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价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尹玉良 方严 +2 位作者 邱翠 王琼 杨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应用颈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辅助RVO的病因诊断,预测RVO的发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眼科确诊RVO... 目的应用颈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辅助RVO的病因诊断,预测RVO的发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眼科确诊RVO患者(研究组)及无RVO患者(对照组)各36例,两组实验人员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形态结构及数量,以及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动脉硬化斑块总量RVO组多于对照组,RVO组易损性斑块数量也明显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组颈内动脉的PS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同侧颈内动脉,而RI高于对照组,且颈动脉内中膜较对照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和颈内动脉血流参数与RVO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准确评估颈动脉病变情况,对RVO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彩色多普勒超声 易损性斑块 相关性
下载PDF
分段捆扎压脉带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福临 陈秀凤 +2 位作者 邢晓丽 程娟 邹宝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段捆扎压脉带法在老年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患者前臂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静脉穿刺... 目的探讨分段捆扎压脉带法在老年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患者前臂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35例,静脉穿刺时,A组采用常规单根压脉带穿刺点上方捆扎,B组采用两根压脉带在穿刺点上方分段捆扎,C组采用两根压脉带在穿刺点上、下方分段捆扎,比较3组患者超声下静息态及捆扎后血管内径、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痛感程度。结果血管内径A组C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两根压脉带在穿刺点上、下方分段捆扎可以在不增加患者痛感的基础上,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管理者可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静脉穿刺 老年人 重度贫血 护理
下载PDF
基于盆底超声分析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茗薇 刘鑫 周萍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4—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初产妇175例,年龄20~35(26.8±2.8)岁,均为足月、单胎,产后6~8周。根...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4—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初产妇175例,年龄20~35(26.8±2.8)岁,均为足月、单胎,产后6~8周。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阴道分娩组102例、剖宫产组73例。采用盆底超声测量所有产妇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与耻骨联合间的距离、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直角、肛提肌平均厚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指标。(1)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2)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受损情况;(3)比较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4)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Valsalva状态下的超声测量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盆底受损情况: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子宫脱垂分别为34例(33.3%)和9例(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9,P<0.05),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静息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后角、肛直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1、2.658、2.835,P值均<0.05);Valsalva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距离明显小于剖宫产组,分别为(-8.2±7.9)mm和(6.3±7.0)mm,而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子宫脱垂患者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大于Ⅱ型膀胱膨出和尿道漏斗形成患者,而尿道漏斗形成的患者膀胱后角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盆底超声清楚地显示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阴道分娩者较剖宫产分娩者的盆底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疾病 妊娠并发症 超声检查 子宫脱垂 阴道分娩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