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1
作者 吴凡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0-81,共2页
在社会逐渐重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充分符合企业、社会对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筑学专业通过构建以“目标——过程——成果”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企业、社会需求为... 在社会逐渐重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背景下,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充分符合企业、社会对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筑学专业通过构建以“目标——过程——成果”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企业、社会需求为目标,在教学中强化课程学习与课外实习,引导学生参与各级竞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 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可防卫空间理论下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研究
2
作者 吴凡 陈德鹏 项腾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4,39,共5页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 聚焦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现象,对其形成机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其特征及影响。通过对南通市中心区一处典型毗邻隔离住区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研究手段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引入可防卫空间理论,从空间环境、公共空间、道路空间、人际交往四个方面提出城市中心区毗邻隔离住区环境设计的可行策略,以期加强居民交流,促进居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毗邻隔离 住区 可防卫空间
下载PDF
联合镁盐处理氮磷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诗生 阚绪坊 +1 位作者 盛广宏 陈蓓蓓 《环境科技》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苦土粉、苦土粉与MgCl2联用分别为镁源的条件下,研究二者对模拟废水中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苦土粉时,苦土粉最佳投加质量为1.0 g,此时,Mg投加浓度为18.75 mmol/L,平衡时间为60 min,氮、磷去除率分别为79.9%,84.0%;然而... 在苦土粉、苦土粉与MgCl2联用分别为镁源的条件下,研究二者对模拟废水中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苦土粉时,苦土粉最佳投加质量为1.0 g,此时,Mg投加浓度为18.75 mmol/L,平衡时间为60 min,氮、磷去除率分别为79.9%,84.0%;然而,苦土粉与MgCl2联用时,苦土粉最佳投加质量为0.8 g和MgCl2最佳投加浓度为3mmol/L,此时,Mg投加浓度为18 mmol/L,平衡时间为40 min,氮、磷去除率分别为87.7%,92.1%。对比分析可知,苦土粉与MgCl2联用时,所用镁较少,反应速率较快,水中氮、磷的去除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沉淀法 废水 苦土粉 MGCL2 联用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炉渣黏度预报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洪缙 储滨 +2 位作者 傅元坤 吴亮亮 黄志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针对宝钢不锈钢高炉高铝渣流动性较差,且黏度预报精确度较低的现状,采用旋转型黏度测定方法,测定1 500,1 475,1 450℃,Al2O3质量分数为15%-19%,MgO质量分数为7%-11%,碱度R2为1.1-1.3条件下的高铝渣系黏度,构建炉渣黏度与其成分的数据库... 针对宝钢不锈钢高炉高铝渣流动性较差,且黏度预报精确度较低的现状,采用旋转型黏度测定方法,测定1 500,1 475,1 450℃,Al2O3质量分数为15%-19%,MgO质量分数为7%-11%,碱度R2为1.1-1.3条件下的高铝渣系黏度,构建炉渣黏度与其成分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的炉渣黏度预报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炉渣黏度预报模型的预报误差基本在5%以内,命中率为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渣 黏度 神经网络 熔化性温度
下载PDF
AILR+M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虚拟设备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九如 蔡建安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61-64,68,共5页
采集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AILR)+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试验数据,在Labview的编程平台上,基于MBR脱C、脱N模型、溶解氧浓度和膜面流速计算模型,对该工艺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出水COD、NH3-N浓度等模拟值能... 采集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AILR)+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中试试验数据,在Labview的编程平台上,基于MBR脱C、脱N模型、溶解氧浓度和膜面流速计算模型,对该工艺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出水COD、NH3-N浓度等模拟值能够很好地和实测值相吻合,相对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 焦化废水 LABVIEW 虚拟设备
下载PDF
清扫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桂锋 叶青徽 +1 位作者 周扬屏 黄河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50-254,共5页
对办公室进行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等实验,分析清扫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实验组中PM10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 527.9,305.5,3 804.8μg/m3,对应的PM2.5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391.... 对办公室进行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等实验,分析清扫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实验组中PM10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 527.9,305.5,3 804.8μg/m3,对应的PM2.5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391.5,155.3,286.3μg/m3;湿扫和通风干扫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各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和各颗粒物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干扫后的各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明显大于湿扫和通风干扫。为了维护室内空气质量及清扫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尽可能地在通风状态下进行湿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扫 室内 PM10 PM2 5
