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中的“场”与“混化”
1
作者 黄树红 翟大炳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诗的神奇魅力在于“场”效应和“混化”效应,这里所说的“场”,就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互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又叫“混化”。三者的相互渗透,能使诗句产生“易染性”,哪怕是熟语套话,甚至枯燥的数字,在整体... 诗的神奇魅力在于“场”效应和“混化”效应,这里所说的“场”,就是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互动的整体把握。这种“整体把握”,又叫“混化”。三者的相互渗透,能使诗句产生“易染性”,哪怕是熟语套话,甚至枯燥的数字,在整体中,也会受感染而有了诗意,产生魅力。这种“场效应”和“混化效应”,在古文论中谓之“气”,有了“气”,诗就会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 混化效应 诗歌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 时空环境
下载PDF
心理动力定型与“狂人”形象——鲁迅、张洁、余华小说中“狂人”的心理机制新探
2
作者 黄树红 翟大炳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依据心理动力定型理论,以现实生活中的画家蒙克精神分裂后仍能创作出《呐喊》、凡高精神失常后仍能创作出《星月夜》这样的旷世杰作为佐证,对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张洁笔下的金乃文和余华塑造的“疯子”的悖逆表现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 依据心理动力定型理论,以现实生活中的画家蒙克精神分裂后仍能创作出《呐喊》、凡高精神失常后仍能创作出《星月夜》这样的旷世杰作为佐证,对鲁迅小说中的“狂人”、张洁笔下的金乃文和余华塑造的“疯子”的悖逆表现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这些文学形象,“疯”前的大脑皮层对一定的复合刺激物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的反射系统,“疯”后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引起条件反射,能将沉于心底深处的认识(知识)下意识地自动化般翻腾出来,从而使这种人虽疯了,但能在各自所从事工作的领域中创造出奇迹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动力定型 狂人 心理机制 精神分裂 条件反射 悖逆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