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3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学生幸福指数研究——以安徽省大学生为例
1
作者 曾维芳 《世纪桥》 2018年第10期66-68,共3页
幸福是个体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本文使用Campbell等人编订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安徽大学的大学生施测,分析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果显示男生的幸福指数显著大于女生的幸福指数,理科生的幸福指数显著大于文科生的幸福指... 幸福是个体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本文使用Campbell等人编订的《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安徽大学的大学生施测,分析人口统计学因素,结果显示男生的幸福指数显著大于女生的幸福指数,理科生的幸福指数显著大于文科生的幸福指数,大一学生的幸福指数显著大于大四学生的幸福指数,其他年级两两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均值显示随着年级增高幸福指数的均值在下降,在家庭来源中,各组幸福指数差异均不显著,但是均值农村大于城市,城市大于乡镇。本文探讨了这些数据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幸福指数 人口统计学
下载PDF
关于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岳介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转变教育观念,制订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哲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是高规格培养面向21世纪哲学人才的关键。在这方面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和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应有共性,也要有区... 转变教育观念,制订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哲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是高规格培养面向21世纪哲学人才的关键。在这方面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和地方综合大学哲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应有共性,也要有区别。本文还特别探讨了哲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一些具体关系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大学 哲学专业 课程教学体系 哲学原理课程 必修课 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能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共6页
人们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论"和谐"与"和谐社会"问题。但是,以西方哲学为视野,对西方哲学中的"和谐"定义、诉求、"和谐社会"的黄金规则以及架构之维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彰显,建立... 人们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论"和谐"与"和谐社会"问题。但是,以西方哲学为视野,对西方哲学中的"和谐"定义、诉求、"和谐社会"的黄金规则以及架构之维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彰显,建立在"正义、差异、自由"原则基础上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社会"追求同样存在于西方哲学文化之中,也必将给予我们重要的启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和谐 和谐社会 黄金规则 架构之维
下载PDF
试论传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庄子生态哲学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解光宇 丁晓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46-48,共3页
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和终极原因,万物都是凭借了"道"而产生和存在的。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庄子提出"道兼于天"、"道载... 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和终极原因,万物都是凭借了"道"而产生和存在的。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庄子提出"道兼于天"、"道载万物"、"道通为一"等观点,为其生态哲学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庄子 老子 生态哲学 生态建设
下载PDF
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下的“宽容”理解与意义诠释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能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0,共5页
"宽容"日渐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语汇,这绝非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强调和热衷,其深刻反映的是人类哲学文化的一种新变化和新思想。历经世界的冷战对立,感受社会的高度集中专制,体悟科学主义盛行的大一统,尤其是品读宗... "宽容"日渐成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语汇,这绝非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强调和热衷,其深刻反映的是人类哲学文化的一种新变化和新思想。历经世界的冷战对立,感受社会的高度集中专制,体悟科学主义盛行的大一统,尤其是品读宗教"宽赦令"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伽达默尔在其实践哲学的整体思考下,在解释学上真正将理解与宽容并置起来,对宽容问题予以重新思考,赋予了宽容以深刻的实践哲学意义,并由此激发了对他者与差异的尊重和宽容,也惟有如此,一个他所期许的"和谐、团结、对话、一致"的人类共同体才是可能的;一种尊重多样性,倡导多元化、差异性、相对性、非统一化的后现代精神才会光彩照人,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 实践哲学 宽容性
下载PDF
论老子哲学是政治哲学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建 陆建华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16,共6页
老子哲学是政治哲学。老子所关注的对象是社会 ,而不是自然界。老子的政治哲学包括反对智慧和仁义 ,无为而治 ,谨慎地对待战争 ,主张国与国之间的谦下和友好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等内容。
关键词 老子哲学 政治哲学 认识论 伦理哲学
下载PDF
伽达默尔与实践哲学传统和解释学重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能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6,260-263,共13页
完全受制于理论理性而失去实践理性反思和建构的人类存在和生活是极其危险的,伽达默尔以其"解释学的实践哲学"重新接续和复兴了久已存在而又隐而不显的实践哲学传统,颠覆了哲学只是知识性的理论哲学主流形态看法,在解释学基础... 完全受制于理论理性而失去实践理性反思和建构的人类存在和生活是极其危险的,伽达默尔以其"解释学的实践哲学"重新接续和复兴了久已存在而又隐而不显的实践哲学传统,颠覆了哲学只是知识性的理论哲学主流形态看法,在解释学基础上,恢复和重建了作为存在意义之诉求的与理论哲学平行的实践哲学形态。本文以一种理论史的视角梳理和分析了实践哲学传统之失落与重新接续历程,描述和探讨了当代实践哲学之复兴潮流,更重要的是明确指明了正是伽达默尔完成了解释学与实践哲学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实践哲学的伟大复兴,确立了实践哲学的当代地位,重新呼吁和奠定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实践理性基础,也从根本上改变和扭转了哲学本身的传统理解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 实践哲学 当代复兴
