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院后即刻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加速康复外科的影响
1
作者 尚磊晶 张蜜 +2 位作者 范冬冬 李苗 李元海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46-1650,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入院后即刻行连续腰丛阻滞预防性镇痛对住院时间、疼痛的改善程度及住院期间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新华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4例,按入院后即刻镇痛...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入院后即刻行连续腰丛阻滞预防性镇痛对住院时间、疼痛的改善程度及住院期间全身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新华医院骨科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4例,按入院后即刻镇痛处理情况分为两组:连续腰丛阻滞镇痛组(N组)及常规镇痛药处理组(C组),各27例。主要观察指标为病人住院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入院后睡眠质量;血清炎性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和屈曲度;术后切口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N组住院时间[(6.78±0.80)d比(8.96±1.79)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1.67±6.83)h比(56.85±10.00)h]均短于C组(P<0.05);N组病人入院即刻阻滞后30 min静息VAS评分较阻滞前明显下降(P<0.05);N组术后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病人入院后术前睡眠质量优于C组[(3.59±0.97)分比(6.59±1.01)分,P<0.05];N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切口引流量[(31.67±10.00)mL比(70.00±21.79)mL]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5比15)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入院后即刻行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预防性镇痛,能有效缩短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住院时间,降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期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麻醉和镇痛 腰骶丛 入院即刻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许克路 沈勤 程玥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索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缓解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新华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75例,年... 目的探索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缓解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咽喉部疼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新华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75例,年龄21~71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手术时间1~3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雾化液:生理盐水5 ml)25例,试验组S组(雾化液:艾司氯胺酮50 mg+生理盐水5 ml)25例,试验组ES组(雾化液:艾司氯胺酮100 mg+生理盐水5 ml)25例。三组患者全身麻醉前30 min接受统一的雾化装置进行雾化吸入。雾化完成后,接受同质化的麻醉方案及管理。记录三组患者拔管后即刻(T_(0))、2 h(T_(1))、4 h(T_(2))、6 h(T_(3))、12 h(T_(4))、24 h(T5)POST发生例数、程度;在雾化前、诱导前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变量;记录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口干、幻视、呼吸抑制等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T_(0)、T_(4)、T_(5)时,三组患者POST发生例数及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S组和ES组T_(1)、T_(2)、T_(3)时患者POST发生例数减少,严重程度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雾化前与诱导前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ES组诱导前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均高于雾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幻视及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能够缓解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POST,而增加雾化吸入艾司氯胺酮的浓度,并不能进一步降低POST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雾化吸入 甲状腺手术 术后咽喉部疼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瑞马唑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宣 周茂菁 胡文举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采用简单随机设计方案,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采用简单随机设计方案,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0.1mg/kg剂量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0.2mg/kg剂量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比较两组麻醉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室(T0)时,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水平于麻醉插管后1min(T1)、插管后5min(T2)时高于T0时,观察组T1、T2时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于T1、T2时高于T0时(P<0.05)。观察组于T1时HR、MAP水平高于T0时,而T2时HR、MA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0.2mg/kg剂量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血管应激反应,缩短麻醉起效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马唑仑 麻醉诱导 血流动力学 心血管应激反应
下载PDF
阿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尚磊晶 张蜜 +2 位作者 范冬冬 李苗 王爱忠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8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该院行日间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R组,n=40),观察组采用阿芬太尼复...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于该院行日间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R组,n=40),观察组采用阿芬太尼复合七氟醚(A组,n=4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变化、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与R组比较,A组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不同时点的HR、MAP和RR更平稳,氧合指数(PaO_(2)/FiO_(2))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低,不同时点VAS较低,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监测和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日间手术 宫腔镜 自主呼吸
下载PDF
吲哚美辛通过NOS3影响线粒体呼吸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尚磊晶 孙盈盈 李元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46-1852,共7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机制。方法CCK-8检测NCI-H520、A549肺癌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肺癌细胞增殖以及成瘤能力;分子靶向对接预测吲哚美辛相互作用蛋白;GEPIA公共数据库分析肿瘤与癌旁组织、肿瘤切除术后远...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机制。方法CCK-8检测NCI-H520、A549肺癌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肺癌细胞增殖以及成瘤能力;分子靶向对接预测吲哚美辛相互作用蛋白;GEPIA公共数据库分析肿瘤与癌旁组织、肿瘤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与NOS3 mRNA水平关系;免疫组化检测NOS3表达水平;通过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NOS3富集的基因;使用KEGG数据库分析与NOS3调控的信号通路;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检测线粒体ROS生成水平;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ATP5A、UQCRC2、SDH8、NDUFB8的表达水平。结果20μmol·L^(-1)吲哚美辛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以及成瘤能力;吲哚美辛与NOS3蛋白存在作用位点;NOS3抑制剂L-NMMA可逆转吲哚美辛抑癌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肺癌组织中NOS3表达较低,NOS3基因高表达患者远期生存率更长;NOS3与线粒体呼吸链通路高度负相关。吲哚美辛作用后引起线粒体数量减少、形态肿胀、内脊消失、ROS水平显著上升、显著降低UQCRC2蛋白表达。结论吲哚美辛靶向NOS3抑制UQCRC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功能,进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吲哚美辛 NOS3 线粒体呼吸链 癌痛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