下载PDF
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庆荣 包胜 蔡建安 《净水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考察了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连续试验表明,焦化废水进水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2 450 mg/L、121 mg/L,在经过系统稳定运行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115 mg/L、10.6 mg/L,去除率分别为95.3%... 考察了厌氧/好氧/缺氧(A/O/A)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连续试验表明,焦化废水进水CODCr、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2 450 mg/L、121 mg/L,在经过系统稳定运行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为115 mg/L、10.6 mg/L,去除率分别为95.3%、91.2%,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将厌氧池和缺氧池内的出气作为气源放回曝气池中,在缺氧环境下形成气升循环。好氧池为气提升三相循环流化床结构,不设沉淀池,MLSS高达10~1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脱氮 膜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湍球塔设计与流体动力特性试验
8
作者 郁亚磊 杨春根 《安徽化工》 CAS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介绍了湍球塔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对湍球塔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湍球塔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流化速度、静止床层高度、膨胀床层高度和压力降等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关联试验。通过试验测试结果确立操作参数,可为工业规模的... 介绍了湍球塔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对湍球塔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湍球塔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流化速度、静止床层高度、膨胀床层高度和压力降等流体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关联试验。通过试验测试结果确立操作参数,可为工业规模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球塔 设计 流体动力特性 脱硫
下载PDF
絮凝工艺的相关数值计算模拟研究综述
9
作者 吴昊雨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5期57-58,42,共3页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目前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模拟水体絮凝相关过程中关于旋流、速度梯度、絮体破坏方面的一些基本论点。不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在全尺寸机械混合絮凝池中,内部的流动都是非常复杂的,且对于建模来说都是一个难点。...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目前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来模拟水体絮凝相关过程中关于旋流、速度梯度、絮体破坏方面的一些基本论点。不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在全尺寸机械混合絮凝池中,内部的流动都是非常复杂的,且对于建模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池型、旋流、涡流、速度梯度、絮体破坏、停留时间等许多因素。由于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较早,因此文中对旋流、速度梯度、絮体破坏方面在国外的数值模拟重要论断进行整合分析,为研究人员在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计算流体力学 旋转流动 速度梯度 絮体破坏
下载PDF
覆盖物对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倪雪 张焕朝 +1 位作者 杨秀莲 王良桂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覆盖物处理下,深度为0~5、≥5~10 cm处土壤的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以期明确适宜‘日香桂’种植的覆盖物。【方法】采用5种覆盖物(无覆盖对照(CK)、马尼拉草皮覆盖(T)、五针白皮松树皮覆盖(W)、鹅卵石砾覆... 【目的】比较不同覆盖物处理下,深度为0~5、≥5~10 cm处土壤的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变化,以期明确适宜‘日香桂’种植的覆盖物。【方法】采用5种覆盖物(无覆盖对照(CK)、马尼拉草皮覆盖(T)、五针白皮松树皮覆盖(W)、鹅卵石砾覆盖(G)、陶土颗粒覆盖(C))处理,每种覆盖3块重复并按随机区组排列。处理后,对土壤样品进行pH、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含量、脲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从整体看,覆盖材料对土壤密度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在0~5 cm土壤深度,T和W覆盖处理降低了土壤pH,而G和C覆盖处理增加了pH。覆盖T与W比其他覆盖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有效氮含量,以及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其中W覆盖在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上表现更突出。在≥5~10 cm土壤深度,覆盖物均对土壤pH有提高作用,无机覆盖G和C对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影响甚微;T和W覆盖的作用效果虽比0~5 cm的作用效果有所下降,但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提升作用依然存在。【结论】无论是0~5 cm,还是≥5~10 cm深度,在对于土壤性质和微生物改善方面,松鳞树皮和马尼拉草覆盖(W和T覆盖)都表现出优于其他覆盖的效果,且W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效氮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树皮 马尼拉草皮 鹅卵石砾 陶土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