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谈专科学报编辑素养的提高
1
作者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分析了当前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现状——人数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流失严重,指出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素养提高的紧迫性,探讨了提高专科学报编辑素质的途径:爱业敬业,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利用网络,改变工作、思维的模式;着重培养知识创新意识...
分析了当前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现状——人数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流失严重,指出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素养提高的紧迫性,探讨了提高专科学报编辑素质的途径:爱业敬业,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利用网络,改变工作、思维的模式;着重培养知识创新意识,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注重自我培养和学习,做学者型编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学报
编辑素质
职业情感
网络环境
知识创新
学者型编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潜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62-65,共4页
为了促进“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提高其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分析了“专科学报”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质量以及利用网络改...
为了促进“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提高其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分析了“专科学报”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质量以及利用网络改变自身的劣势等对策。主要是建立学报自己的网页,提高来稿的数量和质量;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编审和管理工作;利用网上信息,做好选题和编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编辑出版
网络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仲故里颍上县说综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希红
陈立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综合《左传》、《史记》、晋人张湛《列子注》及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记载的资料,参以其他一些旁证,说明管仲为今安徽颍上县人,而其他多种说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皆不能成立。
关键词
管仲
故里
颍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家谱研究的一部新力作——评王鹤鸣先生著《中国家谱通论》
4
作者
陈希红
陈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家谱研究
力作
政治功能
人物传记
历史学
伦理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礼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
5
作者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07-111,115,共6页
情与礼之间的矛盾与紧张一直是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但礼缘于人情的根源与本质决定了这种变化的限度与方向。文章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在发展理路的考察,讨论了魏晋时代士人风尚的转变,说明这种转变是中国礼文化辩证发展在一定历...
情与礼之间的矛盾与紧张一直是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但礼缘于人情的根源与本质决定了这种变化的限度与方向。文章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在发展理路的考察,讨论了魏晋时代士人风尚的转变,说明这种转变是中国礼文化辩证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一考察不仅对魏晋士风的转变作出了动态的把握与认识,而且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情礼递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情
士人风尚
重情
递变
转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
6
作者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骆自强先生的《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部专为电大接受开放教育的学员编写的教材,架构精巧,富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前言/导论部分过于简单,没有介绍课程性质;论述方式失之主观,提出的观点有待商榷者较多;专题篇幅安排、参...
骆自强先生的《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部专为电大接受开放教育的学员编写的教材,架构精巧,富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前言/导论部分过于简单,没有介绍课程性质;论述方式失之主观,提出的观点有待商榷者较多;专题篇幅安排、参考文献的选取及思考题的出题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广泛参阅其他文化史、文化导论著作及普通高校文化史教材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导论教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提出批评和看法,希望能为下一步修改教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导论》
骆自强
高校教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魏晋士人重情之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7
作者
陈希红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相对于汉代士人通经致用、立功名于天下的"尚志"情怀,魏晋士风的特点可以用谈玄论道、"称情而直往"的"重情"来概括。汉魏之间何以有此巨大变化?过去学人们大多演绎的是"乱世多感伤"的调子。体...
相对于汉代士人通经致用、立功名于天下的"尚志"情怀,魏晋士风的特点可以用谈玄论道、"称情而直往"的"重情"来概括。汉魏之间何以有此巨大变化?过去学人们大多演绎的是"乱世多感伤"的调子。体认一个时代士人的价值观与生存意识等应该更多地从时代性、社会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基于此,对魏晋士风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因")与社会基础(即"缘")两个主要方面作了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士风
重情
历史背景
社会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徒倒戈”辩——与黄怀信教授商榷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希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0-192,178,共4页
周武王伐纣,"甲子朝"于商郊牧野与纣王接战,纣师一击即溃。失败的原因,荀子说是纣卒(前徒)战时"易向"即倒戈造成的。黄怀信教授认为荀子之说是受孟子的影响,孟子主观臆造了商人"欲武王亟入"等,其实"...