下载PDF
绕不过的康德哲学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能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能否绕过康德,意味着能否绕过人的问题,“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哲... 能否绕过康德,意味着能否绕过人的问题,“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哲学以其新理念和超越性、人情味品格焕发出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与持存性魅力。康德问题的重新读解不断回响在现代视域的哲学拓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变革 超越性 人情味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畴转换 被引量:2
9
作者 许俊达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共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他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成为“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他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成为“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之思——毛泽东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范畴 《实践论》 《矛盾论》 中国气派
下载PDF
试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认同的制约因素——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涛 汤夺先 顾菲菲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城市认同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路径。依托对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田野调查资料,从社会文化、制度、个体三个方面分析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认同的因素,认为提高心理素质、完善社会保障、搭建社交平台、改革管理方式等... 城市认同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路径。依托对合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田野调查资料,从社会文化、制度、个体三个方面分析制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认同的因素,认为提高心理素质、完善社会保障、搭建社交平台、改革管理方式等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认同 制约因素 合肥市
下载PDF
中国哲学与生命艺术观——以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批评为个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宛小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 以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为楔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是以生命的艺术精神为鹄的。道德、科学、宗教价值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引领未来世界文化的应该是艺术精神。同样,"境界"的高低也不是单线上升的路线。李石岑从历史和逻辑证明了艺术胜境才是符合生命的本质旨归。他的观点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情"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生命艺术 李石岑 梁漱溟
下载PDF
道身与肉身:论老子的身体哲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建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人本来就是具有“道身”的人,因为自私或因为被欲望所蒙蔽而极力离开道、违背道,成为拥有“肉身”的人。拥有“道身”的人,得到道的保护,长生久寿,幸福自然,远离祸患;拥有“肉身”的人,被道所惩罚,不得善终,痛苦恐惧,与祸患同在。脱离... 人本来就是具有“道身”的人,因为自私或因为被欲望所蒙蔽而极力离开道、违背道,成为拥有“肉身”的人。拥有“道身”的人,得到道的保护,长生久寿,幸福自然,远离祸患;拥有“肉身”的人,被道所惩罚,不得善终,痛苦恐惧,与祸患同在。脱离“肉身”回归“道身”,需要遵从道的旨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这又需要在效法道的属性的前提下守雌、修身、虚心,需要个体的主动自觉,乃至圣人的引导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身体 道身 肉身
下载PDF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路径——对中西马融合会通的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建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在方法、路径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可以走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和马哲、中哲和西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马哲和西哲各自内部生成之路。中哲、西哲和马... 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在方法、路径上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可以走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和马哲、中哲和西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之路,也可以走中哲、马哲和西哲各自内部生成之路。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三者是否有主次之分,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各自是否有主次之分,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另外,中哲、西哲和马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中哲和西哲、中哲和马哲、马哲和西哲融合会通时以谁为主、以谁为辅,同样是不确定的,同样取决于建构者自己的选择。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建构新哲学有两种基本的方法、路径,即同一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内部生成和不同的哲学系统、哲学类型的哲学的融合会通这两条路径,前者可以称作"内生"之路,后者可以称作"外生"之路。由"内生"之路和"外生"之路建构新哲学,前者对建构者哲学诠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后者对建构者筛选、组合、利用不同哲学系统、类型的哲学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哲学 中哲 马哲 西哲 融合会通
下载PDF
康德法哲学的权利伦理视域与法治理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义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康德围绕解决“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如何可能”这一法哲学问题,通过权利的普遍原则论证了权利的道德哲学基础、权利对于道德的优先性以及一个公民社会的私人权利原则是如何可能的;通过法治的理想社会原则论证了人的两重性、法治国原... 康德围绕解决“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如何可能”这一法哲学问题,通过权利的普遍原则论证了权利的道德哲学基础、权利对于道德的优先性以及一个公民社会的私人权利原则是如何可能的;通过法治的理想社会原则论证了人的两重性、法治国原则以及一个永久和平的伦理的世界共同体是如何可能的。康德法哲学的古典自由主义传统、自然法思想、宪政理念和法治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想 法哲学 伦理视域 康德 古典自由主义 公民社会 世界共同体 自然法思想 哲学问题 哲学基础 普遍原则 权利原则 社会原则 永久和平 治国原则 宪政理念 优先性 两重性 道德 论证
