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古受热石英释光发光光谱性质及其测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椿鑫 范安川 +2 位作者 李波 闫子晗 张小雷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释光测年技术在解决考古低温受热材料的年代问题中已趋于成熟,而在考古高温受热材料的释光测年研究中仍颇具挑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陶器中提取的考古高温受热石英(约950℃)为例,探究此类石英的释光发光光谱特征与释光性质,旨在探讨不同... 释光测年技术在解决考古低温受热材料的年代问题中已趋于成熟,而在考古高温受热材料的释光测年研究中仍颇具挑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陶器中提取的考古高温受热石英(约950℃)为例,探究此类石英的释光发光光谱特征与释光性质,旨在探讨不同波段的热释光信号在释光测年中的可行性。基于Ris?DA-20型释光测年仪器联用Andor光谱仪、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相机的释光发光光谱平台,结合对不同波段敏感的光电倍增管与自定义滤光片组合,对比了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TL)、等温热释光(Isothermal Thermoluminescence,ITL)、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方法在此类考古高温受热材料中的应用。光谱结果表明:考古高温受热石英具有显著的620 nm左右的红光热释光发光(Red TL),与375℃ TL峰紧密相关,且375℃ Red TL具有光不敏感特征。多波段热释光、多波段等温热释光、常规光释光测年结果均与已知的碳-14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利用不同波段的释光信号开展考古高温受热材料年代学研究具有潜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陶器 热释光 光谱 年代学
下载PDF
楚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优化策略——以安徽楚式玉器研究为例
2
作者 孙朝峰 李瑞生 杨晓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安徽出土的楚式玉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一直发挥着呈现、诠释中华文明和助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作用。加强安徽楚式玉器和楚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 安徽出土的楚式玉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一直发挥着呈现、诠释中华文明和助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作用。加强安徽楚式玉器和楚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文章以安徽出土的楚式玉器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探讨楚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加强楚文化国际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玉器 楚文化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以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例 文物考古资源在影视作品中的融合与展现
3
作者 张洁(文/图) 许今(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8期52-58,共7页
近些年来,随着考古文博事业的热度不断高涨,原先沉睡在博物馆的收藏,以及淹没在大地里的遗产逐渐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这些文物考古资源也逐渐引起影视创作者的关注,他们不断尝试在影视作品中融合和展现我国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源。热门电... 近些年来,随着考古文博事业的热度不断高涨,原先沉睡在博物馆的收藏,以及淹没在大地里的遗产逐渐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这些文物考古资源也逐渐引起影视创作者的关注,他们不断尝试在影视作品中融合和展现我国丰富的文物考古资源。热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第一部》)运用大量文物考古资源构建了具有中国美学特色的神话体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下,这部影片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文博 朝歌 影视作品 资源构建 博物馆 第一部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文物考古成果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瑞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3期174-176,F0003,共4页
历史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源。在挖掘、阐释文物考古成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文物、遗址等考古成果的价值与特质,围绕海外受众的文... 历史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时代价值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源。在挖掘、阐释文物考古成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文物、遗址等考古成果的价值与特质,围绕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等,丰富载体,创新手段,创作生产优质内容,广泛运用各类国际传播媒介,搭建平台,拓展路径,精准策划开展文物考古成果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文物考古故事,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成果 国际传播 路径研究
