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 多解 拓展——2014年安徽中考数学压轴题赏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向阳 戴向前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10期79-81,共3页
一、创新,多层突破 畅游历年考题,正多边形频频登场,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面目出现,偶尔呈现为解答题,这些题难易度适中.所考查内容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围绕面积的有:2008年潍坊第15题正六边形与外接圆围成的区域面积,2012年安... 一、创新,多层突破 畅游历年考题,正多边形频频登场,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面目出现,偶尔呈现为解答题,这些题难易度适中.所考查内容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围绕面积的有:2008年潍坊第15题正六边形与外接圆围成的区域面积,2012年安徽选择题第7题正八边形植草砖的面积,2012年咸宁选择题第7题正六边形边、内切圆与半径围成的区域面积;围绕角的有:2011年辽阳填空题第16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压轴题 创新 安徽 多解 赏析 中考 正六边形 2008年
下载PDF
质朴扬新 开放统一 立意能力——对一道中考压轴题的赏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试题呈现 (2017 安徽第23题)已知正方形ABCD,点M为边AB的中点. (1)如图1,点G为线段CM上一点,且∠AGB=90°.延长AG、BG分别与边BC、CD交于点E,F.
关键词 中考压轴题 质朴 开放 赏析 能力 立意 正方形 线段
下载PDF
回归节点“文化板块”——解题教学的着脚点
3
作者 戴向阳 戴向前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5年第12期96-96,F0003,F0004,共3页
有些复杂的数学题(尤其几何题)往往是由多个思维节点"串连"在一起构成的,在这些节点中总有一个起点.对于"串连"类节点型试题,其起点是外显在题干信息中,其他节点是前一节点牵带而出的,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只有萝卜拔出,才... 有些复杂的数学题(尤其几何题)往往是由多个思维节点"串连"在一起构成的,在这些节点中总有一个起点.对于"串连"类节点型试题,其起点是外显在题干信息中,其他节点是前一节点牵带而出的,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只有萝卜拔出,才能看见下面,这类节点不妨称作"中途点".数学解题就是正确找到起点,从起点出发,游览每一个"中途点",当每个"景点"都逛过一遍后,数学解题就结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板块 数学解题 数学题 题干 数学意识 平分线 变式 化归 折痕 对应点
下载PDF
一道轨迹不明的“动点”考题的多解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9期48-49,共2页
一、原题呈现题目(2012年张家界)如图1,已知线段AB=6,C、D是AB上两点,且4C=DB=1,P是线段CD上一动点,在AB同侧分别作等边AAPE和等边APBF,G为线段EF的中点,点P由点C移动到点D时,点G移动的路径长度为——.
关键词 动点 多解 考题 张家界 线段 原题
下载PDF
由一道中考题条件冗余引发的思考——正、反比例函数“共处”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3年第5期79-82,共4页
原来,诚如中考题中OM=NC必然一样,正、反比例函数“共处”时,潜在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和谐性质”.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这些和谐性质,及在中考中的应用.不足之处,希望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关键词 反比例函数 中考题 性质 应用 和谐
下载PDF
巧构“几何直观” 共享直观“三味”——从常规解答的反思中谈图象选择题解答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向阳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第5期49-51,54,共4页
几何动态图象选择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难度较大的试题.通常是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认定图象,既烦琐又耗时,造成考场低分值与高时耗冲突.利用"几何直观"帮忙选择图象,实现"秒杀",解决高时耗与低分值的矛盾.通过三道例题,立足不同视野... 几何动态图象选择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难度较大的试题.通常是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认定图象,既烦琐又耗时,造成考场低分值与高时耗冲突.利用"几何直观"帮忙选择图象,实现"秒杀",解决高时耗与低分值的矛盾.通过三道例题,立足不同视野,构造"几何直观"解答选择题,展示"几何直观"神奇的解题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动态图象 常规解答 几何直观 合情推理
下载PDF
浅谈中考“新知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戴向阳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6年第11期52-55,60,共5页
