生爬行动物 中生代 巢湖安徽
原文传递
安徽巢湖发现确切的早三叠世原始始鳍龙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冠宝 季承 +2 位作者 黄建东 张蓉 江大勇 《中国基础科学》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在对安徽巢湖马家山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地层的发掘中发现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始鳍龙类一新材料,分支系统分析表明其与华南地区中三叠世肿肋龙亚目的滇肿肋龙和贵州龙关系密切。这是目前世界同期地点信息、层位信息准确且保存最好的早三... 在对安徽巢湖马家山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地层的发掘中发现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始鳍龙类一新材料,分支系统分析表明其与华南地区中三叠世肿肋龙亚目的滇肿肋龙和贵州龙关系密切。这是目前世界同期地点信息、层位信息准确且保存最好的早三叠世鳍龙标本。新材料与巢湖鱼龙和两种双孔类海生爬行动物伴生,表明在早三叠世晚期海洋生态系统出现了一次辐射演化事件,其海生爬行类的分异度较高。这一发现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在经历二叠纪末绝灭事件后在早三叠世的复苏迅速,与传统观点认为的复苏过程受海洋环境影响而延迟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鳍龙 巢湖 安徽
原文传递
安徽宁国胡乐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学初探 被引量:5
11
作者 宫维莉 毕治国 +1 位作者 姜立富 齐敦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宁国市胡乐镇鸿门—将军岭段新开公路旁奥陶系宁国组出露完好,通过对该段地层进行连续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Ⅱ型不整合面、海侵面、最大海泛面等重要的地层界面,以及鲍玛序列、复理石建造等典型的沉积特征。根据海平面变化、地壳沉... 宁国市胡乐镇鸿门—将军岭段新开公路旁奥陶系宁国组出露完好,通过对该段地层进行连续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Ⅱ型不整合面、海侵面、最大海泛面等重要的地层界面,以及鲍玛序列、复理石建造等典型的沉积特征。根据海平面变化、地壳沉降和沉积物补给关系,采用基本层序调查方法,将该区奥陶纪地层层序划分为A、B、C、D、E5个层序。其中只有2个(C、E)为完整层序,其余3个(A、B、D)为不完整层序。研究表明,该地区奥陶系为深水盆地沉积,纵向岩性变化小,多数缺失低水位沉积,反映当时海平面升降变化幅度较小,但节奏性的韵律变化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奥陶系 胡乐地区 宁国 安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