下载PDF
安徽萧县金寨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
5
作者 赵永生 孙田璐 张小雷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3,共6页
安徽萧县金寨遗址2016至2018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74例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人骨材料。本文对这批人骨材料的性别、年龄和相关现象进行鉴定、判断,认为金寨遗址居民死亡年龄段集中在壮年期。人骨材料中发现大汶口文化居民常见的人工拔牙和... 安徽萧县金寨遗址2016至2018年度考古发掘中出土了74例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人骨材料。本文对这批人骨材料的性别、年龄和相关现象进行鉴定、判断,认为金寨遗址居民死亡年龄段集中在壮年期。人骨材料中发现大汶口文化居民常见的人工拔牙和枕部变形现象,从人类骨骼考古视角为探讨大汶口文化向皖北地区的扩张提供了重要证据。与大汶口文化核心地区的遗址相比,金寨遗址古代居民拔牙率与枕部变形率偏低,这种式微或许说明大汶口文化在向皖北扩张过程中似乎受到不同文化或理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古代人骨 人工拔牙 枕部变形
下载PDF
安徽寿州窑考古出土黄釉瓷的成分特征研究
6
作者 李合 陈超 汪茂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73,共7页
位于安徽淮南市上窑镇等地的寿州窑是古代著名的窑口,以烧制黄釉瓷著称于世。实验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安徽寿州窑考古发掘出土的59件黄釉瓷标本的胎釉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寿州窑出土黄釉瓷胎体符合北方瓷器... 位于安徽淮南市上窑镇等地的寿州窑是古代著名的窑口,以烧制黄釉瓷著称于世。实验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对安徽寿州窑考古发掘出土的59件黄釉瓷标本的胎釉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寿州窑出土黄釉瓷胎体符合北方瓷器胎体特征,即采用了高岭土类原料制胎;寿州窑黄釉属于高钙釉,但未采用南方以唐代越窑青瓷为代表的制胎原料与钙质原料混合的釉料配方,而采用或借鉴了北方地区的制釉技术。从科学技术角度揭示了唐代寿州窑瓷器的胎釉原料与制瓷技术特征,这对于补充和完善中国古陶瓷科技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州窑 黄釉瓷 成分特征 制釉技术
下载PDF
一件汉代漆器锥画痕迹研究
7
作者 徐靖 宋佳佳 姚政权 《中国生漆》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对漆器上的锥画痕迹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直观验证了王世襄先生对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中对“鎗划”和“嵌色”技艺的解读,并根据微观测量数据推断出了制作锥画工具的尖端形态。
关键词 漆器 锥画 显微观察 拉曼光谱
下载PDF
楚都·楚城·楚墓——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三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波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在考古学研究层面主要着眼于楚都、楚城和楚墓三个方面。楚都主要是指寿县寿春城,楚城则主要指钜阳城,楚墓发现数量日益增多,需及时整理和发表材料。对近20年来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工作历程的回顾,有助于把握当前的研... 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在考古学研究层面主要着眼于楚都、楚城和楚墓三个方面。楚都主要是指寿县寿春城,楚城则主要指钜阳城,楚墓发现数量日益增多,需及时整理和发表材料。对近20年来安徽地区楚文化研究工作历程的回顾,有助于把握当前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诉求,为开展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楚文化 楚都 楚城 楚墓
下载PDF
安徽凤阳明皇陵遗址现状调查
9
作者 刘欣(文/图) 王志(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8期82-90,共9页
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其兄嫂及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位于今安徽凤阳大庙镇。明皇陵经历了初建、营建、改建三个阶段,历时13年建成,有皇城、砖城和土城三道城墙围绕,规模宏伟,等级森严。清代以来,明皇陵经历了几次变迁,地面建筑大多... 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其兄嫂及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位于今安徽凤阳大庙镇。明皇陵经历了初建、营建、改建三个阶段,历时13年建成,有皇城、砖城和土城三道城墙围绕,规模宏伟,等级森严。清代以来,明皇陵经历了几次变迁,地面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仅神道上石像生32对、皇陵碑1块、无字碑1块及陵丘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字碑 石像生 清代以来 朱元璋 明皇陵 安徽凤阳 规模宏伟 等级森严