新知阅读理解试题素材背景丰富、构思新颖别致、题样多变,突出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能力的考查.但因缺少阅读方法指导与解题策略指引,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对近年来新知阅读理解题分析、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形成针对不同类型... 新知阅读理解试题素材背景丰富、构思新颖别致、题样多变,突出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能力的考查.但因缺少阅读方法指导与解题策略指引,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在对近年来新知阅读理解题分析、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形成针对不同类型的解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知阅读 解题策略 回归新知
下载PDF
一道教材习题在不同阶段的价值挖掘
8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
教材习题不但承载着当前阶段"知识体系"内的教学功能,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中仍然焕发着功能活力。针对一道教材经典习题,在以思维能力训练和思想方法渗透为目的的多解活动中,放眼习题在不同知识体系上的价值,在不同学段探索其不... 教材习题不但承载着当前阶段"知识体系"内的教学功能,而且在后续的学习中仍然焕发着功能活力。针对一道教材经典习题,在以思维能力训练和思想方法渗透为目的的多解活动中,放眼习题在不同知识体系上的价值,在不同学段探索其不同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阶段 知识体系 综合应用 基本模型 价值挖掘
下载PDF
动点下的线段最值解法探微 被引量:8
9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
动点下线段最值的理论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实际解题中,主要是运用它所派生的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差)大于(小于)第三边”;其次是运用点到规则图形的最短(最长)距离;再次是通过比较动线与“参照线段”(长度是... 动点下线段最值的理论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实际解题中,主要是运用它所派生的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差)大于(小于)第三边”;其次是运用点到规则图形的最短(最长)距离;再次是通过比较动线与“参照线段”(长度是定值)的潜在联系。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构造这三大几何模型。动点下线段最值研究手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代数的方法,通过函数的手段刻画“线长”的解析式,运用函数最值来研究;其二是几何方法,通过几何模型,用几何的手段对动点的位置展开研究。本文从后者角度,结合中考试题,具体谈一谈笔者的研究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最值 线段 动点 解法 几何模型 几何方法 中考试题 三角形
原文传递
抓住运动特点 解答动态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运动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对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运动的特点有:运动是相对的;运动中的母是有关联的;有些运动潜藏着不变的图形关系;运动有轨迹;形动可由点观,点动可由形现;一些匀速运动决定于始末状态;运动可改变顺序。... 运动有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对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启示意义。运动的特点有:运动是相对的;运动中的母是有关联的;有些运动潜藏着不变的图形关系;运动有轨迹;形动可由点观,点动可由形现;一些匀速运动决定于始末状态;运动可改变顺序。当面对动态数学问题感到束手无措时,不妨想想这些运动的特点,或许能让思路豁然开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特点 动态问题 解答 数学问题 匀速运动
原文传递
一道课后习题的“动感”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3,共3页
课后习题中有不少好题,具有一定探究价值.让静态的几何图形“动起来”,进行一系列的平移、旋转、翻折、变换量的大小、用相关图形套取等,在动中求“继承”——恒、求“发展”——变,激活其潜在的功能,使其异彩纷呈.下面笔者就沪... 课后习题中有不少好题,具有一定探究价值.让静态的几何图形“动起来”,进行一系列的平移、旋转、翻折、变换量的大小、用相关图形套取等,在动中求“继承”——恒、求“发展”——变,激活其潜在的功能,使其异彩纷呈.下面笔者就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112第9题,谈一谈“动”的韵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习题 动感 几何图形 《数学》 八年级 沪科版 “动” 旋转
原文传递
行走在思维节点上的中考试题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28,共3页
中考试题因其典型性、导向性,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中考试题的设计充分关注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考方式的考查。试题常常设有一个或多个思维节点,从这点看,中考试题教学其实就是突破思维节点的教学,重点是在思维节点处拉伸学生的数学... 中考试题因其典型性、导向性,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中考试题的设计充分关注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考方式的考查。试题常常设有一个或多个思维节点,从这点看,中考试题教学其实就是突破思维节点的教学,重点是在思维节点处拉伸学生的数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考试题 思维水平 节点 教学 数学思维 典型性 导向性 学生
原文传递
一道课本习题的拓展延伸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教材的课后习题有一定的典型性,具有很强的探究价值.下面是笔者就结合一道课后习题的拓展研究,寻求一种研究习题的通法,即发现可变元素——提出可能结论——验证结论.
