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出天然 语求肖似——黄梅戏《红楼梦》唱词语言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3
1
作者 邹荣学 《艺海》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秉承名著《红楼梦》的天然之"意",求得黄梅戏版《红楼梦》的风神之"肖",如何用黄梅戏唱词的艺术语言阐释古典名著的精神内核,黄梅戏《红楼梦》在唱词语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为戏曲地方戏对古典名著的改编... 秉承名著《红楼梦》的天然之"意",求得黄梅戏版《红楼梦》的风神之"肖",如何用黄梅戏唱词的艺术语言阐释古典名著的精神内核,黄梅戏《红楼梦》在唱词语言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为戏曲地方戏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提供了有益的、可资参考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红楼梦》 唱词语言
下载PDF
审丑教育可行性探究——新视域下大学美育学科课程的创新型设置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亦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4期56-58,共3页
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以美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艺术文化发展大势所趋。当前,大部分高校在美育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美育抓得不够紧。第二,美育方式缺乏亲和力... 美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以美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新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艺术文化发展大势所趋。当前,大部分高校在美育方面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对美育抓得不够紧。第二,美育方式缺乏亲和力。第三,美育过程中存在误区。通过重点分析美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后发现,针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地开设一门艺术选修课程——审丑教育具有一定可行性,这既是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创新探索,也是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渗透与融合的有力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丑 美育 美学 高校思政工作
下载PDF
相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戏剧、文化交流反思
3
作者 邹荣学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3期4-6,共3页
本文对梅兰芳访美演出进行戏剧、文化交流上的反思、总结。文章从访美的目的、缘起、中美共同的文化心理期待、中美剧作共同的文化符号重叠、中美道德观念的相互映照、文化误读后的反思与重构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梅兰芳 访美 戏剧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影视化发展:地方戏方言不可废 被引量:2
4
作者 傅润杨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11-114,共4页
我国地方戏曲从戏曲电影到戏曲音乐电视剧经过多次改革发展,戏曲的剧场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丢失,现在废弃方言的争论也非常激烈,但方言乃创腔之本,地方戏方言不可废。丢失方言的中国戏曲只会逐渐模糊乃至丢失自我,而戏曲音乐电视剧中使... 我国地方戏曲从戏曲电影到戏曲音乐电视剧经过多次改革发展,戏曲的剧场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丢失,现在废弃方言的争论也非常激烈,但方言乃创腔之本,地方戏方言不可废。丢失方言的中国戏曲只会逐渐模糊乃至丢失自我,而戏曲音乐电视剧中使用普通话也只会破坏了戏曲的美感,戕害了地方戏的神韵,无论从戏曲的演变发展还是从方言对戏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来看,地方戏中的方言都是不可废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 影视化发展 方言 声腔
下载PDF
突破文本 延伸课堂 建构思维——《艺术概论》课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凯 《戏剧之家》 2019年第9期178-179,共2页
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沟通方式的多元,大大强化了社会文化资源交流的丰富和便捷,使得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更多自主的可能,给艺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但凡事皆有两面,内容的增加也使得传统教学方法难以... 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沟通方式的多元,大大强化了社会文化资源交流的丰富和便捷,使得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更多自主的可能,给艺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但凡事皆有两面,内容的增加也使得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理论性课程教学首当其冲,必须适应变化、主动调整才能让讲授更加得法。鉴于此,本文将以基础性理论课程《艺术概论》为例,对比传统讲授方式,结合教学实践,以突破文本为基础、以延伸课堂为路径、以建构思维为目标,围绕教学方法的探索展开有针对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概论 艺术理论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仪式与治疗:一种戏剧样式的新思考——徽州目连戏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凯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0期4-6,20,共4页
