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效果中的研究
1
作者 贺飞 张辽 +3 位作者 蒋志明 丁彬 刘婷婷 汪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4,I0005,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共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步态训练。在治疗前、... 目的评价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共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步态训练。在治疗前、连续治疗6周后由同一位治疗师给予两组患者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步态时间参数、时相参数、关节活动角度等参数进行评估,并采用Holden步行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功能康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及Holden步行等级、FMA-L评分、Barthel评分与三维步态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两组在三维步态参数(时间参数、时相参数、关节活动角度)、FMA-L评分、Holden步行等级、Barthel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提高(P<0.05),而与治疗前比较,步行周期、双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支撑相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但同时健侧摆动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均与之相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步幅、步频、步速、健侧支撑相(%)、健侧摆动相(%)、双支撑相(%)方面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步态动作捕捉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量化患者步态参数,有利于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其步态训练系统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步态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步态动作捕捉系统 训练系统 脑卒中 偏瘫 步态康复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理论探究“脑肠同调”法针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机制
2
作者 蒋志明 刘磊 +4 位作者 李丽丽 丁彬 胡玲 张辽 吴子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6-16,共1页
目的通过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脑肠同调”法针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性纳入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90例,入院72 h内留取其粪便样本。待病情平稳后将纳入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通过基于“肠-脑轴”理论探讨“脑肠同调”法针刺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连续性纳入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90例,入院72 h内留取其粪便样本。待病情平稳后将纳入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入康复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并进行康复随访,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予“脑肠同调”法针刺治疗,常规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90 d。收集纳入患者和对照人群的基线资料,分别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肠道微生物组菌群和脂多糖(LPS)、炎性因子水平,评估其与90 d不良功能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组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构存在差异。“脑肠同调”法针刺组临床结局指标和肠道微生物群特征上均优于普通针刺组。“脑肠同调”法针刺处理显著降低了产生LPS的细菌,从而减少了LPS的生物合成、降低了炎性因子水平。结论“脑肠同调”法针刺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反应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同调” 肠道微生物群 缺血性脑卒中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