下载PDF
安徽省枞阳县周山村发现两座明清墓葬
10
作者 陈大元(文/绘图) 陈辉(绘图) 秦让平 《文物春秋》 2024年第1期62-65,83,共5页
2016年,为配合安徽池州长江大桥连接线项目施工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沿线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共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数十座,其中在铜陵市枞阳县周山村发掘了明代、清代墓葬各1座。两座墓葬墓上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墓葬形... 2016年,为配合安徽池州长江大桥连接线项目施工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沿线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共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数十座,其中在铜陵市枞阳县周山村发掘了明代、清代墓葬各1座。两座墓葬墓上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墓葬形制颇具特色,承袭明显,为研究枞阳地区明清两代葬制、葬俗的继承与流变,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山村墓地 明清时期 安徽枞阳 陈氏家族
下载PDF
安徽淮北邓山墓地西汉墓M63、M73、M74发掘简报
11
作者 张辉 +1 位作者 任一龙 刘松林 《文物春秋》 2024年第3期47-57,共11页
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淮北市文物部门对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南部的邓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01座。包括29座洞室墓,其中洞室墓M63、M73随葬有私人印信,而M73与土坑墓M74相距仅0.7米,墓向一致... 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淮北市文物部门对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南部的邓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01座。包括29座洞室墓,其中洞室墓M63、M73随葬有私人印信,而M73与土坑墓M74相距仅0.7米,墓向一致,且有打破关系,可能为异穴合葬墓,形制较为独特。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判断,三墓年代均为西汉中期偏晚,墓主身份应为小地主或富裕平民。汉代洞室墓以往在淮北地区较少发现,从M63、M73形制来看,该地区的汉代洞室墓应受到了中原地区洞室墓丧葬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山墓地 西汉 洞室墓 安徽淮北
下载PDF
安徽阜阳地区先秦时期遗址调查
12
作者 陈大元(文/图) 隋永强(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2024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阜阳市下辖临泉、阜南、颖上三县的6个先秦时期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临泉、阜南、颖上三县地处淮北平原西部,境内地势平坦,西北略高而东南略低,受淮河及其支... 2024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阜阳市下辖临泉、阜南、颖上三县的6个先秦时期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临泉、阜南、颖上三县地处淮北平原西部,境内地势平坦,西北略高而东南略低,受淮河及其支流婉蜓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相间分布,小区域地形起伏跌岩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淮北平原 地形起伏 阜南 文化遗产 安徽阜阳 西北大学 遗址调查
下载PDF
安徽考古现场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姚大全 朔知 +3 位作者 沈小七 唐杰平 陈安国 王志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关键词 考古 自然变形 地震事件 安徽
下载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同号文 吴秀杰 +4 位作者 董哲 盛锦朝 金泽田 裴树文 刘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305,共22页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华龙洞 安徽东至 中更新世
下载PDF
“二次生石灰”的微结构及作为文物加固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魏国锋 张秉坚 +1 位作者 方世强 姚政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8-593,共6页
在研究二次生石灰微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二次生石灰为基础胶结材料用于古代建筑和土遗址加固保护的可行性.二次生石灰的SEM观察结果表明:氢氧化钙经高温(650℃)锻烧以后,脱水成为一种直径为50 nm、长度为200 nm左右的针状纳米氧化钙;... 在研究二次生石灰微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二次生石灰为基础胶结材料用于古代建筑和土遗址加固保护的可行性.二次生石灰的SEM观察结果表明:氢氧化钙经高温(650℃)锻烧以后,脱水成为一种直径为50 nm、长度为200 nm左右的针状纳米氧化钙;将这种纳米氧化钙消化后,会成为一种粒径在200~300nm左右、大小十分均匀的扁平椭圆状纳米氢氧化钙颗粒.同时,研究表明,二次生石灰的纳米级粒径和高反应活性,可以提高二次生石灰糯米灰浆的机械性能,并使二次生石灰-乙醇分散液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石灰水加固剂溶解度较小和渗透性较差的问题,从而为土石砖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基于传统石灰的加固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石灰 糯米灰浆 土遗址 加固
