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4U平面区域划分LC与壶腹部技术LC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秋石 张磊 +1 位作者 赵沨 王培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R4U平面区域划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壶腹部技术(IT)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LC的196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成R4U组(n=95)和IT组(n=101),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 目的探讨R4U平面区域划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壶腹部技术(IT)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LC的196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成R4U组(n=95)和IT组(n=101),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中转开腹率、重要器官(胆道或肠道)损伤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4U组和IT组在中转开腹率[1例(1.05%)vs 9例(8.91%)]、重要器官损伤率[0 vs 6例(5.94%)]方面,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4U平面区域划分技术和壶腹部技术均是LC的有效方法,R4U区域划分技术是对关键安全视野(CVS)理念的补充和延伸,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R4U平面区域划分 壶腹部技术 解剖结构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景强 赵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2-75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构成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行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构成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行TUR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155例接受TURP患者中,24例患者(15.5%)发生术后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前列腺大小、术前留置导尿管,曾行泌尿道医疗操作、糖尿病史、电切镜鞘尺寸、手术时间和灌洗液温度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65岁(OR=4.18,95%CI:1.19~14.75,P=0.026)、前列腺>55 g(OR=3.92,95%CI:1.11~13.83,P=0.034)、术前留置导尿管(OR=0.28,95%CI:0.11~0.70,P=0.006)、曾行泌尿道医疗操作(OR=4.70,95%CI:1.85~11.94,P=0.001)、有糖尿病史(OR=2.54,95%CI:1.00~6.48,P=0.050)、电切镜鞘尺寸26F(OR=9.05,95%CI:1.18~69.48,P=0.034)、手术时间>60 min(OR=10.48,95%CI:1.37~80.25,P=0.024)和灌洗液温度<37℃(OR=4.06,95%CI:1.57~10.50,P=0.004)是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3株,主要为革兰阴性菌(78.26%),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达52.17%(12株)。结论TURP术后尿路感染与手术时间、电切镜鞘尺寸、曾有泌尿道医疗操作、前列腺大小等相关,感染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有效避免高危因素及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助于预防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学习曲线及短期临床疗效
3
作者 陈浩浩 刘岩岩 +3 位作者 马小鹏 赵沨 音正浪 张洋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55,共8页
背景与目的: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切口隐蔽和术后吞咽障碍轻的优点,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但中央区淋巴结后界的清扫仍存在不少的困难。笔者采用后入路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显露并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本文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 背景与目的: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切口隐蔽和术后吞咽障碍轻的优点,已被患者广泛接受。但中央区淋巴结后界的清扫仍存在不少的困难。笔者采用后入路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显露并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本文通过累积和分析法(CUSUM)分析手术时间,探讨该术式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的学习曲线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8月连续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的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USUM拟合学习曲线,并依此结果比较不同阶段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随着手术例数增加呈前期下降,后期趋于平稳的趋势。学习曲线最佳拟合为三次方曲线,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增加至33例时到达顶点,以此为界将学习曲线分为学习阶段和熟练阶段。学习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熟练阶段[(151.85±39.46)min vs.(93.88±19.04)min,P<0.01]。两个阶段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随访过程中无复发。结论:无充气后入路经锁骨下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行,中央区显露良好,学习曲线短,适合推广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其柱 王思雨 +1 位作者 袁文康 张超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6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6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13~81岁,中位年龄57岁。根据胆总管直径将患者分为正常组(27例)和扩张组(39例)。正常组胆总管平均直径为(7.4±0.5)mm,扩张组为(12.8±2.4)mm。术中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手术时间等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胆漏发生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正常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15(45)min、4(2)d、2.1(0.6)万元,扩张组相应为120(62)min、4(3)d、2.0(0.8)万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35,-0.375,0.633;P>0.05)。正常组围手术期发生胆漏2例,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治愈;扩张组未发生胆漏;两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两组术后3个月彩超均未见结石残留。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胆管炎、胆道狭窄和胆道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正常直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不会增加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一期缝合
原文传递
“隧道剪开”精细皮瓣游离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德林 许怀生 +4 位作者 潘婷婷 潘婉婉 董孟浩 赵沨 马小鹏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6-8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游离皮瓣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单独采用电刀或手术刀游离皮瓣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隧道剪开”的方法来游离皮瓣,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2019年12月70例行乳腺癌... 背景与目的:游离皮瓣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单独采用电刀或手术刀游离皮瓣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隧道剪开”的方法来游离皮瓣,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2019年12月7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刀组(20例)、手术刀组(20例)、隧道剪开组(30例),术中分别采用电刀、手术刀、“隧道剪开”法游离皮瓣,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游离皮瓣时间及失血量、术后15 d引流量、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隧道剪开组游离皮瓣时的出血量、游离皮瓣时间、术后引流量(总引流量、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均明显少于电刀组和手术刀组(均P<0.05)。术后电刀组皮瓣坏死1例(5.0%),皮下积液2例(10.0%);手术刀组皮瓣坏死1例(5.0%),皮下积液1例(5.0%);隧道剪开组无皮瓣坏死、无皮下积液发生,但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剪开法”精细皮瓣游离技术综合了电刀、手术刀游离方法的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游离组织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