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间词话》体系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老虎 《黄山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70-75,共6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具有一个潜在的逻辑体系。它以意境为核心,分为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四个部分。本体论是它的理论基础,创作论、鉴赏论和发展论是它理论的应用。评论《人间词话》的体系,确立王国维的诗学体系和它在文论...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具有一个潜在的逻辑体系。它以意境为核心,分为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四个部分。本体论是它的理论基础,创作论、鉴赏论和发展论是它理论的应用。评论《人间词话》的体系,确立王国维的诗学体系和它在文论中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意境 理论体系
下载PDF
晚清词家词心观念评说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柏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6,共8页
作为一种词体的本色心态 ,专用词心的晚清词家有着各自的审美经验模式 ,但也有深于词、有词境、不可以传等多方面的共性 ;为词之用心可谓词心观念的引申 ,直接关涉了词体体性、艺术人格及作品价值 ;人既有心的词心不仅是审美心态的呈现 ... 作为一种词体的本色心态 ,专用词心的晚清词家有着各自的审美经验模式 ,但也有深于词、有词境、不可以传等多方面的共性 ;为词之用心可谓词心观念的引申 ,直接关涉了词体体性、艺术人格及作品价值 ;人既有心的词心不仅是审美心态的呈现 ,也浸染了一种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生命体验 ,拓展了词心的德性内涵 ;人心诚正、神物交感及赤子忠实丰富了词学的真实旨趣 ,深化了词心观念的价值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晚期 词家 词心观念 词体 审美经验 价值学 艺术人格 审美心态
下载PDF
论汉赋之声情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维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刘熙载称"赋辞情多而声情少",然而汉赋近源楚骚,远绍古诗,又有诵读的传统,不应当被远隔声情之外。刘勰说"立文之道"有三:形文、声文、情文,然而古今论赋,论形文、情文的多,论声文的绝少。汉赋声韵上追求口调耳顺,... 刘熙载称"赋辞情多而声情少",然而汉赋近源楚骚,远绍古诗,又有诵读的传统,不应当被远隔声情之外。刘勰说"立文之道"有三:形文、声文、情文,然而古今论赋,论形文、情文的多,论声文的绝少。汉赋声韵上追求口调耳顺,声调上追求抑扬高下,节奏上有缓急轻重、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的律动往往能与文情、文气、文势亲密无间。清代王筠认为辞赋中的形容之词,重在声而不在义,是以汉赋的铺排,不但是语义的铺排,更加是声音的铺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声情 节奏 不歌而诵
下载PDF
从《诗经》“彤管”本义看中国古代“女史”的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得媛 《河北学刊》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诗经·静女》中“彤管”究竟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彤管”的本义应该是“彤营”,即一种紫红色的嫩茅草,是上古时期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正是“彤管”的这种本原意义,后来“女史”执“彤管”记事,专记君王的私生活。
关键词 彤管 《诗经》 女史
下载PDF
中国民俗语言学研究20年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颖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3,44,共4页
中国民俗语言学从上世纪80年代产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本文试从其产生的重大学科意义、成就与不足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综述。
关键词 民俗语言学 研究 20年 综述
下载PDF
从律赋格到文章学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维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文章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科举相关,而诗赋格则是最早研究科举行文技巧的一类著作;与诗格相比,赋格更接近后来的文章之学。唐代的赋格在很多层面上为宋代的文章学建立了轨范。以《赋谱》为代表的唐代律赋格建立了认题与立意论、破题... 文章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科举相关,而诗赋格则是最早研究科举行文技巧的一类著作;与诗格相比,赋格更接近后来的文章之学。唐代的赋格在很多层面上为宋代的文章学建立了轨范。以《赋谱》为代表的唐代律赋格建立了认题与立意论、破题论、体式论、章法间架论、句法论等等作文的法则,对宋元文章学有着相当大的启发作用。赋格向文章学的转变,大体有两条轨迹可循,即在科举层面上宋代的策论、经义对唐代律赋体式的仿效,和在文学层面上赋格的文法精神的沉淀及其与古文精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赋格 宋代 文章学 迁移
下载PDF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悲剧形象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从辉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8-60,共3页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其英雄气概、豪迈作风、绝世武功让人敬仰,他的蒙冤受屈、离奇身世、壮士情怀更撼人心魄。然而其悲剧性结局虽悲壮崇高,但也令人扼腕叹息、发人深省,促使读者认清其悲剧所蕴含的文化、命运与时代等因素。
关键词 文化悲剧 命运悲剧 民族性 时代性
下载PDF
《陌上桑》母题渊源 被引量:5
8
作者 欧阳萍 邱光华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桑林 ,在远古先民看来是生殖的象征 ,对桑林有着生殖意义的崇拜。他们选择在桑林中祭祀 ,祭祀时伴随着实质性的亲密行为 ,男欢女爱。后来 ,由此引发《陌上桑》
关键词 《陌上桑》 母题 渊源 生殖崇拜 祭祀仪式 性爱
下载PDF
读《蠲戏斋诗话》小札
9
作者 祖保泉 《巢湖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1-6,32,共7页
本文就《益蜀戏斋诗话》,对马一浮先生的诗作及诗学思想作了言简意赅的评述。马先生是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文化人,既是“理学大师”,又是“隐者”,对他的评说,自然就有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蠲戏斋诗话》 马一浮 诗学思想 中国 诗歌
下载PDF
介词、词缀、助词——说“于”字
10
作者 严慈 《黄山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2-77,共6页
白话文里的文言虚词“于”,使用很广泛,几乎所有文章都能见到;而词性更为多样:除了固有的介词,又有词缀和助词。词缀和助词是先后出现的新生词类,虽然,词缀为数很少,但人们熟知,而助词数量甚多,用量也大,却不为人们所了解。其实按语法规... 白话文里的文言虚词“于”,使用很广泛,几乎所有文章都能见到;而词性更为多样:除了固有的介词,又有词缀和助词。词缀和助词是先后出现的新生词类,虽然,词缀为数很少,但人们熟知,而助词数量甚多,用量也大,却不为人们所了解。其实按语法规律,从它们所表现的语法作用,即可识别其不同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1”、引介 “于2”、附缀 “于3”、标志 停顿
下载PDF
鲁迅和高晓声对农民心理探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燕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驻足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和高晓声可谓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审视农民的灵魂心理,探索剖析农民的精神思想,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有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高晓声在探究农民心理历程方面... 驻足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和高晓声可谓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审视农民的灵魂心理,探索剖析农民的精神思想,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有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高晓声在探究农民心理历程方面的异同比较,来观照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继承、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灵魂拷问 冷峻批判 温情嘲讽
