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止文章修改的负面效应
1
作者 张健 《写作(中)》 1997年第4期22-23,共2页
文章应当认真研究,反复修改,才能臻于完美。但如果不注意文章修改的时机,修改的原则和方法,往往也会“走火入魔”,使文章越改越糟。郑板桥曾经说过:“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然改而善者十之七,改而谬者亦十之三,乖... 文章应当认真研究,反复修改,才能臻于完美。但如果不注意文章修改的时机,修改的原则和方法,往往也会“走火入魔”,使文章越改越糟。郑板桥曾经说过:“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然改而善者十之七,改而谬者亦十之三,乖隔晦拙,反走入荆棘丛中去。”(《词钞自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篇卷五中曾举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修改 负面效应 局部修改 整体效应 郑板桥 胡应麟 思想内容 荆棘丛 防止 时机
下载PDF
意识流过渡举隅
2
作者 张剑 《写作(中)》 1995年第1期29-30,共2页
意识流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新的文学表现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说:“意识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 意识流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新的文学表现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说:“意识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吧!”(见《心理学原理》1890年)以后意识流便被引进文学创作领域,被写作界誉为“不朽的詹姆士的不朽的表达方法”(劳伦斯语)意识流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来刻画人物,以错杂闪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过渡 詹姆士 思维模式 心理学原理 文学创作 美国心理学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表达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