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曹操文学研究史的学术启示
1
作者 刘运好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学术研究建立在文献与学术史两种根基上。学术史既是原始文献的再度解读,又包括理论建构的研究前沿。回顾百年曹操文学研究史,不仅可以熟稔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理论重构,重新认知历史上曹操“外定武功”的真实人生、“内定文学”的审美价... 学术研究建立在文献与学术史两种根基上。学术史既是原始文献的再度解读,又包括理论建构的研究前沿。回顾百年曹操文学研究史,不仅可以熟稔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理论重构,重新认知历史上曹操“外定武功”的真实人生、“内定文学”的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在历史研究的曲折过程中发现历史人物的权力与道德的悖论存在、意识形态的时代与传统的二元张力、文化思潮的立新与破旧的“批评焦虑”以及文学研究的印象与整体的不同认知。通过历史研究重新发现历史,才可能在理论观念上有所突破,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从而建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人物 历史 文学研究史
下载PDF
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34-543,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接受史模式作了大量的探索:革新"集注"、"集说"传统,实现传统学术方法的现代转型;以新颖的视野开辟学术生长点;接受史与创作史互补,建构文学史体系的现代格局;丰富学术思维,接受史意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接受史模式作了大量的探索:革新"集注"、"集说"传统,实现传统学术方法的现代转型;以新颖的视野开辟学术生长点;接受史与创作史互补,建构文学史体系的现代格局;丰富学术思维,接受史意识成为学者的自觉意识。接受史研究是为了沟通古今审美经验,让古典走向现代。接受史作为与创作史前后衔接的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新维度,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更紧邻文学史料学的学术研究史,在主体范围、对象性质、功能任务和研究态度等方面,均有实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史 范式
下载PDF
1949-1980年唐代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叶帮义 余恕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45-551,共7页
本文对解放后中国大陆前30年(1949—1980)唐代文学研究著作进行述评,考察其成就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文章分作家作品论与文学史研究(含整体研究)、文献整理与资料建设、作品选注与文化普及、敦煌文献整理与敦煌文学研究、学术论... 本文对解放后中国大陆前30年(1949—1980)唐代文学研究著作进行述评,考察其成就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文章分作家作品论与文学史研究(含整体研究)、文献整理与资料建设、作品选注与文化普及、敦煌文献整理与敦煌文学研究、学术论争与政治批判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横向考察中兼有纵向的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学 1949-1980年 文学研究 综述 文学史研究 作家研究 敦煌文献 敦煌文学 文献整理 资料建设 作品选注
下载PDF
试论元稹的文学思想——以《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振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3-19,共7页
元稹是中唐重要的诗人兼诗学批评家,他在新乐府创作、文体改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在乐府诗歌理论和复古诗学理论建设方面有重要建树。尽管对李白的评价有失偏颇,但对杜甫的评论却具有真理性,为杜甫诗歌经典地位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元稹是中唐重要的诗人兼诗学批评家,他在新乐府创作、文体改革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在乐府诗歌理论和复古诗学理论建设方面有重要建树。尽管对李白的评价有失偏颇,但对杜甫的评论却具有真理性,为杜甫诗歌经典地位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代影响深远。元稹的文学思想全面细致准确,其核心观念是要求文学具有积极干预生活反映现实民生的战斗精神,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杜甫 文学思想
下载PDF
《唐诗与其他文体关系研究》序
5
作者 刘学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唐诗 唐代文学 文体 诗歌发展 繁荣 散文 兴盛
下载PDF
“诗界革命”与近代词的“在场”——以文廷式词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杨柏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134,310,共14页
