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学报稿源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 |
汤太祥
翟建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1
|
|
2
|
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论20世纪安徽女作家的创作 |
朱菊香
方维保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3
|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安徽近代文学研讨会综述 |
孙文光
吴微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4
|
时代声音下民间女歌手身份与认同——以安徽罗城民歌传承人姜秀珍为例 |
徐阳
|
《池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的特点、成因和作用 |
李玉栓
王昊
|
《黄山学院学报》
|
2011 |
2
|
|
6
|
安徽泾县宣州吴语的声母系统及其特点 |
朱蕾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7
|
安徽明代文人结社稽考 |
李玉栓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8
|
近代翻译文学:教育观念转变的“引擎” |
李震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黄侃在北京大学如何讲授《文心雕龙》——对《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考原》一文论证前提的思考 |
李平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10
|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到人民中间去”叙事 |
方维保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11
|
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大学美育教材编写策略研究 |
陈元贵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农村微型小学小班化对师生心理的消极影响——以安徽和县某乡镇X教学点为例 |
陈祖耀
|
《教育参考》
|
2015 |
1
|
|
13
|
安徽芜湖方言“得”字的几种用法 |
雕珺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4
|
姚永概与安徽近代高等教育 |
杨璐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15
|
安徽戏剧谚文化内涵研究 |
陈一兵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6
|
安徽芜湖方言中“各吃了”语法化的共时分析 |
袁从润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7
|
论汉末瘟疫对建安文学的影响 |
李鹏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8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学理论创新与文学批评实践 |
兰轲轲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论战争对三国文学版图的影响 |
李鹏
姜永旭
|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0
|
师心与复古之间:湛若水的文学思想与创作 |
张公达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