周武王伐纣,"甲子朝"于商郊牧野与纣王接战,纣师一击即溃。失败的原因,荀子说是纣卒(前徒)战时"易向"即倒戈造成的。黄怀信教授认为荀子之说是受孟子的影响,孟子主观臆造了商人"欲武王亟入"等,其实"历史并无其事"。但他没有举出荀子受孟子影响的具体证据,诸多分析也不尽合于事理。事实上孟子以前墨子已讲过纣兵"众畔皆走"的话,西周时祭公谋父的谏言也有"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的话,牧野之战时的誓辞《牧誓》更明言纣兵奔逃是"役于西土",即受命于周。因此,纣王前徒"倒戈"是周初以来的旧说,未可轻意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徒倒戈
纣兵
孟子
荀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专科学报编辑素养的提高
1
作者
陈希红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基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6-034)
文摘
分析了当前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现状——人数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流失严重,指出专科学报编辑队伍素养提高的紧迫性,探讨了提高专科学报编辑素质的途径:爱业敬业,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利用网络,改变工作、思维的模式;着重培养知识创新意识,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注重自我培养和学习,做学者型编辑。
关键词
专科学报
编辑素质
职业情感
网络环境
知识创新
学者型编辑
Keywords
college journals
editorial accomplishment
professional feeling
network environment
knowledge upgrading l scholar-type editors
分类号
G238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潜生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62-65,共4页
基金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6-034)
文摘
为了促进“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提高其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分析了“专科学报”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专科学报”发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质量以及利用网络改变自身的劣势等对策。主要是建立学报自己的网页,提高来稿的数量和质量;利用网络平台,做好编审和管理工作;利用网上信息,做好选题和编校工作。
关键词
高校学报
编辑出版
网络环境
Keywords
journal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network environment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仲故里颍上县说综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希红
陈立柱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安徽
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文摘
综合《左传》、《史记》、晋人张湛《列子注》及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等记载的资料,参以其他一些旁证,说明管仲为今安徽颍上县人,而其他多种说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皆不能成立。
关键词
管仲
故里
颍上
Keywords
Guan Zhong
hometown
Ying Shang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家谱研究的一部新力作——评王鹤鸣先生著《中国家谱通论》
4
作者
陈希红
陈瑞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安徽
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为07CZS009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家谱研究
力作
政治功能
人物传记
历史学
伦理功能
社会功能
分类号
K81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礼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
5
作者
陈希红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07-111,115,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情礼递变与魏晋士人重情>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4jqw97)
文摘
情与礼之间的矛盾与紧张一直是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但礼缘于人情的根源与本质决定了这种变化的限度与方向。文章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在发展理路的考察,讨论了魏晋时代士人风尚的转变,说明这种转变是中国礼文化辩证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一考察不仅对魏晋士风的转变作出了动态的把握与认识,而且一定程度上触及了情礼递变的规律。
关键词
礼
情
士人风尚
重情
递变
转向
Keywords
the feudal ethics
human feelings
scholar ethos
valuing feelings
alternate changes
turning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
6
作者
陈希红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骆自强先生的《传统文化导论》是一部专为电大接受开放教育的学员编写的教材,架构精巧,富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前言/导论部分过于简单,没有介绍课程性质;论述方式失之主观,提出的观点有待商榷者较多;专题篇幅安排、参考文献的选取及思考题的出题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广泛参阅其他文化史、文化导论著作及普通高校文化史教材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导论教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提出批评和看法,希望能为下一步修改教材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传统文化导论》
骆自强
高校教材
Keywords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Luo Zi-qiang
textbooks in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723.4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魏晋士人重情之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7
作者
陈希红
机构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摘
相对于汉代士人通经致用、立功名于天下的"尚志"情怀,魏晋士风的特点可以用谈玄论道、"称情而直往"的"重情"来概括。汉魏之间何以有此巨大变化?过去学人们大多演绎的是"乱世多感伤"的调子。体认一个时代士人的价值观与生存意识等应该更多地从时代性、社会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基于此,对魏晋士风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因")与社会基础(即"缘")两个主要方面作了综合考察。
关键词
魏晋士风
重情
历史背景
社会基础
Keywords
intellectualism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feelings
historical background
sociat basis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徒倒戈”辩——与黄怀信教授商榷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希红
机构
安徽
省
广播
电视大学
学报
编辑部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0-192,178,共4页
文摘
周武王伐纣,"甲子朝"于商郊牧野与纣王接战,纣师一击即溃。失败的原因,荀子说是纣卒(前徒)战时"易向"即倒戈造成的。黄怀信教授认为荀子之说是受孟子的影响,孟子主观臆造了商人"欲武王亟入"等,其实"历史并无其事"。但他没有举出荀子受孟子影响的具体证据,诸多分析也不尽合于事理。事实上孟子以前墨子已讲过纣兵"众畔皆走"的话,西周时祭公谋父的谏言也有"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的话,牧野之战时的誓辞《牧誓》更明言纣兵奔逃是"役于西土",即受命于周。因此,纣王前徒"倒戈"是周初以来的旧说,未可轻意否定。
关键词
前徒倒戈
纣兵
孟子
荀子
分类号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谈专科学报编辑素养的提高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专科学报”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对策
李潜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管仲故里颍上县说综考
陈希红
陈立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家谱研究的一部新力作——评王鹤鸣先生著《中国家谱通论》
陈希红
陈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情礼递变与魏晋士风转向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
陈希红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析魏晋士人重情之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陈希红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前徒倒戈”辩——与黄怀信教授商榷
陈希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