从近代文学与近代精神之间关系的讨论出发,从尊重旧体诗词的抒情性角度,指出政治情怀是中国近代精神的文学抒写最具显示度的方式。文廷式在"写其胸臆"这个彰显近代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填词原则指导下,内敛民族情怀,表达维新派&... 从近代文学与近代精神之间关系的讨论出发,从尊重旧体诗词的抒情性角度,指出政治情怀是中国近代精神的文学抒写最具显示度的方式。文廷式在"写其胸臆"这个彰显近代知识分子主体精神的填词原则指导下,内敛民族情怀,表达维新派"变革图新"的政治见解;基于对帝后党争、君国分离这个晚清政局的亲身体验,抒写维新人士"君国一体"的政治理念,以及由身为逐臣到心为弃臣的政治心态的变化。由此,文廷式等近代具有革新精神的词家,正是通过词的诗化,拓展了词的境界,以在场的身份呼应了近代文学变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廷式 诗界革命 在场 近代词 诗化
下载PDF
“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学术意义——兼及“王辉斌研究模式”的形成
7
作者 吴振华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6-59,共4页
王辉斌先生的"文学史研究打通关",不仅限涉于朝代与朝代之间"单元文学"的打通关,而且也在各种文学品类之间打通关,因而具有纵横相关、多元互为的特点。王辉斌先生对"打通关"的提出与在实践方面的成功,为... 王辉斌先生的"文学史研究打通关",不仅限涉于朝代与朝代之间"单元文学"的打通关,而且也在各种文学品类之间打通关,因而具有纵横相关、多元互为的特点。王辉斌先生对"打通关"的提出与在实践方面的成功,为学界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史研究格局与新的研究范式,因而具有恢宏的学术气度与学术气象。"王辉斌研究模式"虽然是难以复制的,但却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并于学界以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辉斌 打通关 学术意义 研究模式
下载PDF
论方学渐对王学的修正及其对桐城方氏家族文化的影响
8
作者 武道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7,共9页
晚明王学末流将王阳明“心体无善恶之说”导向两个路径:一是与释氏空观合流,使士人摆落世事,消解入世热情;二是很多士人将该学说,作为纵情肆欲、不讲是非道德之借口。方学渐学术思想总体是心学立场,但他又是王学修正派。他坚持心体至善... 晚明王学末流将王阳明“心体无善恶之说”导向两个路径:一是与释氏空观合流,使士人摆落世事,消解入世热情;二是很多士人将该学说,作为纵情肆欲、不讲是非道德之借口。方学渐学术思想总体是心学立场,但他又是王学修正派。他坚持心体至善说,反对王阳明、王畿“无善无恶心之体”说,其目的是为了纯正社会风俗,维护儒家礼教。他不轻言本体,主张上达即在下学之中,推崇庸德庸言之践履,是王门中的务实派。他主张以道问学辅助尊德性,对王学末流之反知主义是一个纠正。这些思想特点,对桐城方氏族人推尊忠孝节义、重视知识教育都有很大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家族风气,成为后世方氏族人立身和写作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学渐 修正 王学 桐城方氏 家族文化
下载PDF
韩偓诗文研究的集成之作——评《韩偓集系年校注》 被引量:1
9
作者 方翠 韩震军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1,共4页
韩偓是唐末的坚贞忠臣,也是晚唐五代颇有建树与影响的重要诗人。历代书目对韩偓的诗文多有著录,尽管所记书名以及卷数有所异同,但其主要著作不外乎《金銮密记》《韩偓诗》《香奁集》三种。其中《金銮密记》大约在宋以后即已散佚,仅不多... 韩偓是唐末的坚贞忠臣,也是晚唐五代颇有建树与影响的重要诗人。历代书目对韩偓的诗文多有著录,尽管所记书名以及卷数有所异同,但其主要著作不外乎《金銮密记》《韩偓诗》《香奁集》三种。其中《金銮密记》大约在宋以后即已散佚,仅不多的条目为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曾慥《类说》、明陶宗仪《说郛》等所征引。现存的韩偓诗集、《香奁集》尚有多种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偓 香奁集 说郛 晚唐五代 《资治通鉴》 《全唐诗》 唐百家诗选 唐末 乾化 韩翰林集
下载PDF
长风萧萧度水来:曹道衡先生的北朝文学研究
10
作者 郑虹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8-199,共12页
曹道衡先生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北朝文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先生从基础材料入手,又善于宏观抽象,对南北文学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拓了北朝文学的研究领域。先生治学重视实证,突出中心,由点及面,又... 曹道衡先生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北朝文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先生从基础材料入手,又善于宏观抽象,对南北文学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开拓了北朝文学的研究领域。先生治学重视实证,突出中心,由点及面,又分而治之,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个性。在观念、视野、风格和学术品格上,也以其独特的学术成就,对当代乃至后世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道衡 北朝文学 学术史 中古文学
下载PDF