下载PDF
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妙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63-69,共7页
与西哲以metaphysics为核心相对应 ,中哲以metaethics为核心。在西哲中 ,metaphysics不仅为西方的物理学、自然科学 ,而且也为其伦理学提供哲学基础。在中哲中 ,metaethics不仅为中国的伦理道德作出了哲学的论证 ,而且使中国大哲在探讨... 与西哲以metaphysics为核心相对应 ,中哲以metaethics为核心。在西哲中 ,metaphysics不仅为西方的物理学、自然科学 ,而且也为其伦理学提供哲学基础。在中哲中 ,metaethics不仅为中国的伦理道德作出了哲学的论证 ,而且使中国大哲在探讨物理问题时也染上浓重的伦理学色彩。由此也决定了西哲认识论是物理型的 ,中哲认识论是伦理型的。两者之差异在于 ,西哲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征服世界 ,中哲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自己征服自己。这进一步使中西哲学各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 :与西哲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相应 ,中哲的方法论即功夫论。中西哲学尽管类型不同 ,但都是关于人生智慧的学问 ,因此都是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ETHICS METAPHYSICS 伦理型认识论 物理型认识论 方法论 功夫论
下载PDF
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心理电影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心理学影片赏析是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不仅能展现心理学的奇特魅力,... 心理电影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心理学影片赏析是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不仅能展现心理学的奇特魅力,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更能让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思索自身的同时,满足视觉享受,放松心灵。大学应该开设心理电影赏析课,精心选择适宜的影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电影 赏析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下载PDF
论戴震哲学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振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通过对戴震哲学运思结构的具体剖析 ,说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哲学始终 ,在自然观上 ,戴震批判虚构 ,力求实在 ;在认识论上 ,戴震批判虚冥 ,追求真理 ;在道德学说方面 ,他又批判虚伪 ,务求实情。戴震一生以批判的武器 ,展现... 本文通过对戴震哲学运思结构的具体剖析 ,说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哲学始终 ,在自然观上 ,戴震批判虚构 ,力求实在 ;在认识论上 ,戴震批判虚冥 ,追求真理 ;在道德学说方面 ,他又批判虚伪 ,务求实情。戴震一生以批判的武器 ,展现了其实事求是的品格。在戴震哲学中 ,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合一的 ,批判的利刃拓展了实事求是的道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哲学 基本精神 批判 实事求是
下载PDF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内容概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耕森 沈素珍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
“大道和生学”是经过20多年的研究所创立的新哲学体系。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为“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应用为“三态和生”,即生态和生、世态和生、心态和生。该哲学体系可以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人与自... “大道和生学”是经过20多年的研究所创立的新哲学体系。其内容包括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为“大道和生学”与“大道和同学”;应用为“三态和生”,即生态和生、世态和生、心态和生。该哲学体系可以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解决人类“四大危机”、实现“三态和生”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和生学”新哲学体系 和生学 和同学 三态和生
下载PDF
论当代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培涛 赵闪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生态价值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幸福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实...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生态价值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幸福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寻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幸福观教育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与价值伦理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能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49,266-269,共12页
学界普遍存在的将伽达默尔解释学与伦理学分而说之抑或将其两者作完全简单等同可以说都有失偏颇,也失之根本。如同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科学技术已经破坏了德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伽达默尔深刻之处在于分析了人类生活价值... 学界普遍存在的将伽达默尔解释学与伦理学分而说之抑或将其两者作完全简单等同可以说都有失偏颇,也失之根本。如同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科学技术已经破坏了德国人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伽达默尔深刻之处在于分析了人类生活价值伦理失落之根是实践理性、实践智慧的缺位和沦丧,"实践衰退为技术",价值伦理的重塑意味着实践哲学的重建与复兴,因为从根本上说,"实践就是伦理学实践"。实践哲学就是对人类存在本质和生活行为与状态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关乎人类存在、目的、价值与意义的根本性理解,它要求在它所框定的结构中去把握"正确的""共同的"伦理;实践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观念"将再度重视‘伦理学’,即为‘伦理学’进行一般的辩护,但不是针对价值意识的内容,而是针对权利和道德中亦即伦理中的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性"。显然,伽达默尔无意于具体伦理规范讨论,而是从本体论的高度来处理实践哲学与价值伦理的联结的,并把价值的本体论问题当作实践哲学及其伦理学的核心,"价值的本体论问题意味着这样一个关口,如果你不探寻‘价值’之存在所要求的整个道路,就别想通过它。"抑或说,现代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是在实践哲学的恢复与复兴中得到有力的肯定和重建的;实践哲学重又在价值伦理上担当了实践理性的责任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解释学 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 价值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