下载PDF
安徽及邻区史前地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大全 宫希成 +4 位作者 沈小七 吴卫红 郑海刚 陈安国 杨源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历史地震可靠性检验分析显示,安徽省及邻区M_S5及以上地震完整记录起自1336年,这以前地震记载大部分丢失。近年来,地震和考古部门利用大规模考古和工程开挖契机,编录识别分析了晚第四纪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构造变形遗迹。结果表明,在... 历史地震可靠性检验分析显示,安徽省及邻区M_S5及以上地震完整记录起自1336年,这以前地震记载大部分丢失。近年来,地震和考古部门利用大规模考古和工程开挖契机,编录识别分析了晚第四纪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构造变形遗迹。结果表明,在皖西南的西周一春秋期和皖北大汶口晚期及豫南东周期文化层中分别发现史前地震遗迹。郯庐断裂带苏皖交界地区段落,自晚更新世以来曾发生数次以斜向平移逆冲为主要方式的快速变形事件,后者得到微观研究方面的证实。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震史料记载的局限,并丰富了考古和史前地震乃至地震预测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华北南部 地震考古 史前地震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富集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传勋 徐靖 朔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和化学定性手段分析了安徽霍山县戴家院遗址木器表面析出的蓝色物质。结果表明,蓝色物质为亚铁化合物,表面覆盖的黄色物质为三价铁的化合物,其形成过程与木材中的微生物有直接关系,与周围土壤成分的关系不大。
关键词 木器 亚铁化合物 X射线荧光能谱 微生物 化学定性
下载PDF
安徽萧县萧窑遗址群2014年田野考古调查简报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超(绘图) 周水利 +3 位作者 胡均 解华顶 王玲玲 王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9,共10页
安徽省萧县萧窑遗址群位于萧县东南部,本次调查了白土镇窑、欧盘窑、夏村窑和前圩子窑四个窑址。主要产品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萧窑始烧于隋代,终烧于... 安徽省萧县萧窑遗址群位于萧县东南部,本次调查了白土镇窑、欧盘窑、夏村窑和前圩子窑四个窑址。主要产品有碗、盏、罐、壶、高足盘、盘、三叉支托、窑棒和垫圈。釉色主要有青釉、黄釉、黑釉、白釉、白釉褐彩等。萧窑始烧于隋代,终烧于元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县 萧窑 隋代 窑具
下载PDF
安徽铜陵师姑墩遗址出土原始瓷的初步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郁永彬 王开 +2 位作者 崔剑锋 朔知 陈建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对铜陵师姑墩遗址出土的29件原始瓷进行的检测分析表明,师姑墩原始瓷胎为高硅低铝型,部分器物胎体的Fe_2O_3和TiO_2含量较高;釉属高温钙釉,釉中Mn和P含量相对较高,其可能由草木灰引入,部分器物釉中含较高的Fe_2O_3,致使釉色较深。... 通过对铜陵师姑墩遗址出土的29件原始瓷进行的检测分析表明,师姑墩原始瓷胎为高硅低铝型,部分器物胎体的Fe_2O_3和TiO_2含量较高;釉属高温钙釉,釉中Mn和P含量相对较高,其可能由草木灰引入,部分器物釉中含较高的Fe_2O_3,致使釉色较深。这一结果为皖南地区先秦时期原始瓷手工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 师姑墩遗址 原始瓷 科学分析
下载PDF
PVAc和PVB改性硅溶胶加固保护陶质文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袁传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加固保护陶质文物,用以硅溶胶为主体,PVAc(白乳胶)和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对其共混改性制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作为陶质文物的增强保护材料,用最佳材料配方(硅溶胶30%-50%、PVAc20%-40%、PVB0.5%-1%),在常温、常压下通过浸泡工... 为加固保护陶质文物,用以硅溶胶为主体,PVAc(白乳胶)和PVB(聚乙烯醇缩丁醛)对其共混改性制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作为陶质文物的增强保护材料,用最佳材料配方(硅溶胶30%-50%、PVAc20%-40%、PVB0.5%-1%),在常温、常压下通过浸泡工艺对古陶片进行浸渗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陶片的吸水率由原来的14.74%下降到5.06%,耐酸度由原来的95.53%提高到98.73%,耐碱度由原来的97.61%提高到99.34%,抗压强度提高47.09%,抗折强度提高107.9%,同时不影响陶片的外观。该材料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浸、涂、喷均可),价格低廉,水作溶剂,无毒无害,把它作为陶质文物的增强保护材料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质文物 硅溶胶 PVAC PVB 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