“中国韵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国韵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傅宇斌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2022年11月18—21日,由中国韵文学会、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韵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国韵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2年11月18—21日,由中国韵文学会、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韵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国韵文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韵文学会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京大学 安徽芜湖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诗学研究 复旦大学
下载PDF
走向深广的元好问与辽金元文学研究——中国元好问学会第九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张勇耀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7-73,共7页
2022年9月23—25日,中国元好问学会第九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顺利举办。本次会议共收到80余篇学术论文,元好问研究方面,元好问诗学与词学的渊源问题、元好问接受史研究、元好问文学与空间的关系、元好问在艺术领域的... 2022年9月23—25日,中国元好问学会第九届年会暨辽金元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顺利举办。本次会议共收到80余篇学术论文,元好问研究方面,元好问诗学与词学的渊源问题、元好问接受史研究、元好问文学与空间的关系、元好问在艺术领域的贡献、元好问的文化救亡活动及其意义、元好问文献考释等方面都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辽金元文学研究则围绕多元文化融合、文学理论、易代思潮、域外容受、雅俗文学、文献考释等方面展开,一些观点和材料令人耳目一新。从作者队伍来看,老中青梯队结构合理,一批青年学者的加入可喜可贺。南开大学查洪德教授勉励学者拿出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把元好问研究推向更新更高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辽金元文学 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元代金人别集编刊及其序跋的文学史意义
13
作者 张勇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1,共12页
元代是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时期。由于文献散佚严重,存世序跋成为考察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文本,为编刊的时间、空间、编刊人及其流播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元代金人别集序跋还有评介金代作家、传承金源文脉、总结文学理论、开启元代文风... 元代是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时期。由于文献散佚严重,存世序跋成为考察金人别集编刊的重要文本,为编刊的时间、空间、编刊人及其流播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元代金人别集序跋还有评介金代作家、传承金源文脉、总结文学理论、开启元代文风等功能。序跋对作家人格、学养、文学成就的推扬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对“以诗文为余事”和“以诗为专门之学”文学功用的探讨,对气格论、唐诗旨趣和易代之际将苦难转化为“清和”美学的体认,以及所体现的民族、儒释道、南北文学的多元融合,都对元代文学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金人别集 序跋 清和
下载PDF
清代“经学诗学”研究的对象、热点与前景
14
作者 黄金灿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5期82-86,共5页
“经学诗学”是诗学的一个分支门类,是一种与儒家经典、经典解释学及其理论相关的诗学。它同“经学的诗学”“经学家的诗学”“经学与诗学”等提法有相似之处,但实质并不相同。目前学界清代经学诗学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一个... “经学诗学”是诗学的一个分支门类,是一种与儒家经典、经典解释学及其理论相关的诗学。它同“经学的诗学”“经学家的诗学”“经学与诗学”等提法有相似之处,但实质并不相同。目前学界清代经学诗学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问题,一个专题”,即清代经学与诗学的关系问题、清代经学中的诗学问题、清代一般诗学中带经学色彩的诗学问题与清代《诗经》学专题清代经学诗学研究前景广阔,可采用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经学诗学 《诗经》学 音韵学 音乐学
下载PDF
皖桐诗派的遗珠:清初安徽诗人方熊交游考论
15
作者 黄金灿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方熊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安徽遗民诗人,他因曾刊刻《陶渊明集》六卷(世称《陶诗诵说》)而为陶诗研究者所关注,但是他的生平事迹却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方熊生性豪爽,尤爱游历,这使他成为诗人间的“联络人”。他与桐城学者的交游,... 方熊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安徽遗民诗人,他因曾刊刻《陶渊明集》六卷(世称《陶诗诵说》)而为陶诗研究者所关注,但是他的生平事迹却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方熊生性豪爽,尤爱游历,这使他成为诗人间的“联络人”。他与桐城学者的交游,反映了清初桐城诗派的活动细节。他与其他安徽人的交游,勾勒出清初“皖桐诗派”的生成路径。他与遗民的交游,反映了清初遗民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他与入清后采取合作态度的诗人群体产生交集,则表明清初诗坛在地域、遗民等面向之外还具有更加复杂、多维的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熊 安徽诗人 皖桐诗派 交游