关键词 课本习题 应用 课后习题 典型性 教材 元素
原文传递
解读核心词语,让解法自然生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12期35-36,共2页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在解决问题时,或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告诫人们要“回到定义中去”。数学解题的起点并非都是定义,波利亚的话实质上启发人们,在解题思路受挫时,应“回到题目核心语汇中去”,解读核心词语,催发...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在解决问题时,或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告诫人们要“回到定义中去”。数学解题的起点并非都是定义,波利亚的话实质上启发人们,在解题思路受挫时,应“回到题目核心语汇中去”,解读核心词语,催发解法自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自然 词语 解读 生长 数学教育家 数学解题 解题思路 波利亚
原文传递
立足主体知识 顺应多种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6年第11期37-39,共3页
鲁迅先生谈到《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告诉我们,不同人因自己的主体知识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与自己主体知识相适应的各自感兴趣的认识。人的思维... 鲁迅先生谈到《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告诉我们,不同人因自己的主体知识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与自己主体知识相适应的各自感兴趣的认识。人的思维认知活动总是优先徘徊于学习者当前的主体知识与技能上,并受最近活动经验的监控,对早先或者远逝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顺应 《红楼梦》 认知活动 《易》 经学家 道学家 学习者
原文传递
新定义问题(2)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向阳 夏冬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1重点知识与命题特点新定义试题,以初中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涉猎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重点知识;以运算、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相似为研究工具;以新概念为思维的出发点、增长点与突破点;以基本... 1重点知识与命题特点新定义试题,以初中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涉猎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重点知识;以运算、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相似为研究工具;以新概念为思维的出发点、增长点与突破点;以基本思想方法为手段、以数学思考为“药引”。这种新概念:或源自课外读物;或取材于课本的“仿生”,如“黄金扇形”“黄金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义问题 三角形全等 命题特点 初中数学 勾股定理 思想方法 数学思考 课外读物
原文传递
联想思维激活创新解法
17
作者 戴向阳 戴向前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7年第6期43-44,共2页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在谈到解题时,巴甫洛夫说:“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课题。”说的就是解题时需要联想。联想可拓宽解题思路、发散思维、创新解答。下面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谈一...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在谈到解题时,巴甫洛夫说:“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课题。”说的就是解题时需要联想。联想可拓宽解题思路、发散思维、创新解答。下面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谈一谈一题多解是如何联想得到的,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 思维激活 创新 解法 解题思路 巴甫洛夫 主体经验 发散思维
原文传递
涉深水观鲛龙,探模型“放大”价值——例谈从海盗藏宝图到一类旋转模型的发现、拓展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向阳 周米 《中学数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0-43,共4页
波利亚曾说:"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其他一些好题."并指出:"从好的东西中再提炼出更加纯净的精制品是不容易的,但却有价值."面对数学史中经典名题,数学解题不能仅喜于解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揭示经典中所... 波利亚曾说:"一道好题的价值之一在于它能产生其他一些好题."并指出:"从好的东西中再提炼出更加纯净的精制品是不容易的,但却有价值."面对数学史中经典名题,数学解题不能仅喜于解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揭示经典中所包含的一般性模型,由一题通识一类.正所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观鲛龙."关注问题的解只是捞鱼虾,关注问题的内在的模型,才是解题工作的远足.掌握一个模型,看清百题一辙;掌握系列模型,通识万千变化.解题不单是论解,还有放眼模型,"做大"解题,"串烧"一片,实现"简约学习",滋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解题 旋转模型 数学史 通识 好题 波利亚 藏宝图 拓展与应用
原文传递
新定义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定义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个性发展 数学教育
原文传递
寻觅愚钝 优化解法——谈一道动点最值问题的探索历程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向阳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1-43,共3页
少时就对李清照《如梦令》情有独钟,很喜欢这句——"……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数学解题何尝不是这样呢?数学解题并非都一帆风顺,偶或"误入藕花深处",经一番"争斗",愚钝洞开,抑或"惊起一滩鸥鹭",收获意外... 少时就对李清照《如梦令》情有独钟,很喜欢这句——"……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数学解题何尝不是这样呢?数学解题并非都一帆风顺,偶或"误入藕花深处",经一番"争斗",愚钝洞开,抑或"惊起一滩鸥鹭",收获意外.下面谈一谈在一道动点最值问题的探索中,从误入、发现、查证到自省这样一个解题自救过程,在病解的审查中找寻解题的突破口,在解的反思中优化解答,回望中发现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值问题 优化解法 动点 数学解题 李清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