徽州目连戏是古徽州地区的民间戏剧,但其演剧活动并非单纯为了欣赏和娱乐,反而带有强烈的祈福纳祥、驱邪避害的意味,呈现明显的仪式性特征,并借此实现宗族内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治疗。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徽州目连戏在抚慰人心、治愈苦... 徽州目连戏是古徽州地区的民间戏剧,但其演剧活动并非单纯为了欣赏和娱乐,反而带有强烈的祈福纳祥、驱邪避害的意味,呈现明显的仪式性特征,并借此实现宗族内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治疗。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徽州目连戏在抚慰人心、治愈苦痛方面的客观作用,并由此进一步结合戏剧治疗的理论,探索当代徽州目连戏,以及给我们留下的当代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目连戏 戏剧样式 仪式 戏剧治疗
下载PDF
君来唯高歌 大道自行吟——论黄梅戏音乐剧《曙光曲》的导演艺术
7
作者 邹荣学 《艺苑》 2018年第5期73-75,共3页
黄梅戏音乐剧《曙光曲》的成功创作与演出是近年黄梅戏音乐剧实践重要收获,其导演艺术尤具特色。剧作兼具音乐剧和黄梅剧艺术特征,其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关联性舞台事件的选取、简约直观感性的舞台调度、追求至情至善基础上舞台节奏与气... 黄梅戏音乐剧《曙光曲》的成功创作与演出是近年黄梅戏音乐剧实践重要收获,其导演艺术尤具特色。剧作兼具音乐剧和黄梅剧艺术特征,其导演艺术主要体现在关联性舞台事件的选取、简约直观感性的舞台调度、追求至情至善基础上舞台节奏与气氛的营造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音乐剧 《曙光曲》 导演艺术
下载PDF
版块互动式高校编剧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荣学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6期206-207,共2页
本文探索总结高校编剧课程教学创新之法——版块互动式教学。版块互动式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与剧作学习、表演实践练习、写作练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又含有小的版块。通过研究适宜每一版块的教学法及不同版块间教学法的互动来探索编... 本文探索总结高校编剧课程教学创新之法——版块互动式教学。版块互动式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与剧作学习、表演实践练习、写作练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又含有小的版块。通过研究适宜每一版块的教学法及不同版块间教学法的互动来探索编剧课教学创新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剧 版块互动 理论 表演 写作
下载PDF
心路
9
作者 邹荣学 王凯 《戏剧之家》 2016年第8期294-296,共3页
人物表储超34岁秀山乡挂职副乡长负责全乡"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汪凯33岁秀山乡农村电商的代表人物经营乡村淘宝网店陈裕34岁秀山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吴晓玲32岁青城市教师娘家在秀山乡【储超、汪凯一起兴冲冲地上。储超带着公文包。汪凯... 人物表储超34岁秀山乡挂职副乡长负责全乡"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汪凯33岁秀山乡农村电商的代表人物经营乡村淘宝网店陈裕34岁秀山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吴晓玲32岁青城市教师娘家在秀山乡【储超、汪凯一起兴冲冲地上。储超带着公文包。汪凯不时拿出手机在屏幕上操作着、看时间。储超哎,我说老同学几个今天见面不容易,待会儿可得好好喝几盅!汪凯(用岳西方言)是的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裕 淘宝网 城市教师 乡村建设 吴晓 岳西 网购 对我说 娶媳妇 我自己
下载PDF
青春梦
10
作者 邹荣学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1期286-288,共3页
角色学(男)、思(女)、吟(男)悟(女)、情景角色若干序【背景音乐《橄榄树》响起。学(男)二十岁,我爬出青春的沼泽,像一把伤痕累累的六弦琴,喑哑着流浪的主题……悟(女)你来了?学(男)我走向你。悟(女)你用林间晨曦一样... 角色学(男)、思(女)、吟(男)悟(女)、情景角色若干序【背景音乐《橄榄树》响起。学(男)二十岁,我爬出青春的沼泽,像一把伤痕累累的六弦琴,喑哑着流浪的主题……悟(女)你来了?学(男)我走向你。悟(女)你用林间晨曦一样的眼神看着我……学(男)看着你。悟(女)你的眼睛里充满了憧憬……学(男)(喜)憧憬……悟(女)可是,你的眼神里也分明有一丝忧郁……学(男)(心事重重地)忧郁……悟(女)是的,忧郁,是雾霭黄昏的忧郁。学(男)雾霭?黄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痕累累 背景音乐 曾霆 寻梦 《原野》 岳武穆 滕王 白云边 屈子 戏剧情境
下载PDF
西楼会
11
作者 邹荣学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2期293-295,共3页
【洪莲保手捧茶盏上。 洪莲保(念)佳人西楼上,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郎来。我,洪莲保,徽州婺源人氏。自幼习读诗书,做了个孔门弟子、黉门秀才。半月前因追鹦哥得遇方府小姐,花园之中,小姐与我约三日后方府西楼相见,然侯门似... 【洪莲保手捧茶盏上。 洪莲保(念)佳人西楼上,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郎来。我,洪莲保,徽州婺源人氏。自幼习读诗书,做了个孔门弟子、黉门秀才。半月前因追鹦哥得遇方府小姐,花园之中,小姐与我约三日后方府西楼相见,然侯门似海,转瞬之间,半月早过,却再难相见。(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莲 方秀 转瞬之间 婺源 花影 孔门弟子 强忍悲痛 鸡毛掸 去问 背白
下载PDF
表演语境下的肢体语言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超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1期16-17,共2页