下载PDF
金中都与金代文学的盛世风貌
16
作者 张勇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4-116,共13页
迁都北京开启了金朝盛世,也是北京文学史由“地域文学”转化为“帝都文学”的开端。依托于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爱好汉文化和汉语文学的帝王、学养深厚的朝廷文官和往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四方文士,中都由地理空间转化为多族文人交融互动的... 迁都北京开启了金朝盛世,也是北京文学史由“地域文学”转化为“帝都文学”的开端。依托于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爱好汉文化和汉语文学的帝王、学养深厚的朝廷文官和往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四方文士,中都由地理空间转化为多族文人交融互动的文学空间。宫阙、市井、寺院、桥梁等成为文人的书写对象,文人书写也在塑造着这些空间。文人对雪、牡丹、荷花的同题集咏折射着金朝盛世,中都空间又使文人创作呈现出典雅平和的盛世风貌。中都作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实践和文学思想,对南渡文坛和元初文坛具有启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中都 盛世书写 文学空间
下载PDF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17
作者 马金水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二是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得到关注,三是清人对宋词的接受颇受瞩目,四是词史研究呈现出现象、选本、词谱等多维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史 词论
下载PDF
以时文论诗法——论刘熙载以八股文法入诗论的“破体观”
18
作者 谢梦姚 傅宇斌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
如何在前人诗论面前不落窠臼且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体现出当代特质,是清代学人在总结前人诗论时所思考的问题。提及清代文学,八股文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刘熙载正是在时文影响极盛的背景下,提出以八股文法论诗歌创作这一“破体”观念。... 如何在前人诗论面前不落窠臼且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体现出当代特质,是清代学人在总结前人诗论时所思考的问题。提及清代文学,八股文的影响不可忽视,而刘熙载正是在时文影响极盛的背景下,提出以八股文法论诗歌创作这一“破体”观念。刘熙载分别择取八股文的立意、布局、谋篇、点题之法来论述作诗,认为八股文亦有不可忽略的文学因素和价值,其文法与诗法亦有相通之处,应积极从中汲取有利于诗歌创作的文法。刘熙载对以八股文法论诗法的肯定,体现出其对“文体递变”的文体发展规律的坚持,展现出其在文艺理论上宏大的文体通变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法 刘熙载 破体观 《艺概》 《游艺约言》
下载PDF
论唐代对外交往诗歌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传锐 王树森 余恕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4,共8页
作为唐王朝与四邻交往的直接产物,唐代对外交往诗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唐王朝所开展的积极主动的外交在有效维护边防安全、密切与周边诸邻的友好往来及扩大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东亚各族积... 作为唐王朝与四邻交往的直接产物,唐代对外交往诗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唐王朝所开展的积极主动的外交在有效维护边防安全、密切与周边诸邻的友好往来及扩大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当时东亚各族积极主动学习先进唐文化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新罗、日本等国所受唐文化之沾溉。除此之外,有唐三百年国势之盛衰变迁及其对于文人心理的深刻影响,也在此类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交往诗歌 关系 认知 文化 传播 国势 心态
下载PDF
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怀东 余恕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7,共7页
唐传奇的出现被认为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小说独立之标志。传奇接受此前各种文体之写作经验,最终脱胎换骨,在唐代形成具有独立性的文学文体。这种文学性的获得是在汉末魏晋以来追求文学独立性的背景上发生的,而六朝隋唐之际文、史... 唐传奇的出现被认为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小说独立之标志。传奇接受此前各种文体之写作经验,最终脱胎换骨,在唐代形成具有独立性的文学文体。这种文学性的获得是在汉末魏晋以来追求文学独立性的背景上发生的,而六朝隋唐之际文、史互动正是唐传奇获得文学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 文体 文史 文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