下载PDF
“妙悟”与唐、宋诗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芮宏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文认为 :唐、宋诗学中的“妙悟” ,受佛禅妙悟理论的影响不同 ,在思维结构上有很大差异性 ;唐诗尚“境”而宋诗重“法” ,其成因也与唐、宋诗学对“妙悟”的不同理解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妙悟” 唐代 宋代 诗学 诗歌
下载PDF
生存与怀乡:萧红生命体验的独特文本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73-77,81,共6页
文章将萧红的人生历程视作一个生命文本加以阐释,以《生死场》、《呼兰河传》为代表性作品,解读其创作的独特主题意蕴———生存与怀乡,揭示了萧红艺术世界中涵纳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 萧红 生命体验 精神家园 生存 怀乡
下载PDF
李白诗歌主张之管窥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明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李白对文学所发表的言论并不多,除了《古风》中一两首诗歌外,其他的则主要散见于他的诗歌作品之中。诸多的论者多数是从李白诗歌复古的视角来论说的,本文从其对儒家、道家文艺观的继承方面试着做些阐述。
关键词 李白 儒家 道家 文艺观
下载PDF
当身体成为旗帜——关于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另类写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燕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另类写作”是当代女性写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文学表现为:思想内容粗鄙、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不断恶性自我复制和自我模仿以及反美学原则的文化倾向。本文试从“另类写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思想文化继承...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另类写作”是当代女性写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文学表现为:思想内容粗鄙、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不断恶性自我复制和自我模仿以及反美学原则的文化倾向。本文试从“另类写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思想文化继承及其市场化商业炒作等三方面阐释其创作生成背景,从而指出当下女性写作的新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写作 另粪作家 身体 女性写作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对现代实用写作研究的启发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文心雕龙》是刘勰立足于创作实际,“弥纶群言”铸就的写作理论巨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实用文写作理论,对于现代实用写作学学科理论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建设,仍有极深远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现代实用写作学 现代意义
下载PDF
生命因诗歌而美丽——略论黄葵近期诗歌创作
17
作者 董燕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黄葵是近年来在海南诗坛上纵横驰骋的青年诗人,他的六卷本诗集《曙光妖娆》系列,标志着他在诗艺诗美的追求上已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近期诗歌创作的分析阐释,理解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探索诗人在诗美创造上的个性特... 黄葵是近年来在海南诗坛上纵横驰骋的青年诗人,他的六卷本诗集《曙光妖娆》系列,标志着他在诗艺诗美的追求上已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近期诗歌创作的分析阐释,理解诗人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探索诗人在诗美创造上的个性特色,体会诗歌写作的本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葵 诗歌 个性特色 历史人物 汉字 散点
下载PDF
论中国画“神妙能”品评标准的双重维度——以《唐朝名画录》为例
18
作者 郭冠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神""妙""能""逸"自唐开始便作为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从这个体系内部来看,前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递进关系;"逸"则游离于法度之外,有自身的特殊性。关于"神""妙&q... "神""妙""能""逸"自唐开始便作为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从这个体系内部来看,前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递进关系;"逸"则游离于法度之外,有自身的特殊性。关于"神""妙""能",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溯源,索求各自特征,或者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个体角度分别对"神""妙""能"进行讨论,而没有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若联系中国艺术的体道观点,就会发现三者对"道"的体悟是在逐步逼近的。以"道"为旨归,愈能见其高下。所以从横向看,"神""妙""能"是中国画三个不同的品评标准,有着各自的内涵;从纵向看,"能""妙""神"的一步步推进体现着中国画对体道的逐级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神”“妙”“能” 《唐朝名画录》 双重维度 体道
下载PDF
“文人相悖”论探因
19
作者 方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如其人"是中外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意指作家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纵观中西文学史,"文人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深究其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性掩盖了作... "文如其人"是中外文论中的一个传统命题。意指作家的人格修养、性格气质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而纵观中西文学史,"文人相悖"的现象屡见不鲜。深究其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创作的技巧性掩盖了作家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个性;一是人性的复杂性使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亦真亦假,"人"、"文"难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如其人 文人相悖 技巧性 人性 复杂性
下载PDF
论中国艺术理想境界的创造
20
作者 王佳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6-38,共3页
中国的艺术境界理论,早已被从古至今的艺术家所重视。"境界"或"意境"这一概念,从《周易·系辞》"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以来,在我国文艺史上经过了漫长的孕育与发展的过程。它的丰富内... 中国的艺术境界理论,早已被从古至今的艺术家所重视。"境界"或"意境"这一概念,从《周易·系辞》"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以来,在我国文艺史上经过了漫长的孕育与发展的过程。它的丰富内涵和特征,一直被众多艺术家、文学家所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虚实相生 传神不隔 言外之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