如今,舞台表演呈现多元化趋势,演员要求在表演上回归身体解放,用肢体语言完成叙事和表情达意。本文主要从表演教学的角度阐释肢体语言的行为特征,试图从"肢体模仿"、"肢体表意"、"肢体物体"和"肢体... 如今,舞台表演呈现多元化趋势,演员要求在表演上回归身体解放,用肢体语言完成叙事和表情达意。本文主要从表演教学的角度阐释肢体语言的行为特征,试图从"肢体模仿"、"肢体表意"、"肢体物体"和"肢体节奏"等四个方面去阐明肢体语言在舞台表演创作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语言 舞台表演 行为特征
下载PDF
古代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探研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润杨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83-184,共2页
古代传统戏曲是我国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戏曲在传承中出现惧怕创新、违背艺术规律等问题,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因此,从古代传统戏曲在传承中的问题入手研究,通过结合现代文化背景、开... 古代传统戏曲是我国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戏曲在传承中出现惧怕创新、违背艺术规律等问题,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因此,从古代传统戏曲在传承中的问题入手研究,通过结合现代文化背景、开放心态、创新思维等策略,拓宽戏曲演出市场,促进艺术与网络的有机融合,促进大数据背景下优秀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传统戏曲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陌生化审美再阐释——黄梅戏与莎剧的三次“碰撞”及启示
14
作者 何亦邨 邹荣学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4-97,共4页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强调颠覆原本已有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习惯,这一点在黄梅戏改编莎剧的过程中得到印证。本文以黄梅戏《无事生非》《仇恋》《仲夏夜之梦》为例,探讨黄梅戏移植、改编莎剧艺术实践的审美意义及其审... 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强调颠覆原本已有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习惯,这一点在黄梅戏改编莎剧的过程中得到印证。本文以黄梅戏《无事生非》《仇恋》《仲夏夜之梦》为例,探讨黄梅戏移植、改编莎剧艺术实践的审美意义及其审美艺术风格;提出新时期黄梅戏改编莎剧的启示:黄梅戏移植、改编莎剧要秉持初心,形成凸显黄梅戏剧种特色的作品,要弘扬文化自信,不做市场的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理论 陌生化审美 黄梅戏 莎剧
下载PDF
试论“三个强化”对黄梅戏发展史课程教学之影响
15
作者 傅润杨 周爱宝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6-129,共4页
黄梅戏发展史课程是黄梅戏专业的基础课程。就史论课教学而言,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创新性教学。这种创新始终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学生条件进行。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应该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戏剧思维,从舞台艺术的角... 黄梅戏发展史课程是黄梅戏专业的基础课程。就史论课教学而言,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创新性教学。这种创新始终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学生条件进行。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应该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戏剧思维,从舞台艺术的角度进行戏剧史论教学;二是强化历史意识,透过历史现象发现本质;三是强化舞台感觉,注重对戏剧舞台氛围的营造。"三个强化"对黄梅戏发展史课程教学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发展史 教学 戏剧思维 历史意识 舞台感觉
下载PDF
相见时难别亦难——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戏剧、文化交流反思
16
作者 邹荣学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130,共6页
本文对梅兰芳访美演出进行戏剧、文化交流上的反思、总结。文章从访美的缘起、目的、中美共同的文化心理期待、中美剧作中共同的文化符号重叠、中美道德观念上的相互映照、文化误读后的反思与重构等方面对梅兰芳访美进行戏剧、文化反思。
关键词 梅兰芳 访美 戏剧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高等艺术院校编剧课理论讲授创新策略探索
17
作者 邹荣学 《大舞台》 2017年第7期81-84,共4页
通过简化理论讲授的逻辑层次、运用讨论式教学与组织表演练习引申出编剧理论、讲评学生书面作业适时拓展编剧理论可有效提高编剧理论讲授效果。传统的编剧理论讲授方式经上述拓展后,不仅授课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化,理论讲授效果也会得以有... 通过简化理论讲授的逻辑层次、运用讨论式教学与组织表演练习引申出编剧理论、讲评学生书面作业适时拓展编剧理论可有效提高编剧理论讲授效果。传统的编剧理论讲授方式经上述拓展后,不仅授课形式更加生动多样化,理论讲授效果也会得以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剧 理论讲授 讨论式教学 表演练习 作业讲评
原文传递
鸳鸯复绣出 金针可度人——上世纪80年代《牡丹亭》两个主要改编本的文本改编述评
18
作者 邹荣学 杨超 《大舞台》 2016年第2期22-24,共3页
本文论述了汤显祖《牡丹亭》上世纪80年代两个主要改编本的文本改编。丁修询改编、江苏省昆剧院本《还魂记》运用细节造势并通过象征、对比等手法来营造出浓缩而合理夸张的艺术空间,彰显传奇性;北方昆曲剧院改编本则在语言的改编上极富... 本文论述了汤显祖《牡丹亭》上世纪80年代两个主要改编本的文本改编。丁修询改编、江苏省昆剧院本《还魂记》运用细节造势并通过象征、对比等手法来营造出浓缩而合理夸张的艺术空间,彰显传奇性;北方昆曲剧院改编本则在语言的改编上极富北昆特色。两个改本各有特色,代表了当代《牡丹亭》两种不同侧重改编本的约略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 述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