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稻秸蓝藻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爱民
曹圆圆
刘宇
董德武
卢存龙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环境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皖江城市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408085MC53)
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3006)
+2 种基金
校级研究生创新与实践项目(2015cxsj168zd)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370220)
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蛋白质工程及生物制药项目
-
文摘
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以水稻秸秆和铜绿微囊藻为发酵原料,分别对稻秸进行生物(平菇发酵液、沼渣)和化学(6%Na OH)方法预处理,在(35±1)℃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每隔5 d,采取不同处理组的发酵液,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差异,在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但仅平菇处理组的沼液中含有梭杆菌门。此外,平菇处理组的Shannon指数亦高于其他2组,具有较高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平菇处理组的稻秸产气性能最稳定,可能与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度最高有很大关系。
-
关键词
稻秸
预处理
厌氧发酵
微生物群落结构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