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著作人身权的滥用和限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彬 《科技与法律》 2006年第4期79-84,共6页
著作权的滥用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是著作权的不正当使用,是超出权利边界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著作人身权是作者精神权利的总和,是作者人格的依托,是创作在精神上的价值实现。不能为了著作财产权的行使而践踏作者的人格利益,也不能... 著作权的滥用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是著作权的不正当使用,是超出权利边界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著作人身权是作者精神权利的总和,是作者人格的依托,是创作在精神上的价值实现。不能为了著作财产权的行使而践踏作者的人格利益,也不能因为无微不至地维护作者的尊严而妨碍作品的利用和传播。然而,对于著作人身权,是限制还是反限制,尚须斟酌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权利限制 权利滥用
下载PDF
国家调节与经济法再分配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艳馨 李胜利 +1 位作者 张德峰 王红霞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近些年来以漆多俊等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法学家十分重视经济法再分配功能问题的研究,指出它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引起了经济法学界部分学者的注意。2007年一些青年学者和经济法学博士(生)在长... 近些年来以漆多俊等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法学家十分重视经济法再分配功能问题的研究,指出它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引起了经济法学界部分学者的注意。2007年一些青年学者和经济法学博士(生)在长沙、杭州等地举行多次研讨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刊特别约请了几位与会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展示以上会议研讨取得的部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功能 经济法 国家调节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构建和谐社会 青年学者 法学博士 法学家
原文传递
清代的开复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彪 董蕊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开复是官员处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法律对开复的条件、提起开复的官员和程序及开复的后果都有较详细的规定。开复制度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缓解清代官员处分制度过于严苛的弊端,有助于官僚队伍的稳定。
关键词 开复制度 处分则例 处分章程 清代法律史
原文传递
论证券法“三公”原则的制度内涵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润 杨思斌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80,共10页
证券法的“三公”原则 ,即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是体现社会本位的经济法原则。公开原则表现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者的监视标准公开三个方面 ;公正原则包括规则公正、管理行为公正、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三个... 证券法的“三公”原则 ,即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是体现社会本位的经济法原则。公开原则表现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者的监视标准公开三个方面 ;公正原则包括规则公正、管理行为公正、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三个方面 ;公平原则对证券发行和交易而言 ,是兼顾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基本要求。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法 公开原则 结果平等 经济法 公正原则 不正当竞争行为 社会本位 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关系 相互依存
原文传递
论法律传统的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彪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2,共6页
法律传统并不意味着是过去的东西,而是同人们的现实法律生活须臾不可分离,发挥着较显著的功能。这些功能具体可包括以下方面:提供法律文明不断进步的基础、预示法律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为法制创新提供借鉴、... 法律传统并不意味着是过去的东西,而是同人们的现实法律生活须臾不可分离,发挥着较显著的功能。这些功能具体可包括以下方面:提供法律文明不断进步的基础、预示法律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为法制创新提供借鉴、指引与评价人们的法律行为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等。了解法律传统的这些功能,对于我们明确"实现法律传统的现代性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路向"的认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传统 功能 法律 法治建设
原文传递
中国法律史学史——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被引量:5
6
作者 韩秀桃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3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法律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从史学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国法律史学史的学术构想,认为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决定了法律史学在近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母学科”的作用,并进而提出对学科本身的史...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法律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从史学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国法律史学史的学术构想,认为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决定了法律史学在近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母学科”的作用,并进而提出对学科本身的史学回顾,旨在促使中国法律史学在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学科创新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律史学 学科史 法学
原文传递
商业贿赂罪及其特殊侦查手段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结淼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商业贿赂罪不是一个独立罪名,而是商业领域中各种贿赂犯罪的集合名称,包括发生在商业领域中的行贿罪、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商业贿赂罪的侦查特点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有显著的不同,但我国法律并没有赋予侦查机关对商业贿赂罪的特殊侦查手... 商业贿赂罪不是一个独立罪名,而是商业领域中各种贿赂犯罪的集合名称,包括发生在商业领域中的行贿罪、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商业贿赂罪的侦查特点与其他普通刑事犯罪有显著的不同,但我国法律并没有赋予侦查机关对商业贿赂罪的特殊侦查手段,因而难以适应打击商业贿赂罪的需要。已经成立的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除了具有预防商业贿赂罪等腐败犯罪的职能之外,还应具有侦查腐败犯罪的职能。法律应赋予其对腐败犯罪具有机动侦查权、特别侦查权以及使用诱惑侦查、技术侦查等特殊侦查手段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贿赂 侦查 特殊侦查手段
原文传递
分配法与再分配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胜利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近些年来以漆多俊等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法学家十分重视经济法再分配功能问题的研究,指出它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引起了经济法学界部分学者的注意。2007年一些青年学者和经济法学博士(生)在长... 近些年来以漆多俊等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法学家十分重视经济法再分配功能问题的研究,指出它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引起了经济法学界部分学者的注意。2007年一些青年学者和经济法学博士(生)在长沙、杭州等地举行多次研讨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刊特别约请了几位与会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展示以上会议研讨取得的部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法 社会资源 法律制度 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 社会集团 基本功 利益
原文传递
网络社会·政府与法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宇润 《法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8-30,共3页
网络革命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它没有危害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政府不宜干预 ;政府站在社会高度又不能不关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 ,要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电子政府是政府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管理行为。政府在网络革命的今日 ,其行政行... 网络革命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它没有危害到社会的整体利益 ,政府不宜干预 ;政府站在社会高度又不能不关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 ,要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电子政府是政府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管理行为。政府在网络革命的今日 ,其行政行为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网络时代的法治政府是个系统工程。在网上实行强制的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实行决策民主化 ,国民可以对网上政府进行民主监督 ,监督政府公务人员的腐败行为。但也要兼顾行政公法的国家利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政府 法治
原文传递
第十九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海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5,共8页
2011年10月15—1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经济法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研讨会综述 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法学会 法学研究 经济法律 政法大学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第二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焦海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3-160,共8页
2012年4月5—6日,由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主题为“民生·发展·经济法”。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 房地产行业 市场分析 保障房建设
原文传递
试论城市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12
作者 汪芳泉 李坤刚 《工运研究》 2004年第19期28-30,共3页
社会弱势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又可翻译为社会脆弱群体。对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学术界没有统一界定。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弱势群体,城市弱势群体的“弱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城市 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 经济能力 中国 社会转型 社会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